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5篇 |
免费 | 1篇 |
国内免费 | 1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20篇 |
基础医学 | 1篇 |
临床医学 | 2篇 |
综合类 | 22篇 |
眼科学 | 1篇 |
药学 | 10篇 |
肿瘤学 | 1篇 |
出版年
2009年 | 1篇 |
2007年 | 2篇 |
2006年 | 1篇 |
2005年 | 1篇 |
2004年 | 1篇 |
2003年 | 1篇 |
2001年 | 3篇 |
2000年 | 1篇 |
1998年 | 5篇 |
1997年 | 2篇 |
1996年 | 2篇 |
1995年 | 2篇 |
1994年 | 3篇 |
1993年 | 5篇 |
1991年 | 4篇 |
1989年 | 1篇 |
1988年 | 2篇 |
1987年 | 3篇 |
1986年 | 1篇 |
1985年 | 6篇 |
1984年 | 3篇 |
1982年 | 3篇 |
1981年 | 3篇 |
1963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头颈部晚期癌可转移至颈动脉系统,不切除受累的动脉则不能达到根治肿瘤的目的。因此,颈动脉的切除与重建术正在引起越来越多的头颈外科医师的重视,成为当前头颈外科领域有待于进一步研究解决的问题之一。【颈动脉手术的概况】1552年Ambroise Paré最早应用颈动脉结扎以治疗颈部的军刀砍伤,其死亡率为10~50%,或出现由于脑组织缺氧而产生的严重神经系统后遗症。1952年,Conley等在切除颈动脉球之后,应用剩余的颈内,颈外动脉的远心端做端-端吻合术以减少脑部的并发症和死亡率。1953年,Conley最早应用自体静脉行颈动脉重建术,到1957年,他报告了17例颈动脉重建术,手术死亡率为41%。1962年,Rella等首用Teflon(聚四氟乙烯)修复颈总 相似文献
52.
53.
先天性脑脊液迷路瘘管伴发中耳、外耳及颈椎畸形称为Klippel-Feil综合征,发病少见。我科于1989年6月收治1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4.
混合瘤乡发生在大涎腺,极少发生在鼻腔,尤其是鼻中隔。作者曾遇1例鼻中隔混合瘤,报告如下。患者女,19岁。因左侧鼻塞一年,鼻出血3个月,于1975年1月10日第一次入院。检查:鼻翼左侧隆起,左侧鼻腔充满灰褐色、表面不光滑、接触出血的肿物,基底位于中隔的前下方。耳、咽,喉与左侧鼻腔未见异常。全身检查无特殊发现。75年1月15日局麻下鼻内法摘除肿瘤。剥离并切除基底部的粘膜,取下2×1.5×1.5cm的肿瘤。病理报告:混合瘤(病理号93915)。术后七天痊愈出院。81年10月15日因肿瘤复发再次入院。81年11月2日全麻下鼻侧切开将肿瘤及其基底周围约1cm的正常的粘膜骨衣、软骨、丹 相似文献
55.
56.
本文应用肺炎链球菌诱发豚鼠急性化脓性中耳炎,观察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对耳蜗毛细胞琥珀酸脱氢酶活性的影响。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动物耳蜗底回毛细胞琥珀酸脱氢酶活性明显降低。表明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时,底回毛细胞有氧代谢功能首先受到影响。 相似文献
57.
应用日本产7S11A型信息处理仪对6只猴进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的测试。其结果为:猴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波形变异较大,最常见为Ⅰ、Ⅱ、Ⅳ波高大,而Ⅲ、Ⅴ波低平。各波绝对潜伏期以均值±标准差表示为:波Ⅰ1.42±0.05ms;波Ⅱ2.43±0.20ms;波Ⅲ3.27±0.53ms;波Ⅳ4.17±0.28ms;波Ⅴ5.30±0.26ms;各波相对潜伏期为Ⅰ~Ⅲ1.85±0.51ms;波Ⅲ~Ⅴ2.03±0.36ms;波Ⅰ~Ⅴ3.88±0.27ms;两耳Ⅴ波潜伏期差为0.14±0.11ms,并绘制出刺激强度——潜伏期及强度——振幅的函数曲线图。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