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2篇
临床医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5篇
综合类   6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7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住院儿童恶性肿瘤发病情况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统计分析我院1987-2000年住院14岁以下儿童恶性肿瘤患儿在性别 ,年龄方面的分布情况。在178例儿童恶性肿瘤中,前10位恶性肿瘤次为恶性淋巴瘤,视网膜母细胞瘤,横纹肌肉瘤,神经母细胞瘤,肾母细胞瘤,脑胶质瘤,髓母细胞瘤,卵巢癌,睾刃生殖细胞癌及甲状腺癌,不同的组织学类型在性别性别分布上无显性差异,年龄分布有显性差异。  相似文献   
12.
统计分析我院 1987~ 2 0 0 0年住院 14岁以下儿童恶性肿瘤患儿在性别、年龄方面的分布情况。在 178例儿童恶性肿瘤中 ,前 10位恶性肿瘤依次为恶性淋巴瘤、视网膜母细胞瘤、横纹肌肉瘤、神经母细胞瘤、肾母细胞瘤、脑胶质瘤、髓母细胞瘤、卵巢癌、睾刃生殖细胞癌及甲状腺癌。不同的组织学类型在性别分布上无显著性差异 ,年龄分布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腮腺肿瘤手术治疗过程中 ,面神经损伤与病理、临床分期、神经解剖方式及术式的关系。方法 对我院 1991~ 2 0 0 1年住院治疗病理证实为腮腺肿瘤的患者 2 74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良性肿瘤较恶性肿瘤术中损伤面神经机率小 ,临床分期早较临床分期晚术中损伤面神经机率小。部分切除较全切除术中损伤面神经机率小。结论 腮腺肿瘤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在不影响治疗效果的前提下 ,选择适当的手术范围 ,可减少面神经损伤的发生 ,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高血压脑病(hypertensive encephalopathy,HE)是指血压急剧升高而引起的急性全面性脑功能障碍综合征,临床表现为剧烈头痛、烦躁、恶心、呕吐、视力障碍、抽搐、意识障碍、甚至昏迷等,起病急、进展快,查体血压较高.本研究主要探讨高血压脑病CT表现及临床特点,旨在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有助于临床及时诊治.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15例确诊为高血压脑病患者,男5例,女10例,年龄18~58岁.7例为妊高症患者,2例为急性肾小球肾炎,原发性高血压4例,肾动脉狭窄1例,狼疮性肾炎1例.15例均行多层螺旋CT检查,其中1例行磁共振检查.  相似文献   
15.
随着电子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常规CT扫描的断层图像,以通过CT三维重建技术转为直观的精确的立体图像,并通过旋转影像和“电子解剖”,不仅可以从各个方面观察组织影像,而且可以得到不同组织类型的各自影像,从而可以详细地了解其解剖结构的空间关系。为脊柱骨折的综合分型奠定基础。本文对60例脊柱骨折三维CT重建进行分析,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旨在提高对成人胫骨颈基底或转子及粗隆间裂隙骨折漏诊的认识。一般材料:对20例常规X线极易漏诊的病例加摄外展外旋及侧位片、CT或MRI结果回顾性分析。结果 成人股骨颈及转子裂隙骨折加摄外展位片、CT及MRI检查,明显降低了漏诊率。结论 综合病史、X线、CT或MRI对成人股骨骨折或转子及粗隆间裂隙骨折分析,降低了漏诊率,为病人获得及时适当治疗的机会。  相似文献   
17.
腮腺肿瘤手术面神经损伤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安媛  余迅 《陕西肿瘤医学》2002,10(2):121-122
目的 探讨腮腺肿瘤手术治疗过程中,面神经损伤与病理、临床分期、神经解剖方式及术式的关系。方法 对我院1991-2001年住院治疗病理证实为腮腺肿瘤的患274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良性肿瘤较恶性肿瘤术中损伤面神经机率小,临床分期早较临床分期晚术中损伤面神经机率小。部分切除较全切除术中损伤面神经机率小。结论 腮腺肿瘤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在不影响治疗效果的前提下,选择适当的手术范围,可减少面神经损伤的发生,提高患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常规注射速率下小剂量对比剂在颈部CTA中的应用。方法颈部CTA检查采用常规注射速率(3~4ml/s)下经由肘静脉注射器团注优维显(370mgI/ml),由阈值触发扫描。35例低剂量组采用50ml对比剂,35例常规组则用70ml对比剂。由2名有经验的影像科医师双盲法独立进行图像评价分析。结果 2名医师对图像评判结果中度一致(Kappa=0.802);低剂量组图像优良率88.6%(31/35),常规剂量组优良率62.9%(22/35)。小剂量组图像质量优于常规剂量组(Z=-3.236,P=0.001)。结论与常规剂量相比,低剂量对比剂可以明显减少静脉伪影,为临床提供可靠的诊疗依据。  相似文献   
19.
20.
霉菌性副鼻窦炎CT表现及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余迅  张追阳 《江苏医药》2007,33(1):99-99
近年来霉菌性副鼻窦炎的发病率有逐渐增多的趋势,其临床表现多样易造成误诊.作者分析1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霉菌性副鼻窦炎病例,评价其CT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