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052篇
  免费   1396篇
  国内免费   1090篇
耳鼻咽喉   177篇
儿科学   288篇
妇产科学   188篇
基础医学   1417篇
口腔科学   341篇
临床医学   4087篇
内科学   2532篇
皮肤病学   298篇
神经病学   561篇
特种医学   1254篇
外国民族医学   23篇
外科学   2511篇
综合类   9240篇
预防医学   3530篇
眼科学   417篇
药学   3405篇
  28篇
中国医学   3470篇
肿瘤学   771篇
  2024年   108篇
  2023年   497篇
  2022年   583篇
  2021年   474篇
  2020年   473篇
  2019年   561篇
  2018年   545篇
  2017年   379篇
  2016年   499篇
  2015年   508篇
  2014年   1397篇
  2013年   1076篇
  2012年   1368篇
  2011年   1424篇
  2010年   1383篇
  2009年   1557篇
  2008年   1387篇
  2007年   1600篇
  2006年   1625篇
  2005年   1689篇
  2004年   1619篇
  2003年   1370篇
  2002年   1006篇
  2001年   1134篇
  2000年   1199篇
  1999年   1150篇
  1998年   932篇
  1997年   933篇
  1996年   942篇
  1995年   921篇
  1994年   728篇
  1993年   529篇
  1992年   530篇
  1991年   474篇
  1990年   403篇
  1989年   321篇
  1988年   165篇
  1987年   156篇
  1986年   144篇
  1985年   137篇
  1984年   107篇
  1983年   114篇
  1982年   95篇
  1981年   88篇
  1980年   74篇
  1979年   39篇
  1978年   15篇
  1965年   16篇
  1960年   15篇
  1957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与DNA单链构象多态(SSCP)技术,分析32例肥厚性心肌病患者心脏β-肌凝蛋白重链(β-MHC)基因第13、16、20和23外显子区域,发现1例患者第13外显子PCR产物的单链电泳带与正常对照有明显的差异;对其核苷酸顺序分析表明,该患者β-MHC基因第383密码子位置发生G→T颠换,导致赖氨酸(Lys)变成天冬酰胺(Asn)。由于此突变发生在β-MHC基因种系进化中高度保守的区域,故提示其突变是引起患者发生心肌肥厚的主要病因。家系调查显示,该患者父母、姐姐、妹妹及女儿心脏超声及PCR-SSCP检查均未见异常。在β-MHC基因第383密码子区域合成一对正常及发生G→T突变的等位基因特异性寡核苷酸探针,分别与患者、其家系成员及对照个体相应区域的PCR产物进行杂交,结果显示仅患者的PCR产物能与突变探针杂交,说明此患者的点突变为发生在胚细胞水平的新生突变,患者的肥厚性心肌病为散发性。这是在中国人群中发现心脏β-MHC基因突变的首例报道,亦是一种新的β-MHC基因突变类型  相似文献   
992.
本研究对65例高血压病(高血压高脂血症患者35例,高血压非高脂血症患者30例)、30例高脂血症及30例正常人(对照组)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胰岛素释放曲线及OGTT前、后的内皮素、心钠素水平的观察。结果显示:(1)高血压伴高脂血症组胰岛素敏感性(敏感性指数为-3.06±0.06,敏感性为0.19±0.02)明显低于高血压组(敏感性指数-2.85±0.04,敏感性为0.23±0.02),胰岛素抵抗明显,P<0.05;(2)高血压高脂血症组OGTT后180分钟及24小时内皮素-1(180.6±10.4、154.8±12.2ng/L)的增高明显高于高血压组(102.6±18.2、86.4±16.6ng/L),P<0.05,并与胰岛素的抵抗成正相关,而高血压高脂血症组心钠素轻度增高。提示随着高血压动脉硬化程度的加重,胰岛素的敏感性逐渐下降,内皮素-1的水平逐渐升高,这种增高可能是内源性心钠素无法对抗的。  相似文献   
993.
颅骨去骨片减压对颅内压增高症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但遗留有颅骨缺损。目前对这种骨缺损多采用丙烯酸聚合物及聚乙烯板、不锈钢片等材料进行修补,但有术中塑形困难,术后头皮下积液和阳光下不适感及不能保持原  相似文献   
994.
目的 探讨食管癌根治术后辅助放疗以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 行根治术食管癌192例(病理分期为Ⅰ期6例,Ⅱa期104例,Ⅱb期46例,Ⅲ期36例),其中44例合并术后辅助性放射治疗。结果 192例食管癌根治术后患者5年总的生存率为29.5%.1、3、5年总的生存率单手术组(72%、39.5%、29.1%)与术后放疗组(77.4%、40.8%、29.5%)统计学无明显差异(P=0.993)。Ⅰ Ⅱa期l、3和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2.5%、50.8%和41.0%,Ⅱb期分别为63.5%、26.8%和13.4%,Ⅲ期为56%、19.6%和9.8%,有统计学意义(P=0.0002)。胸上段食管癌l、3、5年生存率分别为100%、67.4%和44.9%,胸中段分别为72.5%、37.0%和29.2%。胸下段分别为70.0%、40.2%和27.8%,统计学无差异(P=0.51)。结论 食管癌根治术后辅助放疗对生存率的作用不太明显,应慎重实施;分期是影响食管癌预后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95.
目的探讨HBV与ATB1协同致肝癌的机理.方法用RIA法测定HBV转基因小鼠与正常小鼠暴露ATB1后0,05,1,2,4,8,24h7个不同时相肝脏ATB1DNA加成物的含量变化.结果暴露ATB1后,HBV转基因小鼠肝脏ATB1DNA加成物含量在各时相均高于正常小鼠,尤以1h高峰时相值(5592pmol/mg±415pmol/mg比4136pmol/mg±282pmol/mgDNA,P<001)及24h时相值(2487±203比989±85,P<001)最显著.24h后,转基因小鼠肝脏ATB1DNA加成物仍维持高水平,但正常小鼠已基本恢复至暴露前水平.结论HBV转基因小鼠暴露ATB1后肝脏ATB1DNA加成物含量增加可能为HBV与ATB1协同致肝癌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996.
丙型肝炎病毒非编码区ABC程序酶切分型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为进一步了解中国是否存在HCV 3b基因及1a、2b和6a基因型感染,建立HCV 5′端非编码区(5′ NCR)不同基因型的基因库。方法分型方法按ABC程序进行,A应用BHH′(BsrBⅠ、HaeⅡ、HinfⅠ)复介内切酶消化5′NCR cDNA,可将不同基因型划分为5组:1a、1b,6a,2a、2b,3a,3b、4a。B应用BstU Ⅰ内切酶鉴别1a、1b。C应用Hae Ⅲ内切酶鉴别2a、2b、3b、4a及6a。电泳检测片段大小。结果(1)la、1b、2a、2b、3a、3b、4a、6a 8种基因型参比品的ABC分型结果表明,该8种基因型获得良好的分型效果。(2)93份HCV RNA阳性患者ABC分型结果表明,1b型感染率占66.67%,2a型18.28%,1b/2b型、3b型及2b型均为3.23%,2a/2b型和1b/2a型各为2.15%,1a型1.08%。结论结果表明应用HCV 5′-NCR ABC分型技术既保证了HCV RNA检测的灵敏度,又能完成1a-6a型中的8种基因型的鉴别。  相似文献   
997.
近来我们为6例先天性肝囊肿患者施行了腹腔镜肝囊肿开窗引流术,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98.
已知动脉粥样硬化是大多数心肌梗塞和脑梗塞的致病原因,尽管文献对它的记述已有百余年,但对其病因的认识只是近10年的事。由于开展血液和动脉壁细胞生物学作用的研究,使我们对动脉粥样硬化病因学的认识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而且实验病理学和细胞、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为进一步阐述致动脉硬化假说提供了可能。这一发展的结果,使在病变的早期即能发现处于致动脉硬化高危险状态的人。  相似文献   
999.
改良Maquet手术治疗髌骨软骨软化症22例报告莒县人民医院(276500)董凌岱,杜纪海,刘志宏,于学文1989~1995年,我院采用改良Maguet手术治疗髌骨软骨软化症22例(22膝),疗效较好。本组中男9例、女13例,年龄16~42岁。根据症...  相似文献   
1000.
本研究旨在提高新生儿卡介苗接种工作的质量。根据黑龙江省结核病控制法规,我们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如建立全市三级新生儿卡介苗接种网,培训接种人员。1986~1994年,新生儿卡介苗接种率、12周结素阳转率及卡痕率,分别为98%,94%及97%。结素反应硬结均径由7.1mm±3.0mm增至9.4mm±2.5mm,卡痕均径由2.5mm±0.8mm增至4.4mm±0.98mm。0~14岁结脑发病率由每10万人口的1.3降至0.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