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9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4篇
耳鼻咽喉   3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4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31篇
内科学   33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14篇
综合类   57篇
预防医学   23篇
眼科学   72篇
药学   33篇
中国医学   6篇
肿瘤学   6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3篇
  1993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71.
目的对儿童眼球震颤患者视功能、屈光状态分布进行分析,探讨儿童眼球震颤的屈光矫正时机与方式,从而促进患儿的视觉发育,提高视功能。方法回顾性病例研究。收集2002年1月至2013年2月在北京儿童医院就诊的102例眼球震颤患儿的视力、双眼视功能、屈光状态、眼球震颤相关检查资料,将患儿分为3组:特发性组81例,白化病组10例,其他原因组11例。对患儿等效球镜度、散光的类型以及散光度进行分析。结果眼球震颤的患儿平均裸眼视力为4.20±0.34,最佳矫正视力为4.45±0.27,最佳矫正视力大多在4.3至4.7之间。特发性组等效球镜度为(一0.25±3.36)D,白化病组为(+0.24±3.25)D,其他原因组为(+1.03±3.12)D。白化病组患儿主要表现为远视性屈光不正。眼球震颤患儿有着较大比例的散光.其中特发性眼球震颤组比例为86%.白化病及其他类型眼球震颤患儿为100%。其中顺规散光是其主要散光形式,顺规散光比例分别为55%、70%、64%。结论眼球震颤患儿常伴发屈光不正,应早期通过屈光矫正进行干预,促进视觉发育,提高视功能。  相似文献   
172.
于刚 《家庭医药》2013,(1):18-19
那天休息,早上睡到8点半,刚要起床,头一抬起来就眼前发黑,又试了几次还是这样。当时一想,坏了,这是怎么了?一整天,头都晕晕沉沉的出不了门。谭女士一向身体健康,原以为是太累的缘故,休息一天就好。谁想到,第二天起床时又这样,一直持续了半个月。每天早上起床,得闭着眼睛一点点来,起码要眩晕3次  相似文献   
173.
174.
目的探讨视网膜母细胞瘤(retinoblastoma,RB)患者血清乳酸脱氢酶(lactatedehydrogenase,LDH)的变化及其对诊断的评价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60例(84眼)RB患者及60例(60眼)对照组患者的临床资料。RB患者中,单眼患病者36例(右眼19例,左眼17例),双眼同时患病者24例;已行眼球摘除者17例(17眼)。应用Olympus27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LDH水平。结果 RB组血清LDH平均水平为249.1U.L-1,LDH水平升高率为51.7%,对照组血清LDH平均水平为214.4U.L-1,LDH水平升高率为1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眼球未摘除组血清LDH平均水平为255.9U.L-1,LDH水平升高率为58.7%,眼球摘除组血清LDH平均水平226.8U.L-1,LDH水平升高率为21.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眼球摘除组血清LDH平均水平及升高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单眼患者组血清LDH平均水平253.1U.L-1,LDH水平升高率为47.6%,双眼患者组血清LDH平均水平259.7U.L-1,LDH水平升高率为68.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D期以下(含D期)组血清LDH平均水平258.4U.L-1,LDH水平升高率为62.5%,E期组血清LDH平均水平251.1U.L-1,LDH水平升高率为53.8%,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LDH水平测定可作为RB辅助性诊断标准之一,同时也可以作为判断眼球摘除术后是否有肿瘤残留或复发的评价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75.
目的报道1例恶性石骨症患儿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的远期视功能变化。方法 1岁2个月女性患儿,诊断为恶性石骨症,行HLA全相合的CD+34细胞分选的无血缘相关供者造血干细胞移植。采用视力、眼底检查、F-VEP、视神经管CT成像等方法评估视功能情况。随访5年。结果骨髓移植成功,血常规、肝脾肿大、骨硬化逐渐改善。最佳矫正视力缓慢提高,但是近视性屈光度数逐年增加,眼底视神经萎缩无好转,F-VEP可见大致正常波形,移植5年后视神经管直径较移植后1年反而变窄,随访期间曾有青光眼表现。结论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治愈恶性石骨症全身状况的可行方法。F-VEP、眼底检查是间接评价视功能的有效手段,但是不能直接反映视力状况。石骨症骨髓移植后导致视神经管继续狭窄的因素、以及石骨症是否会导致青光眼、高度近视,需要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76.
刘丽丽  于刚  吴倩  曹文红  樊云葳  崔燕辉 《眼科》2012,21(6):420-421
患者女性,3岁8个月。主因“生后发现眼斜”就诊。眼位:角膜映光:左眼注视,  相似文献   
177.
漆雅  吴倩  于刚 《眼科》2015,24(4):268-271
目的 观察无干眼症状的儿童过敏性结膜炎患者的泪膜稳定性。设计 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 无干眼症状的儿童季节性过敏性结膜炎患者30例(60眼)。无干眼症状的屈光不正患儿20例(40眼)为正常对照组。方法 受试者进行病史询问以及外眼、眼前节及干眼相关检查,包括泪膜破裂时间(BUT)、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It)、角膜荧光素染色(FL)。荧光素染色评分0~12分,无染色为0分。主要指标 BUT、SIt和FL评分。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BUT分别为(7.35±2.46)s、(11.95±2.183)s( t =9.569,P=0.000);SIt分别为(18.28±5.123)mm、(16.50±5.149)mm( t =1.702,P=0.092);FL评分不为0者分别为13例(20眼)、6例(6眼)(χ2=4.193,P=0.041)。观察组中FL评分、BUT与病史长短无显著相关性。结论 无干眼症状的儿童季节性过敏性结膜炎患者也可能存在泪膜稳定性下降和角膜上皮完整性受损的改变。(眼科,2015,24:268-271)  相似文献   
178.
目的 探讨动态平衡仪在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患者平衡功能评价及康复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5月至2008年12月48例后半规管BPPV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分别于Epley法复位前后行动静态平衡仪及冷热试验检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比较.对于复位后眼震消失但仍有平衡障碍的患者采用动态平衡仪进行平衡康复训练,3周后再行动态平衡仪检查.结果 48例BPPV患者,Epley法复位前,冷热试验异常12例,占25.O%;静态平衡仪异常16例,占33.3%;动态平衡仪异常34例,占70.8%.经统计分析,动态平衡仪异常率高于冷热试验及静态平衡仪,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4.84和7.88,P值均<O.05).Epley法复位治疗后,冷热试验异常7例,静态平衡仪异常4例,动态平衡仪异常8例.复位治疗后动态及静态平衡仪测试结果异常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24.04和1O.08,P值均<0.05);而冷热试验结果无明显变化,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2,P>0.05).运用动态平衡仪对复位治疗后仍有平衡障碍的8例患者进行平衡康复训练,3周后所有患者平衡不稳感均消失,复查动态平衡仪结果均正常.结论 动态平衡仪可定量分析姿势平衡状态,有助于全面评价BPPV患者的平衡功能;BPPV患者多伴有平衡功能的降低,Epley法复位治疗可改善大部分患者的平衡功能,但并非所有患者平衡功能均恢复正常.运用动态平衡仪进行平衡康复训练对于已行耳石复位但仍有平衡障碍的患者有益.  相似文献   
179.
肺血栓栓塞2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提高对肺血栓栓塞(PTE)发病机制及诊断治疗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PTE患者临床病例资料。结果临床病例改善18例,不明显改善2例,死亡2例。结论PTE的早期诊断至关重要,及时规范的抗凝和(或)溶栓治疗可以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80.
目的:观察声门上型喉癌颈淋巴结转移病理学特点,以及颈淋巴结转移和原发病变的关系。方法:100例声门上型喉癌和颈廓清标本经火棉胶包埋、进行连续切片光镜观察。结果:①颈淋巴结转移55例,转移率55%;②颈淋巴结转移分四类:临床病理转移29例,病理转移26例,临床转移5例,无转移40例;③转移淋巴结分四期:癌早期、癌长期、癌满期、破膜期;④转移淋巴结分三型:单发型、多发型和融合型;⑤声门上型喉癌不同发病率部位癌转移率为:杓会皱襞85.7%,杓区66.6%,会厌室带56.8%,会厌46.4%,室带45.4%;⑥声门上型喉癌扩展到喉外者转移率为80%~84%。结论:声门上型喉癌有较高的颈淋巴结转移率,在转移淋巴结中融合型居多,破膜率高。分析肿瘤发病部位可帮助预测颈淋巴结转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