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25篇
  免费   372篇
  国内免费   60篇
耳鼻咽喉   6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12篇
基础医学   59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398篇
内科学   119篇
皮肤病学   40篇
神经病学   9篇
特种医学   38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113篇
综合类   1235篇
预防医学   251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462篇
  5篇
中国医学   3564篇
肿瘤学   31篇
  2024年   106篇
  2023年   306篇
  2022年   252篇
  2021年   308篇
  2020年   211篇
  2019年   225篇
  2018年   77篇
  2017年   136篇
  2016年   150篇
  2015年   171篇
  2014年   302篇
  2013年   286篇
  2012年   333篇
  2011年   329篇
  2010年   291篇
  2009年   282篇
  2008年   327篇
  2007年   283篇
  2006年   222篇
  2005年   219篇
  2004年   259篇
  2003年   184篇
  2002年   166篇
  2001年   152篇
  2000年   131篇
  1999年   73篇
  1998年   89篇
  1997年   76篇
  1996年   80篇
  1995年   69篇
  1994年   66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37篇
  1991年   34篇
  1990年   28篇
  1989年   34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3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观察固本益气方辅助同步放化疗治疗脑额叶胶质瘤术后患者疗效及对炎性细胞因子、细胞生长因子(HGF)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16例脑额叶胶质瘤术后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8例给予同步放化疗治疗,观察组58例在此基础上加用固本益气方治疗,2组疗程均为6个月。统计2组临床疗效、随访生存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观察2组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白细胞介素-17(IL-17)、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HGF水平及卡洛夫斯基功能状态评分(KPS)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近期治疗总有效率、KPS评分和术后6个月、12个月生存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各种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治疗后CD4~+、CD4~+/CD8~+均显著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均0.05),CD8~+及IL-17、TNF-α、HGF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均0.05)。结论固本益气方辅助同步放化疗用于脑额叶胶质瘤术后患者可有效促进残存肿瘤缩小,改善细胞免疫功能,提高生存质量,下调IL-17、TNF-α及HGF水平,延长生存时间,并有助于降低药物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龙虎交战”针法针刺八脉交会穴对无先兆偏头痛(Migraine without aura,MO)患者头痛天数及外周血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 gene related peptide,CGRP)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 按照头痛程度将90例MO受试者区层随机分为治疗Ⅰ组、治疗Ⅱ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Ⅰ组施以“龙虎交战”针法针刺八脉交会穴(外关和足临泣),治疗Ⅱ组施以平补平泻针法针刺八脉交会穴(外关和足临泣),对照组施以平补平泻针法针刺非经非穴点,每次留针30分钟,5次/周,共治疗20次。于治疗前、治疗结束4周后的随访分别记录三组患者头痛天数的变化情况以判定疗效,并采集患者治疗前、治疗结束4周后随访的肘部静脉血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的CGRP含量的变化。结果 ①各组治疗前患者的头痛天数无显著差异( > 0.05),治疗Ⅰ组、治疗Ⅱ组和对照组治疗结束4周后随访的头痛天数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 < 0.05);治疗Ⅰ组头痛天数的降低显著优于治疗Ⅱ组和对照组( < 0.001),治疗Ⅱ组头痛天数的降低显著优于对照组( < 0.05);②3组治疗前CGRP的表达无显著差异,治疗Ⅰ组、治疗Ⅱ组治疗结束4周后随访CGRP的表达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 < 0.001),对照组治疗结束4周后随访CGRP的表达较治疗前差异无显著性( > 0.05);治疗Ⅰ组CGRP治疗结束4周随访的表达较治疗Ⅱ组和对照组均显著下降( < 0.01),治疗Ⅱ组CGRP的表达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 < 0.01)。结论 ①八脉交会穴施以“龙虎交战”针法针刺能明显改善MO患者的头痛天数,同时降低MO患者血清CGRP的表达水平,这可能是针刺八脉交会穴治疗MO的机制之一;②非经非穴点的针刺效应无持续性,而八脉交会穴的针刺效应具有持续性;③八脉交会穴可以充分发挥复式针刺手法的治疗效应,提示我们在临床上治疗疾病时不仅要注意腧穴配伍,恰当的针刺手法更是提高临床疗效、事半功倍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王艳杰  刘嘉咏  姚锃钰  王雷  黄泳 《河南中医》2019,39(7):1092-1095
目的:观察通元针法治疗肾精亏损型感音神经性耳鸣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针灸科门诊和渭南市骨科医院康复医学科治疗的肾精亏损型感音神经性耳鸣患者7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包括盐酸氟桂利嗪胶囊、甲钴胺,治疗组另加用通元针法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6. 78%,对照组有效率为90. 32%,两组有效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 0. 05),治疗组痊愈率、显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组治疗后耳鸣致残量表总分、严重性C因子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左耳、右耳听阈值均有所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组治疗后左耳、右耳听阈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组治疗后腰膝酸软、头晕眼花、夜尿频多、潮热盗汗等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通元针法治疗肾精亏损型感音神经性耳鸣疗效确切,能明显改善患者听力和中医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4.
摘要:目的 探讨原络调神针刺法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血清IGF-1、BDNF、NGF水平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3月~2020年3月我院收治的80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盐酸氟西汀胶囊进行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原络调神针刺法进行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8周。比较两组治疗8周后的临床疗效;对比两组治疗前、治疗8周后的抑郁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生活质量、血清炎症因子及神经细胞因子水平。结果 治疗8周后,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72.50%,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8周后,两组HAMD、MESSS评分及血清IL-6、IL-1β、TNF-α水平均降低,且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ADL评分及血清IGF-1、BDNF、NGF水平均升高,且研究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原络调神针刺法治疗脑卒中后抑郁,可明显升高患者血清IGF1、BDNF、NGF水平,改善神经功能,同时可减轻机体炎症反应,进而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5.
6.
斯奇康合平喘固本消咳汤治疗慢性肺心病36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笔者用自拟平喘固本消咳汤联合斯奇康,治疗慢性肺心病36例,临床收到满意的疗效。1一般资料36例患者中男20例,女16例,年龄39~76岁。全部病例有咳嗽,咳痰15~30年,喘咳多年,出现心悸、下肢浮肿5~8年,均经长期使用抗菌素、利尿剂、强心药物后病情反复发作,无明显疗效而求治于中医中  相似文献   
7.
我院自2003年4月~2006年8月用自拟解毒固本汤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26例,现报道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长歌 《养生月刊》2007,28(8):756-757
以实力赢得市场关注普世安倾情研制"再出发"随着当前生态环境的逐步恶化,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人们在生理和心理上都承受了极大的压力,人体机能失调,头发的生长条件遭到破坏,致使脱发已经成为一种极其普遍的常见病、多发病。面对如此庞大的市场需求,各种打着治疗防脱生发旗号的产品和专业的治疗机构,相继  相似文献   
9.
马力 《中国医学创新》2009,6(30):128-128
目的 探讨剖宫产手术采用倾斜进针穿刺法实施硬膜外麻醉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80例健康足月产妇,随机分成A、B两组(各40例).A组为倾斜进针法硬膜外麻醉组,B组为传统进针法硬膜外麻醉组.观察麻醉进程指标.结果 A、B 两组麻醉镇痛效果、肌松效果、硬膜外腔出血发生率均有明显差异.结论 直入法硬膜外麻醉时,采用头端倾斜角度进针法在剖宫产应用中比传统进针方式有较好的麻醉效果,减少了麻醉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益肾调督针法对脑梗死恢复期治疗及预防再梗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实验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益肾调督针法组、常规针法组和非穴针刺组各10例,用血栓栓塞法制备局灶性脑梗死模型,观察治疗前后大鼠神经功能改变,应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分别测定各组大鼠血清中TNF-α、IL-6和IL-8的含量。结果 治疗前后大鼠神经功能评分以益。肾调督针法组及常规针法组有效,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模型组大鼠血清中TNF.仅、IL-6和IL.8含量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施予针刺治疗后各针法组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结论 益肾调督针法可以有效地抑制TNF-α、IL-6和IL-8的表达.从而在脑梗死恢复期治疗及预防再梗方面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