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62篇
  免费   50篇
  国内免费   87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0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53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216篇
内科学   89篇
神经病学   394篇
特种医学   87篇
外国民族医学   3篇
外科学   33篇
综合类   537篇
预防医学   26篇
药学   116篇
中国医学   122篇
肿瘤学   9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60篇
  2013年   58篇
  2012年   64篇
  2011年   71篇
  2010年   63篇
  2009年   73篇
  2008年   92篇
  2007年   77篇
  2006年   86篇
  2005年   75篇
  2004年   73篇
  2003年   86篇
  2002年   64篇
  2001年   55篇
  2000年   58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58篇
  1996年   40篇
  1995年   46篇
  1994年   55篇
  1993年   32篇
  1992年   36篇
  1991年   33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37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以双侧丘脑病变导致认知功能减退起病的硬脑膜动静脉瘘(dAVFs)的临床、影像学特点和鉴别诊断、诊治方法。方法分析1例dAVFs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国内外文献进行分析讨论。结果本例患者临床表现为进展性的认知功能减退,MRI T_2相见双侧丘脑高信号,经DSA确诊为dAVFs,行血管内栓塞治疗后症状基本恢复。本研究系统检索了具有相似影像学表现的dAVFs相关文献报道30例,其临床表现以记忆力减退最为显著,部分伴有精神行为异常,经介入治疗或手术治疗大多预后良好。结论以双侧丘脑受累表现为认知功能减退的dAVFs报道较少,临床中出现类似病例应考虑到该诊断。  相似文献   
2.
Fisher把突然发作的单侧面部、臂部和腿部的分离型感觉缺失称为纯感觉卒中,作者认为该综合征是由于丘脑腹后核的腔隙性梗塞所致。近有报道丘脑病变感觉缺失局限于口角和手、手掌和足或手掌、足和口周部位。本文报道1例小丘脑梗塞致局限于右前臂和腿部的感觉障碍。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的氯胺酮对大鼠丘脑一氧化氮合酶(NOS)和一氧化氮(NO)含量的影响。方法:Sprague Dawley(SD)大鼠32只,雌雄不限,体重200-300g。随机分为四组(n=8):组I为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10ml/kg腹腔注射;组Ⅱ、组Ⅲ和组Ⅳ分别给予氯胺酮35ml/kg,100ml/kg和200ml/kg。组I和组Ⅱ在用药后5min后断头取材,组Ⅲ和组Ⅳ在大鼠翻正反射消失后立即断头取材。在低温操作箱内生理盐水冰面上取脑,以分光光度法测定NOS活性和NO量,Lawry法测蛋白含量。结果:大鼠腹腔注射氯胺酮35ml/kg后,其丘脑的NOS活性和NO量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明显变化(P>0.05)而腹腔注射氯胺酮100ml/kg和200ml/kg后,NOS活性明显降低,分别较对照组降低了44.3%和40%(P<0.05)和P<0.01),NO量也明显减少,分别较对照组减少了42.9%和47.1%(P<0.05)或(P<0.01);且这两组的NOS活性和NO量也明显低于氯胺酮35ml/kg组,NOS活性分别降低了47.3%和43.2%(P<0.01),NOS量降低了47.4%和51.3%(P<0.01);此两组之间相比较,丘脑的NOS活性和NO量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O在氯胺酮的中枢作用机制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5.
目的 揭示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后丘脑钙调磷酸酶(CaN)的时空变化规律,探讨CaN的作用机制。方法 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永久性闭塞模型,分别测定缺血后不同时间点病灶侧丘脑CaN的活性和含量。结果 缺血后24h始丘脑CaN的含量下降且不恢复;CaN的活性在缺血后2h和4h减弱,6h始恢复至正常水平。可见,CaN的活性与含量分离。结论 大脑中动脉闭塞后丘脑CaN活性独特的时间变化规律显示其参与介导继发性丘脑损伤,可能具有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6.
耿玲 《西南军医》2007,9(4):45-45
1病历简介患者男性,79岁,于1999年1月12日因突发左侧肢体活动障碍入院,头颅CT扫描示:右侧基底节区脑出血,经治疗3月后,遗有左侧肢体痉挛性瘫痪(肌力恢复至Ⅲ级左右)出院。2000年4月2日,又因突发神志不清、右侧肢体失动再次入院,脑CT扫描示:左侧丘脑出血并破入脑室。入院查体:T3  相似文献   
7.
"巨刺"针法治疗丘脑性疼痛26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丘脑性疼痛多见于脑血管病,多由于脑出血、脑梗塞引起.为病灶对侧的局部或半身自发性疼痛.往往服用镇痛剂无效,常较顽固.笔者自1992年至2006年,用头皮针结合体针治疗本病26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 :微电极导向、立体定向靶点毁损术技术在治疗帕金森病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微电极细胞电生理记录技术进行术中靶点监测 ,对 12 0例帕金森病患者行内侧苍白球腹后部 12例 ,丘脑腹外侧核 16例 ,苍白球腹后部和丘脑腹外侧核 92例毁损术 ,患者术前、术后评估采用Webster积分。结果 :手术效果优良率 98.4 % ,原有症状显著改善率平均达 98.4 % ,无永久并发症。结论 :应用微电极导向、立体定向手术治疗帕金森病手术并发症少 ,治疗效果好。  相似文献   
9.
10.
实验性大鼠大脑皮层梗死后继发丘脑损害与DNA氧化损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大鼠大脑皮层梗死后丘脑腹后外侧核(ventroposterior nucleus of the thalamus,VPN)的继发性损害是否有DNA氧化损伤,并研究抗氧化剂依布硒啉(ebselen,EB)对这种远隔部位损伤是否具有改善作用。方法采用易卒中型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stroke-prone renovascular hypertensive rats,RHRSP),建立大脑中动脉皮层支闭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模型后分为:①假手术组,②模型组,③溶剂组,④抗氧化剂EB10mg.kg-1组,⑤抗氧化剂EB30mg.kg-1组,每组5只大鼠。2周后行肢体运动神经功能评估并取VPN后行尼氏染色,免疫组化检测VPN的8-羟基-2-脱氧马苷(8-hydroxy-2-deoxyguanosine,8-ohdG)表达。结果EB10mg.kg-1组和EB30mg.kg-1组神经功能评分优于假手术组(1.80±0.56,1.72±0.48vs2.28±0.33,P<0.05)。尼氏染色可见假手术组同侧VPN细胞形态规整。而梗死同侧VPN神经细胞出现细胞体积变小,胞核固缩,尼氏体退变为萎缩的深色细胞。EB30mg.kg-1组尼氏染色观察到改善作用。溶剂组同侧VPN的8-ohdG阳性细胞数目(0.1mm2)显著增加(146.8±12.1vs108.4±19.2,P<0.05);与溶剂组相比,EB10mg.kg-1组和EB30mg.kg-1组阳性细胞数目显著下降(123.6±14.7,123.4±17.4vs146.8±12.1,P<0.05)。结论实验性大脑皮层梗死后2周,同侧VPN存在DNA氧化性损伤。抗氧化剂EB对VPN的DNA氧化损伤有抑制作用,并可改善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