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云南大理州福星村螺情变化及螺点动态观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现场观察证明:螺点是钉螺孳生繁殖的微小环境。螺点内经常保持较高的活螺密度,螺群个体大小不等,钉螺的内禀增长力与螺点环境高度适应。螺点范围大小,随自然环境不同而异,如有的沟道型螺点面积则较大,稻田螺点主要分布于埂壁,据我们所见:田心有螺者,系受沟道螺点影响所致。螺点范围稳定,扩大现象不明显,在流行区,螺点呈孤立分散的岛状分布。在福星相隔15年之后,查出的螺点仍为15年前的旧螺点。从1982年开始至1987年,在福星和大理等地现场,均未发现因钉螺扩散形成新螺点的确切事例。螺点植被良好,有的为刺篷所覆盖,并能保持一定的湿度和温度;螺点环境必须相对稳定,如不受山洪冲击及频繁除草等因素影响。有阳性钉螺存在的螺点,称为“疫源点”,能长期保持其疫源性。单独对一个螺点进行灭螺,仍能长期保持无螺。由于螺点面积较过去计算的有螺面积减小了15~20倍,使灭螺喷洒面积集中,因而灭螺效果特别显著。经沟道螺点灭螺后,田心钉螺经两年后即可自行消亡。 相似文献
2.
3.
目的 :分析三系病态造血的急性髓系白血病 (AML/TMDS)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演变为急性髓系白血病 (MDS AML)的差异。方法 :采用常规形态学和细胞化学染色方法观察患者外周血和骨髓细胞。结果 :AML/TMDS患者血小板计数和外周原始细胞百分率高于MDS AML(P <0 0 5 ,P <0 0 1) ;小巨核细胞和Pseudo pelger异常明显低于MDS AML(P <0 0 5 ,P <0 0 1) ,2组病例MPO染色阳性率基本一致 ,但AML/TMDS患者MPO积分显著高于MDS AML(P <0 0 1)。AML/TMDS患者多核原始红细胞明显低于MDS AML(P <0 0 5 ) ;AML/TMDS与MDS AML患者巨大血小板分别为 2 3 1%和 86 7%。结论 :AML/TMDS与MDS AML白血病克隆不同 ,正确诊断对确定方案、判断疗效及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1个感染性螺点灭螺后11年的螺情动态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索云南大山区阳性螺点灭螺后螺情动态变化规律,为今后螺情的监测及控制血吸虫病提供依据。方法 对云南山区1个阳性螺点1次定点灭螺后的螺情进行了11年的考核观察。每次均通过环境抽查设框调查螺情并解剖钉螺以求出钉螺感染血吸虫的自然感染率。结果 11年内共考核10次,结果显示灭螺后3年内查不到活螺,但第4年开始又在原螺点内找到钉螺,至第5年钉螺密度恢复到灭螺前水平,并有感染螺出现,且在未进行第2次灭螺的情况下,其疫源性保持5年未变。结论 阳性螺点的长期监测及消灭对于阻断云南山区血吸虫病的流行具有重要意义。阳性螺点的监测可每2-3年进行1次。 相似文献
5.
大理市山村有血吸虫感染钉螺螺点疫源性的纵向观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 探索阳性螺点疫源性的规律,为制定有效的防治血吸虫病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择大理市沙里木庄村一个有血吸虫感染钉螺存在的螺点(简称阳性螺点)进行连续4 年的纵向观察。每次均通过随机环境抽样法设框进行螺情调查,并将所捕获钉螺全部解剖,检测钉螺自然感染率。结果: 4 年中共查螺8 次,均查到活螺,且螺点的位置、范围相对稳定,其中有6 次查获感染性钉螺,钉螺的平均感染率为3.9% (86/2 157)。结论: 云南山区阳性螺点的位置、范围疫源性相对稳定。因此,消灭阳性螺点是防治血吸虫病的最佳措施。 相似文献
6.
为探索云南山区血吸虫病流行区阳性螺点内感染性钉螺再现性的规律,对13个阳性螺点7-11年内感染性钉螺再现情况进行了观察。通过环境抽样设框进行螺情调查,并将所捕钉螺全部解剖,检测钉螺自然感染率,每次查出感染性钉螺后均对螺点进行药物喷洒灭螺。结果13个螺点中有12个螺点内发现了感染性钉螺的再现,再现时间距首次灭螺后最短为1年,最长11年,平均5年。再现次数最多的4次。结果显示阳性螺点的疫源性可保持相对稳定。在治疗传染源的同时,应主要消灭阳性螺点,灭螺范围以螺点内定点灭螺效果为佳,且对阳性螺点应长期监测。 相似文献
7.
光照射二氧化肽,其表面可产生一种强有力的把水分解成氢和氧的作用。有计划地利用这种作用进行杀伤体外癌细胞的实验研究。用300~400nm UV的光照射二氧化钛颗粒和培养皿中的T-24人体膀胱癌细胞,有明显的细胞杀伤作用。UV光和二氧化钛也可 相似文献
8.
9.
近年来年轻人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率明显增高,为探讨其危险因素,于1995年8月至1996年1月进行了调查.现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选择济南市历下区省直机关工作人员5124人,年龄30~45岁,收集过去史、生活习惯以及有关查体和检验等方面资料缺血性卒中采用1986年全国第二次脑血管疾病学术会议通过的诊断标准,均经头颅CT或MR证实.危险因素判断标准:吸烟10年以上,20支以上/日为吸烟;饮酒5年以上,0.5kg以上/日为饮酒;超标准体重1/5以上为肥胖型;血压(20/14kPa)持续5年以上为高血压;心肌缺血、心律紊乱和风心病史5年以上为心脏病;发作性偏侧头部跳痛5年以上为偏头痛;低脂低糖饮食3天后抽血化验甘油三脂>2.00mmol/L, 相似文献
10.
以往文献认为,成神经细胞瘤病人的某些遗传改变具有预后意义,如 MYCN肿瘤基因放大、染色体短臂缺失、二倍体或四倍体缺失等。本项研究主要分析成神经细胞瘤患儿遗传学改变的情况。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