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证实淋巴因子活化杀伤细胞与重组细胞介素-2对胃癌术后腹膜种植转移的预防及治疗作用。方法 在裸小鼠腹腔接种胃癌组织形成腹膜种植转移模型,于不同阶段在裸小鼠腹腔内灌注不同剂量的LAK细胞及rIL-2;并对胃癌根治术后27例患者腹腔应用LAK细胞加rIL-2。结果在裸小鼠腹腔接种胃癌细胞的同时,显微镜下出现癌微灶及肉眼可见癌微灶三个阶段腹腔内注入一定量的LAK细胞,其预防种植转移的效果递减。 相似文献
2.
3.
大肠癌的早期诊断,既简单又复杂。简单到只要认真地进行肛门指诊,即可初步定出诊断;复杂时则尽管使用各种检查手段,也难免有漏诊或误诊病例发生。此病发病症状不十分典型。常可见到因误诊为慢性痢疾、溃疡性肠炎、痔等疾病而延误治疗。患者来院就诊时,病变已接近晚期或已属晚期。由此可见,大肠癌早期诊断的重要性。大肠癌的早期诊断与早期大肠癌(即粘膜或粘膜下癌)诊断是不同的概念。当然,在进行大肠癌的诊断时也必然会发现早期大肠癌。大肠癌的早期诊断,主要依靠综合性检查方法。本文结合我院截至1983年底所收治的431例大肠癌(结肠癌95例,直肠癌336例)及其中的19例早期癌,主要就早期诊断的几个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4.
5.
本文收集自1975年至1985年10年间我院施根治术的355例胃远端癌病人,按手术方法分为两个阶段组,即1981年4月底以前201例施R_1~ 至R_2之间手术者为普通根治组(下称普根组)、1981年4月底以后154例按日本胃癌处理规约规定的16组淋巴结中第2、10组及部份11组未加清扫者,称选择性R_3组(下称SR_3组)。两组除25例失访按死亡计算外,均随访5年,随访率为93%。 相似文献
6.
7.
8.
自1985年美国Rosenbeyg将LAK细胞及rIL-2应用于临床以来,国内外已有不少有关报道,但未见有长期生存率的报告。LAK细胞的真正价值应是用于癌根治切除后预防转移。本文应用棵小鼠腹腔内注入癌细胞同时腹腔输入LAK细胞及rlL-2以探讨其抑制癌细胞在腹腔内种植生长的效果。鉴于对LAK细胞杀伤特性的研究[1],我们认为LAK细胞的真正价值是用于癌根治切除后转移的预防。本文应用裸小鼠腹腔内注入癌细胞同时腹腔输入LAK细胞及rIL—2以探讨其抑制癌细胞在腹腔内种植生长的效果。材料与方法1.实验动物:BALB/C裸小鼠(购自北医大动物… 相似文献
9.
1908年Miles 提出经腹会阴联合切除术治疗直肠癌。无疑,这种手术切除广泛,所有淋巴转移途径基本切除。但此种手术创口愈合时间长,且需要在腹壁再造人工肛门,这样对工作和生活都带来不便。因此,很多病人拒绝治疗。1945年Bacon 首创保留括约肌的拉出手术后,我国已在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