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5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6篇
综合类   41篇
肿瘤学   3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比较胸腔镜下不同节段胸交感神经干切断术治疗手汗症的疗效和术后代偿性多汗的差异。方法本院自1995年7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原发性手汗症患者共1040例。依据切断胸交感神经节段的不同分为两组比较分析。A组(不保留T2神经节段)503例, B组(保留T2神经节段)537例。对上述两组病例进行随访观察,评定与比较两组之间的疗效以及代偿性多汗的发生情况。结果1040例患者随访到834例,随访率80.2%。到访两组手术成功率均为100%,术中、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12个月内两组代偿性多汗总体发生率37.8%(315/834)。两组代偿性多汗和重度代偿性多汗发生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结论与经典的A组(不保留T2神经节段)胸交感神经干切断术相比,B组(保留T2神经节段)T3或T4胸交感神经干+旁路切断术式疗效确切,且能明显减少代偿性多汗的发生率,是一种较为合理的术式。  相似文献   
2.
我们心胸外科自1990年4月至1995年3月采用右胸一切口治疗中段食管瘤20例。现报告如下:1资料20例中男性13例,女性7例。年龄48岁~71岁,平均61岁。病程1~12个月,平均4个月。入院时病员仅能吃半流质。病灶长度4~18厘米,平均8厘米,均在主动脉弓平面。病理诊断均为鳞癌。按UICC标准TNM分期:Ⅱ期4例,Ⅲ期16例。术前检查和准备同三切口。麻醉:选用静脉复合全麻。手术方法:左侧卧位,取右后外侧切口,切除第6肋,从胁床进胸。探查食管肿瘤部位和范围。游离结扎切断奇静脉,游离胸段食管,行除纵隔、隆突下和食管分淋巴结,扩大食管裂…  相似文献   
3.
在下胸及上腹部钝器伤时,因外伤膈肌破裂而引起腹内脏器进入胸腔,这类创伤多见于生产或交通事故中。近年我院遇到4例。外伤性膈疝常因胸腹部外伤引起,常伴有严重的复合损伤。膈疝的部位以左侧为多,膈疝的症状视进入胸腔内脏器的多寡、种类,受伤脏器功能障碍的程度和胸内压力上升的高低而定。如有胸腹部外伤后出现呼吸、循环障碍者,经控制出血、补充血容量、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道采用电视胸腔镜行胸内病灶切除术12例.用微孔手术在胸内行肺楔形切除、肿块剜出及胸壁肿块切除等。其中肿瘤7例,肺类性假瘤3例。该技术创伤小、恢复快;全组取得满意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5.
移植物的排斥反应仍然是影响移植术后长期生存的重要因素.有效地控制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和及时治疗急性排斥反应是保证心脏移植术后长期生存的重要措施之一.现就我院于近期收治的心脏移植术后,长期生存者发生急性排斥反应2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含二氮嗪的Celsior液和HTK液对移植鼠心长时间低温保存的效果。方法将32只同种系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Celsior液组和HTK液组,每组8对。采用改良Heron法大鼠颈部异位心脏移植术建立模型。供体麻醉抗凝后,4℃ stanford停搏液灌注心脏停跳,制备离体鼠心,保存于4℃两种不同保存液中10h。之后移植于受体,成功复跳后观察1h,留取标本并测定心率(HR)、心肌含水量(MWC)、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心肌酶谱[乳酸脱氢酶(LDH)、磷酸肌酸激酶(CK)],并观察心肌超微结构。结果两组大鼠心脏复跳后均跳动有力、心律齐,与Celsior液组比较,HTK液组大鼠HR明显较慢(P〈005),cTnⅠ、LDH及CK含量明显较高(P〈005),但MWC并无明显变化(P〉0.05)。心肌超微结构显示,Celsior液组大鼠心肌结构清楚,肌纤维排列较整齐,肌节清晰,偶见肌丝溶解;线粒体肿胀不明显,嵴结构相对清楚。HTK液组大鼠心肌结构尚清楚,肌纤维疏松,个别区域肌丝肌节溶解,线粒体轻度肿胀,嵴排列尚整齐,偶有空泡变性。结论含二氮嗪的Celsior液和HTK液低温长时间(10h)保存离体心脏均具有良好的心肌保护效作用,而且相对于HTK液,Celsior液的保存效果更好,可作为临床上心脏移植手术中心脏保存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胡志斌  严志焜 《浙江医学》2004,26(10):800-800,F003
心脏外科手术过程中,无冠状动脉循环期的心肌保护至关重要.目前临床主要应用高钾停搏液作为心肌保护液,但临床应用与基础研究均发现高钾停搏液可引起心脏收缩功能下降、传导障碍、离子跨膜流异常、细胞水肿等不良后果[1].目前,ATP敏感性K 通道开放剂(PCOs)用于心肌保护的效果趋于理想,成为临床研究的一个热点.本文就此研究进展作一报道.  相似文献   
8.
孙仁华  严志焜  朱理 《浙江医学》2002,24(10):621-622
我院于2001年4月对1例终末期扩张型心肌病合并特发性肾小球硬化症患者施行心肾联合移植术。目前患者生存已1年 ,健康情况良好 ,恢复了正常生活 ,现将术后的监测与处理报道如下。1.1一般资料患者 ,男 ,46岁 ,诊断为特发性肾小球硬化症已4年 ,扩张型心肌病已2年。2001年2月16日因心肾功能不全再次住院。检查 :尿蛋白+++~ ++++,血肌酐283.70μmol/L ,尿素氮8.52mmol/L ;心脏彩超示左心室射血分数27 % ;心导管检查提示肺动脉平均压为36~38mmHg(1mmHg=0.133kPa) ,肺血管阻…  相似文献   
9.
室间隔缺损修补术一般均采用右室切口。此径路虽然暴露良好,但亦存在若干问题:(1)少数病例右室切口愈合后纤维组织过度生长,影响局部血源供应,由此可能引起期外收缩及右室收缩力减低,(2)右室壁切开可损伤心内膜下的蒲氏纤维;(3)伴有肺动脉高压时,术后不能期望其压力即有明显下降,此时任何右室功能的损害均有可能造成致命的影响;(4)当大动脉转位伴室间隔缺损进行Mustard手术时,右室须代替左室功能  相似文献   
10.
癌肉瘤是一种罕见的恶性肿瘤。其中最多见于子宫,亦可发生在乳腺、鼻咽部、食管、泌尿系统与皮肤等,而少见于肺部。肺癌肉瘤于1908年由Kika首例报导,至1951年才由Bergmann等对以往文献中的7例进行系统复习,并报导二例切肺治疗获得成功。直至1974年国外文献报导为肺癌肉瘤者共31例。现将浙江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胸腔外科收治的一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