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耳穴金针疗法对阳虚质高血压病居民体质积分、生存质量、血压控制率的影响。方法:从广州市越秀区白云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纳入高血压规范化管理的社区高血压居民3 172名中,从中抽出阳虚质的高血压病居民75例,随机分为3组(金针组、耳穴贴压组和健康教育组),3个月后,观察治疗前后高血压居民体质积分、生存质量、血压控制率的变化,并评价疗效。结果:经过3个月的干预治疗,金针组的体质积分的有效率为92%,明显优于耳穴贴压组的64%,健康教育组的8%;生存质量总积分在治疗前后,金针组、耳穴贴压组、健康教育组分别提高9. 20%、3. 64%、1. 56%,3组疗效比较有明显差异(P 0. 05),各组中四领域积分比较,生理领域积分有明显差异(P 0. 05),心理领域积分有明显的差异(P 0. 01),社会关系领域积分无明显差异(P 0. 05),环境领域积分无明显的差异(P0. 05);治疗前后各组控制率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 0. 05)。结论:耳穴金针疗法对阳虚质高血压病居民的体质改善、生存质量提高、血压控制更优于耳穴贴压和健康教育疗法。 相似文献
2.
心包积液病因分析已有众多报道 ,但结果不尽相同。作者对本所 1996~ 1999年收治的 10 1例心包积液患者做病因分析。1 临床资料 全组 10 1(男 5 0 ,女 5 1)例 ,年龄 1~ 78(平均33.8)岁。其中 30例大量积液行心包穿刺术 ,占 2 9.7%。有 3例未行心包积液实验室检查。病因诊断是根据病史、症状、体征、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胸片、血液、心包积液的实验室检查综合判定。2 结果 心包积液常见病因前 4位依次为 :心力衰竭 2 8例(占 2 7.7% ) ,心包切开综合征 2 1例 (占 2 0 .8% ) ,肿瘤 14例(占 13.9% ) ,风湿热 14例 (占 13.9% ) ,其中肺癌为…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主轴四轨强化健康教育在肺癌化疗病人意外风险事件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2016年12月—2018年6月收治的80例肺癌化疗病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病人接受口头语言指导式健康教育,观察组病人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主轴四轨强化健康教育模式干预。比较两组病人干预后化疗知识知晓度评分、健康教育满意度、化疗意外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干预后化疗知识知晓度评分及健康教育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化疗意外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肺癌化疗病人进行主轴四轨强化健康教育可提升病人化疗知识知晓度和健康教育满意度,降低病人化疗意外风险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心电图ST段延长对冠心病的诊断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ST段水平延长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对100例冠心病的常规心电图与对照组对比分析,结果显示两组ST段水平延长≥0.12s阳性率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提示ST段水平延长≥0.12s对冠心病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广州市越秀区居民的血尿酸与血压水平及高血压的相关性。方法:根据整群抽样法,抽取广州市越秀区筑南社区2016年3月至2016年4月参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调查和体检的常住人口752例作为本研究的调查对象,进行横断面调查,根据尿酸水平将其分对照组和高尿酸血症组,比较两组一般资料,进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明确高血尿酸危险因素,并校正其他危险因素后,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高血压是否为高血尿酸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判定血尿酸与血压水平的相关性。结果:752例被调查者中,313例确诊高尿酸血症,发生率41.62%。经单因素及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高血压是高尿酸血症独立危险因素。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舒张压、收缩压水平均与血尿酸水平呈正相关。结论:血压水平与血尿酸水平呈正相关,即随着舒张压、收缩压的升高血尿酸水平逐渐升高,且高血压是高尿酸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病历摘要患者,女性,26岁,已婚。因闭经6个月,全身浮肿、头晕、眼花、恶心、呕吐十多天于1977年5月9日入院。末次月经为1976年1 1月15日,停经早期无任何不适。于1977年2月开始下肢浮肿并日渐加重,3月发现血压升高达200/150毫米汞柱、尿蛋白 而住院,经治疗后好转,出院时不同意引产。此次停经后从无阴道出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社区女性骨质疏松症高危人群自我管理模式的效果。方法选取六榕街社区骨质疏松症高危人群538人,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干预组进行28个月的自我管理,对照组进行常规健康教育,比较两组的健康知识知晓率、健康行为形成率和生活质量方面的不同。结果干预组进行自我管理后健康知识知晓率、健康行为形成率均较干预前显著提高,且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生活质量评分中有6个维度得分比干预前升高,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我管理模式可以提高骨质疏松症高危人群的健康知识知晓率、促进建立良好的生活行为方式,改善骨质疏松症高危人群的生活质量,值得在社区中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基于"温阳抗寒法"和"穴位疗法"的冬病夏治穴位疗法对稳定期脾肾阳虚型COPD患者呼吸力学的影响,探讨其可能作用机制及在稳定期COPD防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纳入的7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36例,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36例,予西医常规治疗+冬病夏治("温阳抗寒敷贴方"穴位敷贴+"喘可治"穴位注射),2次/周,12次为1疗程。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结束时、治疗结束后6个月常规肺功能(FEV1/pre、FEV1/FVC、FVC/pre、IC)、IOS气道阻力(Fres、Z5/pre、R5/pre、R20/pre、R5-20/pre、X5)。结果:(1)常规肺功能治疗结束时,两组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结束后6个月,治疗组与治疗前比较FEV1/pre、FEV1/FVC均有显著上升(P〈0.01);对照组与治疗前比较FEV1/pre、FEV1/FVC均有显著下降(P〈0.01或P〈0.05);两组间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2)IOS气道阻力治疗结束时,治疗组与治疗前比较各项均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间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结束后6个月,治疗组与治疗前比较Fres有显著下降(P〈0.05);对照组与治疗前比较各项均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间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基于"温阳抗寒法"和"穴位疗法"的"冬病夏治"特色治疗具有改善COPD患者气道通气功能效应,可能延缓或阻止COPD患者气道通气功能进行性下降和气道阻力增加,可能通过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发挥综合效应。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广州市六榕社区居民慢性病的患病现况以及居民的知信行情况,为制定有效的社区慢性病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资料来自2009年进行的“广州市社区卫生诊断”入户调查工作中六榕社区的调查数据。在广州市六榕社区随机抽取8个居委会,每个居委会随机抽取100户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一般人口学特征与家庭一般状况、慢性疾病与行为危险因素状况、相关疾病情况等,其中知信行部分由15岁及以上人群作答。结果共调查居民2252人,其中男性l090人,女性1162人,年龄12~85岁。居民慢性病患病率为30.91%(696/2252),标化患病率为22.83%,其中≥65岁居民的慢性病患病率为71.95%(413/574),标化患病率为54.08%;随着年龄的增加,慢性病患病率呈上升趋势(P〈0.01)。患病率居前5位的慢性病分别为:高血压19.63%(442/2252)、糖尿病6.08%(137/2252)、冠心病2.40%(54/2252)、高血脂1.82%(41/2252)、脑卒中1.55%(35/2252)。15岁及以上人群的知信行调查结果显示:慢性病患者与非慢性病患者在社区参加卫生知识讲座的行为率分别为16.67%(115/690)、8.84%(118/13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慢性病患者的高血压相关知识知晓率均高于非慢性病患者(均P〈0.01);慢性病患者的自我血压知晓率、自我监测与经常主动获取保健知识的行为率均高于非慢性病患者(P〈0.01);非慢性病患者的吸烟率与不参加运动行为率均高于慢性病患者,而戒烟率则明显低于慢性病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广州市六榕社区居民的慢性病患病率较高,且慢性病患者患病后才注重控制危险因素。今后应把慢性病防控对象扩大到健康人群范围,提高全人群的慢性病防控意识。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