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6篇
  免费   12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6篇
临床医学   41篇
内科学   13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15篇
综合类   94篇
预防医学   51篇
药学   56篇
中国医学   96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论传统文化对中医证理论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证是古人在无数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基于外现的相关生命现象,从整体上把握人体内外各部的联系,对收集的各种病象进行逻辑推理而产生的一种整体功能关系失调的病理模型。其始终以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为深厚底蕴,蕴含着文学、艺术、历史、地理、天文、农学等多学科知识,呈现出一种极其复杂的文化生态,因此其形成必然受到中国传统文化及其思维方式的熏染。  相似文献   
2.
分阶段辨证治疗肠易激综合征30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穗宁  烟建华 《中医药学刊》2005,23(10):1844-1845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与排便有关的临床症候群,主要表现为腹痛、腹胀、便秘、泄泻,或便秘、泄泻交替等.本病是一种十分常见的肠功能失调性疾病,其病因和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明确,为探求中医对本病的治疗方法,笔者选择2000年1月-2004年6月间门诊患者30例为治疗观察对象,分3个阶段组用中医五脏整体病理观进行辨证治疗取得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3.
网络教育资源构建中Windows Media流媒体技术的应用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Windows Media流媒体由于交互性强、使用方便和效率高,使得在网络教育中的应用逐渐增多。本文讨论了Windows Media流媒体技术在网络教育和资源构建中应用的优势及其在设计、制作、发布、应用等各环节的相关理论和技术细节。  相似文献   
4.
“内经学”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5.
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和血管内皮细胞(VECs)体外培养是研究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发病机制的重要方法。通过简单的方法获得大量形态稳定的纯系VSMCs和VECs是研究得以进行的基础。以往体外培养的’VSMCs和VECs一般是用贴块法和酶消化法对不同血管分开进行。我  相似文献   
6.
中医学是体现和保存中国传统文化精髓最完整的文化现象之一。从文化背景和文化体系进行探讨,是认识和把握中医学术特点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周易》象数学理论对中医学体系形成的影响之研究,提出中医学术的特点,是从机能活动入手,注重整体联系,动态地把握生命过程中各种因素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方式、方法及其协调技巧的观点,为中医科研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论医学现代教育技术的学科属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文献复习和发展现状引发的思考 在我国现阶段的医学院校,教育技术尚未形成一个完整、成熟、公认的学科体系。相当一部分院校的教育技术部门与传统学科仅仅是一种辅助的、依附的服务型关系。把这种关系深化为独立的、互动的学科型关系是新老医学教育技术工作者为之奋斗的目标。  相似文献   
8.
统计学是运用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的原理、方法研究数字资料的搜集、整理、分析和推断 ,从而掌握事物内在客观规律的一门学科[1] 。作为一种工具和方法 ,统计学在现代医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如流行病学、循证医学以及所有的医学实验数据的分析处理。在中医药学研究中 ,除了实验研究方面的应用 ,统计学方法在证候研究[2 ] 、中药学[3 ] 、方剂学[4] 以及医案研究[5] 等方面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但在中医基础理论研究中 ,还很少见到有统计学方法的使用。笔者认为 ,统计学方法是可以用于中医基础理论研究的 ,现试加论述 ,以抛砖引玉。众所周知 ,在中…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72例有偿供血后感染HIV/AIDS的患者进行中医证候的观察分析,并对其中医证候与T淋巴细胞亚群和病毒载量相关性进行探讨,初步发现HIV/AIDS早中期主要的中医证候特点为热毒浊瘀、气阴两虚、元气虚损;元气虚损与机体细胞免疫损伤呈现较高相关性,提示CD4、CD45RA T淋巴细胞可以作为本病元气损伤程度评价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0.
证本质研究的新思路探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随着西医学的引进和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传统中医学向现代中医学的转化已成为中医学术发展不可逆转的潮流.证是中医辨证论治的精髓,是理法方药一脉相承的桥梁和关键,多年来又一直是中医研究现代化的突破口.人们普遍认为抓住了证的研究,就抓住了中医现代化研究的瓶颈[1].其中证本质研究又是最主要的攻关对象,人们试图超越疾病探求证的本质,寻求证的客观指标,认为只要发现和证实了与证有关的特异性物质成分,便揭示了证本质,便可对证进行客观的解释和度量,并可实现中、西两种医学本质上的交汇与融合.因此自20世纪50年代,在中医界全面开展了一场轰轰烈烈的证本质研究.从临床研究到动物实验,从寻求单一"证"的特异性指标到病证结合研究某一病证的客观指标,人们将其作为中医现代化研究的攻关对象,期以突破.然而50年过去了,尽管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在我们为一时的成功而振奋鼓舞时,诸多困惑也伴随而生,留下了许多值得借鉴和进一步深入思考之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