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赵子博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12,(20):38-38
在中医医籍中,肝痈多列于外科疾病中,但以“外科内治法”而取得疗效者,屡屡皆见。本病临床表现为:发热、在上腹(或见于左侧)疼痛,肝脏肿大压痛。全身兼见不同程度的消耗等症状。笔者长期临床观察,根据发病不同时期而拟定了清肝祛湿、活血排脓、补虚扶正三大治法,自拟方药,进行治疗,并取得满意疗效,现分述如下。1清肝祛湿法本法适用于痈前期,临床可见发热微恶寒,或见高热,时起时伏,夜寐盗汗,口苦而粘,胁下疼痛,引及左肩,腹部微胀,舌苔黄腻,脉滑数。B超提示:肝脓疡未液化。治法:清肝泻火,解毒祛湿。方药:舒肝汤(自拟方)。 相似文献
2.
赵子博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12,(21):127-127
目的:探讨小儿不典型肠套叠在儿科门诊中的早期诊断。方法:近一年来在儿科门诊诊断小儿肠套叠31例患儿体会。结果:腹部B超确诊。结论:仔细体检,掌握诊断要点,提高小儿肠套叠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