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30篇
皮肤病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8篇
预防医学   9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0篇
中国医学   5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2.
将药材分别水提、醇提后合并,以抑制细菌试验为指标,得到其沙日毛都-8喷雾剂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水提:先用冷水浸泡药材,加入6倍药材量的水提取2次,每次45分;醇提:加入药材量6g的50%乙醇,提取2次,每次45分。  相似文献   
3.
左侧隐匿性斜行旁路的标测及消融靶点定位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射频导管消融(RFCA)治疗左侧隐匿性旁路(AP)构成的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时,冠状静脉窦电极导管(CS)是极为重要的参照路标;但偶尔也会遇到二尖瓣环处消融部位CS的逆行心房波最早但放电不能阻断AP,而成功消融部位的逆行心房波反而不足最为领先的情况;有作者认为这是一种斜行AP,即AP行走的方向与房室环之间有一定的  相似文献   
4.
射频导管消融(RFCA)是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的主要手段之一,随着社会老龄化,接受RFCA治疗的老年患者不断增多[1-2],老年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病程一般较长且常合并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器质性疾病,因此此类人群RFCA有一定的特殊性。我们总结了自2003年1月至2006年12月间行RFCA的155例老年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的资料,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冠状动脉心肌桥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人群中冠状动脉桥的发生率、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我院2005年1月~10月接受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129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在1290例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人群中,共发现冠状动脉心肌桥82例(6.3%),主要发生于左前降支(LAD),仅1例见于左回旋支(LCX)。收缩期狭窄≥50%的有30例,其中收缩期狭窄≥75%有9例。43例有典型心绞痛症状,其中36例应用倍他乐克或硫氮卓艹酮后临床症状消失或缓解,2例重度心肌桥行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结论冠状动脉心肌桥多发生于LAD,可致典型心绞痛症状,治疗上可应用β受体阻滞剂或钙离子拮抗剂,极少病例需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或外科采用心肌桥松解术。  相似文献   
6.
目的 回顾分析155例老年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行射频导管消融治疗的结果,评价射频导管消融治疗老年快速性心律失常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 对155名老年快速性心律失常惠者进行常规电生理检查并标测消融靶点,行射频导管消融治疗.结果 155位患者中旁路53例,房室结双径路77例,旁路合并房室结双径路4例,心房扑动11例,房性心动过速4例,阵发性房颤6例.一次性成功率97.4%,二次成功率100%,无死亡病例,术中出现心包填塞1例;永久性房室传导阻滞1例,无严重的血管并发症出现.结论 导管射频消融治疗老年快速性心律失常是安全且有效的,但需加强监护及并发症的防治以及对并存疾病的积极处理.  相似文献   
7.
嘎木朱尔涂膜剂成膜材料的选择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用国产 PVA— 1788和进口的 PVA— 12 4作为膜材制备了嘎木朱尔涂膜剂 ,并从物理性能方面对两种膜材进行了比较和考察。从实验中可知 15 %的 PVA— 1788和 10 %的 PVA— 12 4是制备其涂膜剂的最佳膜材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切割球囊 (CBA)联合血管内近距离放射疗法 (IVBT)治疗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 (ISR)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距支架植入平均 6 7个月、冠状动脉造影 (CAG)证实的ISR患者 36例 ,1组 (2 0例 )用 10mm长、直径与参考血管比为 1 1∶1的CBA ,2组 (16例 )用普通球囊(POBA) ,扩张满意后均放置 4 0mm长的放疗导管覆盖病变处并行照射 ;CAG测量最小管腔直径(MLD)、即刻所得 (AG) ;随访 4~ 8个月 ,观察终点为主要心血管事件 (MAE ,即死亡、急性心肌梗死、靶血管的血运重建 ) ,CAG复测MLD及晚期丢失 (LL)、丢失指数 (LI)、再再狭窄 (RRS)率等参数。结果 AG 1组略高于 2组 (P >0 0 5 ) ;MAE发生率 1组 (10 % )显著低于 2组 (18 8% ,P <0 0 5 ) ;LL、LI、MAE、RRS参数 1组 (0 16± 0 2 7mm ,0 0 5± 0 0 1,10 % ,15 % )明显低于 2组 (0 32±0 31mm ,0 11± 0 0 2 ,4 3 8% ,37 5 % ) ,均P <0 0 5。结论 CBA联合IVBT治疗ISR安全、可行 ,其疗效优于POBA联合IVBT。  相似文献   
9.
“四穴八针”著名中医眼科专家庞赞襄教授提出,治疗眼病效果良好。眼科临床一般根据检查明确诊断以后,适合针刺治疗者,一般应用4个主穴,应用与两侧,故名“四穴八针”,旨在提高视力,扩大视野,恢复视功能,现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系统评价药物洗脱支架(DES)置入后≤6个月与≥12个月双联抗血小板治疗(DAPT)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收集2015-01之前公布随访数据的DES置入后≤6个月对比≥12个月DAPT的随机对照试验。计算机检索PubM ed、EMBASE、Cochrane Library、Scopus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同时手动检索国内外相关心血管会议记录,由两名研究员独立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估,采用STATA12.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7个随机对照研究,共包含15 378例患者,术后接受DAPT治疗≤6个月为7 672例(≤6个月DAPT组),≥12个月为7 706例(≥12个月DAPT组)。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12个月DAPT组相比,≤6个月DAPT组可有效降低主要出血(比值比=0.58,95%可信区间:0.37~0.91,P=0.0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在全因死亡(比值比=0.90,95%可信区间:0.73~1.11,P=0.314)、心原性死亡(比值比=0.93,95%可信区间:0.70~1.24,P=0.617)、心肌梗死(比值比=1.13,95%可信区间:0.91~1.41,P=0.275)、支架内血栓(比值比=1.21,95%可信区间:0.79~1.85,P=0.382)、脑血管意外(比值比=1.00,95%可信区间:0.66~1.51,P=1.000)方面,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接受DES治疗的冠心病患者中,≤6个月DAPT组与≥12个月DAPT组在预防缺血性心脑血管事件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6个月DAPT组能有效降低出血风险,更适用于新一代DES置入后,高出血风险、低血栓风险、服药依从性差和正常药物反应性的患者。然而≤6个月DAPT组对置入DES的特定中国人群临床结局的影响仍有待大规模临床随机对照研究去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