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1篇
中国医学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探讨刃针结合拔罐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45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采用刃针结合拔罐治疗,治疗点取相应水平颈夹脊、肩胛骨周围阳性反应点、肩井穴,每周治疗2次,分别于周二、周五进行治疗,4次为1个疗程,共治2个疗程,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治愈32例,显效8例,有效5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为100.0%。结论:刃针结合拔罐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疗效显著,操作简便,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刺血拔罐治疗颈源性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标准的颈源性失眠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针刺结合刺血拔罐治疗,选取百会及双侧颈夹脊、风池、神门、列缺、照海作为针刺穴位,出针后在大椎,双侧颈百劳、心俞、胆俞刺血拔罐;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主穴取神门(双)、内关(双)、百会、安眠(双),配合辨证取穴。两组均每周治疗2次,4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4个疗程。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并于治疗前后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对患者睡眠情况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1%,两组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PSQI量表各项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降低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结论:针刺结合刺血拔罐治疗颈源性失眠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颈源性失眠患者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及特点。方法采集250例颈源性失眠患者的四诊信息,运用因子分析与聚类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合证素辨证体系寻找本病的中医证素要点及证型分布规律。结果本研究共收集72项症状及体征,选取对临床证候有意义的67个四诊信息进行统计分析,KMO检验统计量为0. 878,Bartlett球形检验近似卡方值为18973. 563(P=0. 000 0. 001)。应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得到9个公因子,其中病位证素涉及心、肝、脾、肾、颈肩部(局部),病性证素涉及阴虚、痰湿、气滞、气虚、血虚、血瘀、湿热;聚类分析得出7大类中医证型及其分布比例,依次为:肝郁脾虚(24. 0%,60/250)、肝肾阴虚(20. 0%,50/250)、气滞血瘀(16. 0%,40/250)、痰湿阻滞(12. 8%,32/250)、湿热侵袭(11. 2%,28/250)、肝脾两虚(10. 4%,26/250)、心脾两虚(5. 6%,14/250)。结论颈源性失眠的基本中医证型有7类,病位的体现可以整体为主或局部为主;但在调查患者过程发现失眠与颈肩部不适密切相关,可见颈肩部的经络不通为颈源性失眠的致病关键;因此,临床上治疗本病应注意结合整体及局部辨证。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不同灸量麦粒灸对神经根型颈椎病(CSR)模型大鼠相关因子Janus激酶(JAK)1、信号传导及转录激活因子(STAT)3的影响,探讨麦粒灸干预CSR的量效关系。方法 Wistar大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麦粒灸3壮组、麦粒灸6壮组、麦粒灸9壮组各12只;造模成功后,选用圆锥形艾炷分别对麦粒灸3、6、9壮组大鼠大椎穴进行施灸,1次/d,连续施灸7 d;取大鼠脊髓、神经根组织进行JAK1、STAT3免疫组化测定。结果模型组JAK1、STAT3蛋白表达显著高于正常组(P0.001);麦粒灸3壮、6壮、9壮组JAK1、STAT3蛋白表达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麦粒灸6壮组JAK1、STAT3蛋白表达显著低于麦粒灸3、9壮组(P0.01)。结论不同灸量的麦粒灸均具有调节颈椎病神经根损伤后JAK1、STAT3释放的作用,其中6壮组的调节作用优于3壮组与9壮组。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观察不同灸量麦粒灸对CSR大鼠PGE2、COX-2mRNA及其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麦粒灸干预CSR的量效关系。方法:(1)采用SPF级雌雄各半Wistar大鼠60只,随机平均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麦粒灸3壮组、麦粒灸6壮组、麦粒灸9壮组5组各12只;(2)造模成功后,选用直径约0. 5 cm,高约0. 5 cm的圆锥形艾炷分别对3、6、9壮组大鼠大椎穴进行施灸,1次/d,连续施灸7 d后处死大鼠;(3)取大鼠颈动脉血、脊髓及神经根组织,采用放射性免疫分析血浆PGE2含量,并采用荧光定量PCR法及免疫组化法分别检测大鼠脊髓及神经根组织COX-2mRNA及COX-2蛋白表达情况。结果:(1)模型组与正常组比较,大鼠压线处脊髓、神经根组织COX-2、COX-2mRNA表达及血浆PGE2浓度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 0. 01);(2)干预后,麦粒灸组大鼠血浆PGE2浓度、组织COX-2mRNA及其蛋白表达与模型组比较(均P 0. 01);(3)麦粒灸6壮组PGE2浓度、COX-2mRNA及其蛋白表达与3、9壮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 01)。结论:不同灸量的麦粒灸对颈椎病神经根损伤后PGE2含量、COX-2mRNA及其蛋白表达具有调节作用,其中6壮组的调节作用优于3、9壮组。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观察电针颈夹脊穴对神经根型颈椎病(CSR)大鼠神经细胞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 mRNA、LC3 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对CSR大鼠镇痛过程中对自噬调控的作用机制。方法 SPF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分为模型组、针刺组、电针组,每组各10只。采用手术方法将尼龙渔线放至大鼠C6-7、T1神经根腋下复制CSR模型。造模后第3天开始取双侧C2-3、C6-7节段颈夹脊穴进行,电针组进行电针治疗,针刺组进行针刺治疗,每天1次,每次20min;模型组造模后第3天开始每天抓取1次;各组大鼠连续干预7天后处死。治疗后采用YLS-3E型痛分析仪测量机械性痛阈,WB法检测自噬底物P62蛋白的表达,RT-PCR法检测脊髓及神经组织Beclin1 mRNA、LC3 mRNA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及针刺组各大鼠的痛阈值较模型组明显升高(P0.01);电针组与针刺组比较,电针组各大鼠的痛阈值较针刺组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及针刺组的脊髓及神经组织P62的蛋白含量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及针刺组的脊髓及神经组织Beclin1 mRNA、LC3的mRNA含量显著升高(P0.01)。电针组与针刺组相比,脊髓及神经组织Beclin1 mRNA、LC3 mRNA含量显著性升高(P0.05)。结论电针及针刺颈夹脊穴对CSR大鼠均具有显著镇痛作用,可通过调节大鼠脊髓及神经组织神经细胞的自噬保护神经细胞,且电针颈夹脊穴疗效优于针刺颈夹脊穴,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上调Beclin1 mRNA、LC3 mRNA有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