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2.
背景: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是最常见的脊柱侧凸畸形,占所有脊柱侧凸的80%左右,其发病机制不明,近年来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严重威胁着青少年的身心健康。目的:通过文献计量学方法对近20年来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的相关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探索该领域的研究热点与趋势,以期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2002-01-01/2021-12-31收录的相关文献,采用CiteSpace 5.8.R3软件绘制科学知识图谱,对合作网络、共被引网络、关键词共现、突现、聚类及时间线图谱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与结论:共纳入文献5 245篇,近20年该领域年发文量总体呈波动上升趋势。对合作网络分析可知,发文量最多的作者是邱勇、机构是南京大学、国家是美国,而中介中心性最高的作者是Lowe TG、机构是费城儿童医院、国家是瑞士。共被引网络分析可知,被引频次最高的作者是Lenke LG、文献是Weinstein SL(2013,《N Engl J Med》)、期刊是《Spine》,而中介中心性最高的被引作者是Suk SI、被引文献是Danielsson AJ(2001,... 相似文献
3.
背景:以往有研究表明了腰骶矢状面参数与腰椎间盘突出重吸收现象的相关性,但腰骶矢状面参数包括了腰椎前凸角、腰骶关节角、骶骨倾斜角等众多参数,且各参数对椎间盘重吸收的影响具有差异性;另外目前对具体某一节段椎间盘突出重吸收的研究尚少,测量数据也多从数字化X射线摄影或CT中获取,而从MRI中测量的腰骶矢状面参数与L5/S1椎间盘突出后发生重吸收的相关性报道则较少见。目的:观察L5/S1椎间盘突出重吸收后腰椎矢状面参数的相应改变,筛选出椎间盘重吸收过程中变化最显著的腰骶矢状面参数。方法:选择具有完整MRI影像资料的57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符合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标准,且单纯接受非手术治疗L5/S1突出节段发生重吸收现象。MRI测量冠状面上的最大突出层面的突出面积、腰骶矢状面参数,包括腰椎曲线指数、腰椎前凸角(α)、L5/S1椎间盘角(β)、椎间隙高度、腰骶关节角、骶骨平台角、骶骨倾斜角、下腰椎前凸角,将腰骶矢状面参数在R软... 相似文献
4.
5.
目的通过文献计量学方法对近10年强直性脊柱炎的相关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 探索该领域的研究热点与趋势。方法以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为数据来源, 检索2012—2021年收录的有关强直性脊柱炎的相关文献, 运用CiteSpace 5.8.R3软件对关键词进行共现、突现、聚类和时间线分析, 对参考文献进行共被引和突现分析, 并绘制可视化知识图谱。结果共纳入文献8 684篇, 发文量总体呈稳步上升趋势, 10年间发文量增长了近1倍;分析出13篇具有高学术影响力的文献;发病机制、影响因素、流行病学、治疗进展、生存质量等关键词是近年来的热点研究主题。结论本研究通过对强直性脊柱炎研究领域的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 发现司库奇尤单抗和乌司奴单抗是该领域未来的研究热点和趋势。 相似文献
6.
7.
目的:探讨髋膝联合手法配合舒筋活血益痹汤熏洗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疗效及机制。方法:2014年9月至2016年11月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仁爱分院骨伤科采用髋膝联合手法配合舒筋活血益痹汤熏洗治疗早中期KOA患者47例,采集并记录每位患者治疗前、治疗2个疗程后、随访第3个月的Lysholm、VAS、WOMAC评分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除了3例没有完成2个治疗疗程外,其余44例患者膝关节疼痛、肿胀、功能障碍等症状均得到不同程度的缓解,治疗2个疗程后与治疗前相比,Lysholm、VAS、WOMAC评分都比治疗前改善;随访第3个月后与治疗2个疗程后相比,Lysholm、VAS、WOMAC评分均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髋膝联合手法配合舒筋活血益痹汤熏洗治疗早中期膝关节炎疗效确切、费用低廉,是一种治疗KOA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正腰椎是整个脊柱中承载负荷和运动范围最大的一段,其力学性质极其复杂。腰椎关节突关节(lumbar facet joint,LFJ)是腰椎运动节段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复杂的生物力学特性对腰椎的稳定有重要的意义~([1])。1972年开始,Markolf~([2])在尸体标本上进行了外载荷下LFJ的生物力学研究,首先认识到小关节复杂的解剖和结构力学特性对腰椎稳定性有重要影响;到20世纪70年代,国内外学者研究 相似文献
9.
背景:腰椎定点旋转手法操作过程中需要医生双手协同操作,进而输出旋扳力和拇指推力,通过对椎间盘产生位移和调节应力分布来治疗腰椎间盘突出,但是对于拇指推力的力学作用及其加载方向对手法效应的生物力学影响目前尚不清楚。目的:比较拇指不同推力方向下,腰椎定点旋转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生物力学差异。方法:构建L3-5正常三维有限元模型并进行有效性验证,然后参考椎间盘退变Pfirrmann分级,通过修改L4/5椎间隙高度、髓核体积以及纤维环、髓核、韧带材料参数来模拟椎间盘退变,最终构建L4/5椎间盘中度退变伴左旁中央型突出病理模型;然后以病理模型为研究对象,模拟手法向右侧旋扳,以改变拇指推力方向为条件,建立3种操作模式(M1:拇指向左推;M2:拇指向右推;M3:不施加推力),对比3种操作模式下突出物的位移和椎间盘应力,以及小关节软骨的应力、应变。结果与结论:(1)L4/5椎间盘突出物最大位移值:M1位移为2.672 3 mm,M2为1.1561 mm,M3为1.826 4 mm,M1>M3>M2;(2)L4/5椎间盘最大Von Mises应力:M1为1.846 7 MPa,M2为0.41... 相似文献
1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