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桂芪升率胶囊对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病人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桂芪升率胶囊对窦房结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20例门诊或住院的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SS)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分别对其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以及心率(HR)、心排血量(CO)、心搏量(SV)、射血分数(EF)、心脏指数(CI)进行了临床观察.结果桂芪升率胶囊可以明显改善SSS病人的临床症状、增加HR、提高CO、SV、EF、CI(P〈0.01).治疗组显效率、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桂芪升率胶囊有显著的抗SSS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天龙稳心胶囊对室性早搏的影响。方法按就诊顺序将120例门诊或住院的室性早搏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对患者的临床疗效、动态心电图、心输出量(CO)、心搏量(SV)、心脏指数(CI)、射血分数(EF)进行临床观察。结果经天龙稳心胶囊治疗后,可以明显改善室性早搏患者的临床症状,减少早搏次数,提高CO、SV、CL、EF(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高于对照组的83%(P<0.05)。结论天龙稳心胶囊有治疗室性早搏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是多种心血管疾病发展到后期的必然结果,是临床上常见的危重病之一,治疗上使用强心、扩血管、利尿药物在控制其症状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近些年来随着医疗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在监测、治疗CHF方面,出现了许多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重组卷积核联合高级迭代重组对改善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CTA)支架图像质量的应用价值。方法 搜集在第三代双源CT行CCTA扫描的冠状动脉支架术后患者37例,共52只支架,以3种重组卷积核(软核,Bv40;中核,Bv44;锐核,Bv49)联合5种高级迭代重组(ADMIRE 1~5)得到15种组合的冠状动脉支架图像。由两名诊断医师以双盲法对图像质量进行主观评价,按1~5分评分。以支架内腔的CT值、噪声、对比噪声比(CNR)作为图像质量的客观评价指标。分别对比分析15种组合间、具有可判读性(平均分≥3)的图像间以及优秀图像间(平均分≥4)的差异。结果 主观评价中,15种组合间、具有可判读性的图像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但优秀图像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36)。客观评价中,随着迭代强度的增加图像噪声逐级降低,CNR逐级增高;随着卷积核值的增加,图像噪声逐级增加,CNR逐级降低。各组图像的CT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5种组合间、具有可判读性的图像间、优秀图像间噪声及CNR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结论 重组卷积核与...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川山化瘀胶囊治疗颈动脉斑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6例住院和门诊的颈动脉斑块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并对其临床疗效、血脂、血液流变学、颈动脉血流参数、颈动脉斑块等指标进行观察研究。结果川山化瘀胶囊有较好的降脂、降低血黏度、改善脑供血以及减轻、稳定和消除颈动脉斑块的作用,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0.6%,高于对照组的82.3%(P<0.05)。结论川山化瘀胶囊对颈动脉斑块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缩窄320排CT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采集时间窗的可行性。方法 收集90例接受CCTA的疑似冠心病患者。根据CCTA图像质量评分结果获得血管和患者层面最佳时相,依照不同心率患者CCTA最佳时相预估其由舒张期转移至收缩期的临界心率,预估采集时间窗缩窄范围。比较预估缩窄时间窗后(缩窄时间窗组)与CT设备预设时相(预设时相组)的图像质量,以及预估缩窄时间窗前后辐射剂量的差异。结果 患者层面CCTA最佳时相转移临界心率为70次/分。预估心率65~70次/分患者CCTA时间窗可缩窄为R-R间期72%~80%,心率70~95次/分患者可缩窄为R-R间期40%~50%。2组之间最佳血管时相和最佳患者时相图像质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预估缩窄时间窗前后有效辐射剂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4.14,P<0.01),缩窄后辐射剂量降低约43%。结论 对屏气后心率稳定(心率波动≤5次/分)患者行CCTA时,根据不同心率缩窄采集时间窗,可提高图像质量、降低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7.
<正> 非伤寒沙门氏菌感染,尤其是鼠伤寒沙门氏菌感染(以下简称鼠伤寒)的发病率,近年来有增加的趋势,常在儿科病室新生儿中流行。我院于1982年3至5月在传染科、儿科病房发现因麻疹肺炎、支气管肺炎及其他疾病住院的患者中发生腹泻的颇多。为了查明腹泻的原因,我们对220例此类患者的粪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青金抗毒饮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口服青金抗毒饮,两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于治疗前后进行心功能(心率、心输出量、心搏量、射血分数、心脏指数)及心肌酶谱(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检测,并观察临床疗效及心电图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2.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0%,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为92.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00%,治疗组心电图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心功能及心肌酶谱各项指标较治疗前均明显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各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青金抗毒饮治疗病毒性心肌炎临床疗效肯定,能改善患者心功能及心肌酶谱。 相似文献
9.
静脉血栓栓塞(VTE)包括肺栓塞(PE)和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全世界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造成了巨大的社会经济负担。临床常以抗血栓治疗为主,由于抗血栓治疗与凝血及溶血系统有关,因此这种治疗方式有极高的出血风险,需要对病程进展进行严格的监控,但现有的手段不能完全满足未来临床精准医疗的需要。分子影像学能反映疾病分子层面的信息,通过影像手段,对血栓靶向纳米探针进行定量监测,对疾病的亚型精准诊断并提供个性化治疗。本综述介绍了近年来纳米分子影像学在VTE中的诊疗研究进展,有望为VTE的诊治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静脉血栓栓塞患者的个性化治疗与其良好的预后密切相关,而治疗方案的正确制订迫切需要精准的诊断,由于四氧化三铁和聚乳酸羟基乙酸良好的生物安全性,本研究设计了四氧化三铁-聚乳酸羟基乙酸-五肽(Fe3O4-PLGA-CREKA)纳米探针(nanoprobe, NP),通过靶向纤维蛋白去提高血栓的检测能力。材料与方法通过双乳化法和碳二亚胺法制备Fe3O4-PLGA-CREKA纳米探针,检测其理化特性;用T2WI及T2 mapping序列对Fe3O4-PLGA-CREKA纳米探针进行体外MRI,分析纳米探针浓度与T2弛豫率的相关性;采集大鼠静脉血制作冰冻切片,分别与Fe3O4-PLGA/DiI-CREKA NPs(靶向组)、Fe3O4-PLGA/DiI NPs(非靶向组)孵育,经倒置荧光显微镜观察不同纳米探针对血栓的靶向性;细胞上验证探针的安全性后,在SD大鼠的颈静脉建立静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