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观察运用中医辨证的方法治疗慢性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20例慢性腹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61例与对照组159例,治疗组采用中医辨证治疗,对照组采用补脾益肠丸与思密达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2.5%,对照组为84.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医辨证治疗慢性腹泻疗效较好,可资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2.
笔者自2003年3月以来,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柴胡疏肝散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患者60例,获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共观察120例,就诊时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男42例,女18例;年龄38~68岁;合并高血压19例;心功能正常30例,心功能Ⅰ级17例,心功能Ⅱ级13例;伴偶发室早5例,房早7例。对照组60例,男44例,女16例;年龄34~69岁;合并高血压12例;心功能正常29例,心功能Ⅰ级18例,心功能Ⅱ级13例;伴偶发室早4例,房早8例。所有观察对象均除外其他心脏疾病(心肌病、主动脉狭窄或关闭不全等)。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分级等资料,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 相似文献
3.
笔者从2002年1月至2005年6月,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眩晕50例,并与单纯西药治疗的50例作对照观察,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辨证论治消渴症137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消渴又称消中,病机为脏腑功能失调,气阴亏虚,燥热内生。《灵枢·五变》云:“五脏皆柔弱者,善病消瘅。”一般认为此证多属阴虚燥热所致,病位在肺、胃、肾。笔者用中药辨证治疗消渴病137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成功开通慢性完全闭塞(CTO)病变是否能改善患者的心脏功能.方法:回顾性纳入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行冠状动脉造影证实单支CTO病变且接受PCI治疗的患者132例,根据CTO是否开通,将所纳入患者分为开通组(70例)和未开通组(62例).收集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记录并...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B族Ⅰ型清道夫受体(SR-BⅠ)基因外显子1和内含子5单核苷酸多态性对中国天津地区汉族人群血脂水平和冠心病发病易感性的影响。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方法,测定370例冠心病患者和143例正常对照者SR-BⅠ基因外显子1的AluI酶切基因型及内含子5的ApaI酶切基因型,分析其与血脂水平、冠心病及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的关系。结果 两组研究对象中内含子5均仅发现CC基因型。SR-BⅠ外显子1等位基因G、A频率在冠心病组和对照组分别为0.988、0.012和0.997、0.003。基因型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外显子1 AluI酶切多态性基因型频率、等位基因频率组间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冠心病组男性患者中,外显子1基因多态性变异组(GA+AA基因型亚组)的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载脂蛋白AⅠ水平高于无变异组(GG基因型亚组)。结论 SR-BⅠ基因外显子1多态性可能与中国天津汉族人群冠心病发病易感性及冠心病病变严重程度无关,但冠心病患者SR-BⅠ基因外显子1 A等位基因可引起男性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载脂蛋白AⅠ水平升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动态观察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S100B蛋白的表达,探讨其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双抗体夹心法(ELISA)动态观察52例ACI患者血清S100B蛋白水平变化,并与52名健康对照者血清S100B蛋白水平进行比较。同时应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探讨S100B蛋白与NIHSS评分的相关性。结果健康对照组血清S100B蛋白水平为(0.025±0.009)ng/mL。ACI组血清S100B蛋白水平于发病后第3天[(0.217±0.142)ng/mL]已升高,于发病后第7天[(0.250±0.143)ng/mL]达高峰,发病后第15天为[0.198±0.109)ng/mL],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ACI组发病后第7天S100B蛋白水平高于发病后第3天和第15天(分别P0.05、P0.01),而后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病后第3、7、15天S100B蛋白水平与同期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成正相关[分别r=0.736,P0.01;r=0.327,P0.05;r=0.654,P0.01]。结论血清S100B蛋白水平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具有相关性,可以作为反应缺血性脑损伤程度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加重患者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与白蛋白比值(NPAR)与30d死亡的相关性,探究NPAR的预后价值。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连续纳入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因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发作的222例住院患者。根据纳入患者的NPAR的中位数(1.78)进行两等分组,分为低NPAR组(NPAR<1.78)和高NPAR组(NPAR≥1.78),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数据差异,并收集随访数据。采用单因素Logistic回归计算分析心力衰竭30d死亡的危险因素,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NPAR与30d死亡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和曲线下面积(AUC)评估NPAR对30d死亡的预测效能。结果:发现高NPAR组的患者年龄更大、心率更快,女性比例更高,合并2型糖尿病史和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心功能分级IV级的比例更高,WBC、中性粒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例、FBG、血肌酐、脑钠肽、hs-CRP应蛋白水平更高。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高NPAR与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发作患者的30d死亡风险增加独立正相关(OR=2.41,95%CI:1... 相似文献
9.
核蛋白CREB的转录调控机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CREB(c 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 )是一重要的核转录因子 ,为 b ZIP家族成员之一。它的蛋白单体从 N端到 C端主要包括激酶诱导域 (KID)、碱性区 (basic region)和亮氨酸拉链模体 (leucine zipper m otif)。 CREB受多种信号转导通路的调控 ,除了经典的 c AMP调控通路外 ,还有如 Ras- Raf- MAPK通路、Ca2 + - Ca MK通路、应激相关的 P38通路等。活化的 CREB需同辅激活因子 CBP相结合 ,才能激活转录发生。 CREB为管家基因的产物 ,功能广泛而复杂 ,可诱导癌细胞凋亡 ,对胚胎发育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瘦素、脂联素在冠心病发病过程中的作用以及氟伐他汀用于治疗冠心病的理想剂量.方法:将住院确诊为冠心病的16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80例,均在冠心病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服用氟伐他汀.第1组口服常规剂量40mg/d,第2组口服强化剂量80 mg/d.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2个月后测定两组患者血清瘦素、脂联素的浓度.同时设第3组为健康对照组.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服用氟伐他汀2个月后,两组患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C反应蛋白(CRP)和血清瘦素水平均明显降低(均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清脂联素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均P<0.05);与常规降脂组相比,强化降脂组TC、LDL-c下降幅度和HDL-c升高幅度更明显(均P<0.05),而TG、CRP、瘦素水平降低幅度,脂联素水平升高幅度,两组之间无较大差异(均P>0.05).结论:血清瘦素、脂联素与冠心病密切相关.氟伐他汀可显著降低冠心病患者瘦素水平,升高脂联素水平,并且与常规降脂治疗相比,强化降脂治疗能够提供更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