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系统化整体护理在老年Colles骨折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将92例老年Colles骨折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系统化整体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6个月Cooney评分、肌力分级高于术后3个月(P0.05),观察组术后3、6个月Cooney评分、肌力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系统化整体护理可降低老年Colles骨折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整体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对我院手术患者常见投诉原因进行分析,强化手术室护理人员法律证据意识,从而减少医疗纠纷.方法 总结分析手术室护理工作中易造成医疗事故、纠纷的环节,并针对每个环节进行原因分析,提出手术室护理人员工作中应具备的法律证据意识.结果 与结论加强手术室各个环节的管理,特别是易疏漏环节的管理,提高护士的自我保护意识,规范操作规程,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保护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讨音乐干预缓解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所致疼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20例行头皮静脉穿刺的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为观察组患儿在头皮静脉穿刺过程中播放音乐,对照组在穿刺过程中不播放音乐,观察和比较两组患儿的疼痛程度、穿刺成功率以及穿刺过程中生命体征的变化情况.结果:(1)观察组息儿不疼痛例数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而轻度、中度以及重度疼痛例数所占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患儿一次性静脉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x2 =6.48,P<0.05);(3)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以及呼吸频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行头皮静脉穿刺过程中实施音乐干预,利于稳定患儿的情绪,可有效缓解头皮静脉穿刺所致的局部疼痛,有利于提高穿刺成功率,同时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患儿家长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口腔按摩与非营养性吸吮对早产儿经口喂养的促进作用。方法选取高州市中医院儿科收治的80例早产儿,对照组患者给予抗感染、肠外营养以及鼻饲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口腔按摩及非营养性吸吮,观察两组患儿的喂养结局。结果观察组口腔感染、腹泻以及呕吐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腹胀消失时间、留置胃管时间以及经口喂养起始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而观察组患儿3个月后体重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上给予早产儿口腔按摩与非营养性吸吮,利于促进早产儿早期经口喂养的吸吮能力,促进患儿口腔功能发育成熟,从而使其尽快建立正常的吸吮能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针对性护理干预对降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100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针对性护理,分别于护理前后检测两组患儿的血清胆红素含量,并比较血清胆红素含量变化情况。结果:护理后,两组患儿血清胆红素含量均明显低于护理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观察组护理干预1周后的血清胆红素含量下降至213.58±60.14μmol/L,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后1周水平(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降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血清胆红素含量,且达到健康新生儿血清胆红素水平。 相似文献
7.
8.
目的:分析盐酸氨溴索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到2016年12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78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基于数字随机划分法,将患者分为试验组与参照组(n=39).为两组患者实施常规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采用盐酸氨溴索联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症状消失时间.结果:试验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7.44%,显著高于参照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87.18%,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各项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均低于参照组患者,各项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盐酸氨溴索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疗效显著,能够有效提升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促进患者临床症状的快速改善,药物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9.
王友琼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7,1(10):72
1 消化性溃疡的回顾 近年来,尤其是1998年9月在维也纳召开了第11届世界胃肠病学会议以来.人们对溃疡的认识有了新的突破,承认和接受了Hp是消化性溃疡的主要致病因素这一观点.胃的壁细胞的分泌机能及胃黏膜的防御机能之间保持着平衡状态,若一旦失去平衡,便会发生消化性溃疡. ……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分析综合护理在治疗术后呕吐疼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4月—2018年4月收治的行穴位埋针治疗的术后呕吐、疼痛患者80例,采用数字表法将之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综合护理,比较分析2组护理后的效果及满意率。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 50%,高于对照组的82. 50%(P 0. 05);护理前2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比较无明显差异(P 0. 05),护理后观察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明(P 0. 05);护理后观察组护理满意率为100. 00%,高于对照组的85. 00%(P 0. 05)。结论临床在穴位埋针治疗术后病人呕吐、疼痛过程中实施综合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减轻患者疼痛程度,也能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