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2003年12月至2005年10月,我们采用持续静脉滴注硝酸甘油加间断静脉推注胃复安及持续静脉滴注垂体后叶素治疗食管曲张静脉出血患者31例,现将其对比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4.
5.
1997年 7月~ 1999年 7月采用自拟中药糖胃康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 2 0例 ,并与目前常用的促胃肠动力药西沙必利进行对照 ,疗效较为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 4 1例 ,均为本院内分泌专科门诊及住院的 2型糖尿病患者 ,均接受饮食控制和口服相同剂量的同种降糖药 ,并符合以下条件 :( 1)符合 1985年WHO关于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 2 )伴有上消化道症状 :腹痛、腹胀、早饱、烧心、呕吐持续 4周以上 ;( 3)参照Marzio提出的B超单切面法 (AmJGastroenterol 1989;84∶4 96)确定有胃液体排空延迟。随机分为两组 :中药组 2… 相似文献
6.
孤立性直肠结核1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肠结核多好发于回盲部,有时升结肠、横结肠、乙状结肠亦可受累,而单纯累及直肠者较少见,缺乏特异性。我院自1978年开展大肠镜检查以来共发现12例,现报告分析如下:1.一般资料:本组12例,男4例,女8例,年龄15~46岁,平均30.5岁。所有病例均经肠镜检查发现,其中11例经活检或手术切除标本病理证实;1例经抗结核治疗后肠镜复查证实为直肠结核。2.临床表现及检查:病程最短1个月,最长32个月。其中便血10例(83.3%);有全身症状,如发热(体温在38℃左右)、消瘦、乏力、厌食9例(75%);便秘… 相似文献
7.
8.
目的 探讨P53在纤维粘连蛋白EDA片段(fibronectin extra domain A,FN-EDA)调控结肠癌细胞凋亡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基因集富集分析法分析结直肠癌基因芯片EDA高表达组(EDA_high)与EDA低表达组(EDA_low)基因富集情况;干扰结肠癌SW480细胞FN-EDA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凋亡,RT-PCR检测各组凋亡相关基因RNA水平,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凋亡相关蛋白表达及P53蛋白磷酸化修饰,免疫荧光检测P53亚细胞分布,蛋白质免疫共沉淀检测P53与FN-EDA相互作用.结果 结肠癌FN-EDA低表达组凋亡相关基因(KEGG_APOPTOSIS)富集上调(P<0.05);与对照组相比,FN-EDA敲低组凋亡率增加(P<0.05),P53、BAX、P21、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上调,P53蛋白Ser15、Ser37、Ser392磷酸化水平上调,核内转位增加.FN-EDA敲低组细胞转染FN-EDA过表达慢病毒后,凋亡率降低(P<0.05),P53蛋白Ser15、Ser37磷酸化水平下调,核内转位减少;蛋白质免疫共沉淀检测发现P53与FN-EDA具有相互作用.结论 纤维粘连蛋白EDA片段通过与P53相互作用抑制P53磷酸化和核转位,调控P53-BAX通路抑制结肠癌SW480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9.
我们应用半乳糖氧化酶试验(Go-s)对350例大肠癌及非癌病人进行了检侧,结果表明:该法对大肠癌检出的敏感性为97.5%,特异性为94.07%,阳性预示值为82.98%,提示Go-S可作为普查大肠癌的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血脂、脂蛋白、血钙及维生素C水平在结直肠腺瘤术后患者随访中的价值。方法 :结直肠腺瘤患者 118例 ,随机分成治疗组 70例 ,对照组 4 8例。治疗组在腺瘤摘除前测定血脂及脂蛋白、血钙、维生素C水平 ,摘除后给予低脂饮食、补钙及维生素C ,在摘除后 3月、6月及 1年作肠镜随访 ,同时测定上述各指标 ;对照组腺瘤摘除后未作任何治疗 ,仅作肠镜随访。结果 :(1)腺瘤摘除后 3月、6月及 1年 ,治疗组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 ,总复发率显著降低 (P <0 0 5 ) ;(2 )治疗组从腺瘤摘除后 3月开始血TC、TG、LDL C水平显著下降 ,HDL C、血钙、维生素C水平显著升高 ,摘除后 1年复发患者血TC、TG水平较未复发患者显著升高 ,维生素C水平显著下降 ,达摘除前水平 ,而HDL C、LDL C、血钙水平无显著变化。结论 :低脂饮食、补钙及维生素C有预防腺瘤复发的作用 ,监测血TC、TG及维生素C水平可以帮助了解腺瘤复发情况。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