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研究小型猪普通外科腹腔镜手术中不同气腹压力对循环功能的影响,以选择适宜的气腹压完成腹腔镜手术。
方法选择24只25~30 kg巴马小型猪,随机分为A、B、C、D共4组,分别以10、13、15、17 mmHg(1.330、1.729、1.995、2.261 kPa)的气腹压进行腹腔镜实验手术,于不同时间点对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动脉血液气体及酸碱分析指标进行监测。
结果A组的MAP无显著变化,B组在气腹建立30 min和180 min时显著升高,C、D组则在气腹建立30 min后呈显著降低趋势,各时间点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组HR在气腹后均呈逐渐升高趋势,且气腹压力越大,影响越明显;气腹开始至60 min内,4组的氧分压(PaO2)几乎无明显变化,120 min时A、C、D组降低(P<0.05);二氧化碳分压(PaCO2)在气腹后均有升高,血液酸碱度也随之降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在25~30 kg的小型猪普通外科腹腔镜手术模型中,既要保证手术视野,又要降低气腹对机体循环功能的影响,气腹压力的选择以10~13 mmHg为宜,不应超过15 mmHg。 相似文献
3.
目的构建人胃癌原位移植转移动物模型,并利用活体成像系统对肿瘤转移进行可视化的实时监测评价。
方法构建带有绿色荧光蛋白序列和萤火虫荧光素酶序列的慢病毒重组表达质粒;慢病毒包装感染人BGC-823胃癌细胞株,筛选得到BGC-823-eGFP-luc2稳转株;细胞接种高度免疫缺陷小鼠腋下,建立人胃癌皮下种植动物模型,继而建立人胃癌肿瘤皮下传代动物模型;将皮下传代模型肿瘤组织原位移植高度免疫缺陷小鼠胃部,构建人胃癌原位移植转移动物模型;利用活体成像系统对以上模型进行监测评价。
结果获得稳定表达绿色荧光蛋白和萤火虫荧光素酶的BGC-823-eGFP-luc2细胞株;成功构建皮下种植和传代动物模型;成功构建人胃癌原位移植转移动物模型。
结论慢病毒感染方法适用于人胃癌BGC-823-eGFP- luc2稳转株的建立;利用BGC-823-eGFP-luc2细胞株可以快速构建人胃癌皮下种植动物模型和原位移植转移动物模型,利用活体成像系统可以直观、非侵入的有效监测胃癌远端转移灶的发生、发展情况。 相似文献
4.
利用GC-MS技术从两面针根和茎超临界CO2萃取物中分别鉴定出31个和51个低极性成分,其中共有成分27个,主要为斯巴醇(根18.49%,茎26.18%)、棕榈酸(根14.24%,茎12.79%)、芳姜黄酮(根6.95%,茎8.88%)、油酸(根8.39%,茎5.71%)和己酸(根4.39%,茎7.78%)等;体外MTT法测试表明两面针根和茎萃取物对人肝癌细胞Huh-7和大鼠小肠隐窝上皮细胞IEC-6均没有明显细胞毒性。实验研究表明两面针根和茎低极性化学成分种类和含量相似,其体外细胞毒活性也相似,可为两面针充分利用野生资源和扩大药用部位提供进一步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重复性和稳定性好的巴马小型猪非静脉转流原位肝移植模型。方法选用12只巴马小型猪随机分为供体组(n=6)和受体组(n=6),行非静脉转流原位肝移植术,术中缩短无肝期的时间、维持无肝期血压稳定以及加强术中麻醉与体液管理。观察并记录受体的手术时间、无肝期、存活情况,监测术中心率、平均动脉压(MAP)、动脉血气分析改变,检测围手术期肝功能情况。结果 6只巴马小型猪中,1只术中死亡移植失败,其余5只的手术时间为(247±27)min,无肝期为(46±4)min,其中3只存活2周以上。与无肝前期相比,无肝期动物心率明显加快,MAP明显降低至(46±6)mmHg,血液pH值、剩余碱(BE)、HCO3-均下降,血清K+升高(均为P0.05)。新肝期巴马小型猪MAP上升,心率变慢,血液pH值、BE、HCO3-升高,血清K+降低(均为P0.05)。关腹时MAP及血气各指标及血清K+基本恢复至无肝前期水平。与术前相比,术毕时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碱性磷酸酶(ALP)明显升高(均为P0.05),AST升高变化最明显,术后第2日开始逐渐下降。γ-谷氨酰转移酶(GGT)无升高变化,总胆红素(TB)术后第5日急剧升高。与术前相比,术毕时总蛋白(TP)、白蛋白(ALB)均明显下降(均为P0.05),术后第1日开始逐渐回升。结论非静脉转流巴马小型猪原位肝移植模型手术便捷、重复性高、存活率高,可以作为标准化的肝移植模型。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蒲桃(原变种)Syzygium jambos var. jambos茎的化学成分。方法 利用硅胶、葡聚糖凝胶、氧化铝和制备液相等各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和纯化,根据波谱数据分析鉴定化合物结构;利用MTT法评价分离化合物对人肝癌细胞Huh-7细胞毒作用。结果 从蒲桃茎醋酸乙酯和甲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2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麦珠子酸(1)、urolithin A(2)、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3)、桦木酸(4)、熊果酸(5)、1-(4-methoxyphenyl)-1, 2-propanediol(6)、2, 6-dimethoxy-1, 4-benzoquinone(7)、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8)、β-谷甾醇(9)、3-乙酰-熊果酸(10)、积雪草酸(11)和阿江榄仁酸(12)。细胞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在50 μmol/L浓度时化合物1、7、10、11+12混合物对Huh-7细胞均未表现出显著的细胞毒作用。结论 除化合物4,其他11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植物分离获得,所测试化合物均无明显细胞毒活性。 相似文献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