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乳腺典型髓样癌与非典型髓样癌生物学行为差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乳腺典型髓样癌、非典型髓样癌形态相似而预后迥异的分于学机理。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18例乳腺典型髓祥癌、30例非典型髓样癌及l0例正常乳腺组织中上皮钙依赖粘附素和α—连环蛋白的表达。结果 上皮钙依赖粘附素及P—连环蛋白的表达阳性率和表达强度,典型髓祥癌高于非典型髓样癌(P<0.01);在髓样癌中随着上皮钙依赖粘附素表达强度的增加,P—连环蛋白表达阳性率亦呈上升趋势(P<0.05)。结论 上皮钙依赖粘附素与P—连环蛋白表达的差异是乳腺典型髓样癌及非典型髓样癌形态相似而预后迥异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究胰腺实性假乳头状肿瘤(SPTP)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 对12例SPTP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2例SPTP患者中,女11例,男1例;患者平均年龄31.7岁.术后随访均无复发.肿瘤平均直径约7.6 cm,组织学示瘤细胞大小一致,片块区与乳头状结构相混,细胞核圆,核分裂不常见.免疫组化观察a-AT阳性(11/12),Vim阳性(12/12),CD10阳性(11/12),PR阳性( 10/12),Syn阳性(4/12),EMA阴性(0/10).结论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肿瘤是一种罕见的肿瘤,恶性程度低,多发于中年女性,治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3.
4.
慢性胆囊炎是临床常见病,笔者通过对该病治疗观察,认为慢性胆囊炎的病机当责之于脾阳不振,胃失和降,痰湿瘀血凝滞。自1993年以来,拟温中健脾,祛湿活瘀的治法,以吴荣美汤合良附九化裁组方治疗该病66例,取得较满意的疗效,现总结如下;lits床资料1.l一般资料66例患者均为门诊病例,其中男23例,女43例;年龄最小28岁,最大68岁,40岁以上者51例;病程最短3个月,最长19年,平均病程4.2年;合并浅表性胃炎者36例,萎缩性胃炎3例,胆结石12例,脂肪肝1例。1.2诊断依据参照1990年7月河南省卫生厅们$床常见病诊断依据与疗效判定标准》… 相似文献
5.
患者 ,男 ,2 7岁。反复发作肠梗阻 10余年 ,均对症治疗后缓解。因再次发作于 2 0 0 0年 3月 15日来我院就诊 ,以急性肠梗阻诊断收住院。入院体查 :一般情况差 ,发育不正常 ,其智力水平相当于中学生。反应迟钝 ,全身消瘦 ,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 ,巩膜及全身皮肤无黄染 ,心肺 (- ) ,腹部膨隆 ,压痛 (- ) ,肠鸣音消失。对症治疗 3d后无缓解。B超提示肠管高度扩张、有腹水 ,CT示小肠肠管粘连成绊。手术探查见全部的肠管为一层致密的灰白色质韧硬厚的纤维膜所包裹 ,术中向家属交代病情后家属不同意手术 ,故终止手术 ,术后仍对症保守治疗 ,1个…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肾癌亚型的影像学特征,提高诊断的准确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37例肾癌亚型的CT表现,其中透明细胞癌25例,嫌色细胞癌5例,乳头状癌5例,多房囊性肾细胞癌2例.所有病例均进行了SCT多期扫描.结果 25例肾透明细胞癌平扫表现为肾实质均匀或不均匀的等、稍低、稍高或混杂密度肿块,增强皮质期明显不均匀强化,强化程度等或高于肾皮质,髓质期强化程度迅速下降;出血、坏死及囊变23例,肿瘤内钙化3例.5例乳头状肾细胞癌平扫为均匀或不均匀类圆形肿块,呈轻中度较均匀或不均匀强化,皮质期密度低于肾皮质,瘤内出血3例,囊变2例.5例肾嫌色细胞癌平扫为位于肾髓质的类圆形肿块,4例呈均匀密度,1例呈混杂密度,增强后呈轻到中度均匀强化,皮质期密度低于肾皮质.2例多房囊性肾细胞癌表现为中心位于肾皮质的椭圆形囊性肿块,可见少量的实性部分及分隔,增强后间隔呈中度进行性延迟强化,实性部分强化与肾皮质等同.结论 不同的肾癌亚型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对诊断有帮助.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乳腺典型髓样癌、非典型髓样癌形态相似而预后差异显著的分子机理。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 (s p)法测定 18例乳腺典型髓样癌、30例非典型髓样癌中E cadherin、CD4 4v6的表达。 结果 E cadherin蛋白的表达强度 ,典型髓样癌高于非典型髓样癌 (P <0 .0 5 ) ;非典型髓样癌中CD4 4v6的表达强度明显高于典型髓样癌 (P <0 .0 5 )。结论 E cadherin、CD4 4v6表达的显著差异是乳腺典型髓样癌。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泌尿生殖道感染中的淋球菌感染流行特征与耐药性特点.方法:选择 2021年 4 月至2023年 4 月本院收治的 82 例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收集生殖道分泌物对淋球菌进行检测,并对阳性标本开展药敏试验.分析泌尿生殖道感染中的淋球菌感染流行特征与耐药性特点.结果:82 例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中有 35 例淋球菌检出结果为阳性,感染率为 42.68%.男性患者中淋球菌感染率为 56.60%(30/53),女性为 17.24%(5/29).不同性别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淋球菌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1~30 岁的淋球菌感染率最高,为 53.85%,其次为 31~40 岁、41~50 岁,淋球菌感染率分别为 47.05%、33.33%,不同年龄阶段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淋球菌感染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2021 年(32.14%)、2022 年(44.19%)、2023 年(63.64%)淋球菌感染率逐年升高,但不同年份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淋球菌感染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药敏试验结果显示,淋球菌对青霉素(65.71%)、四环素(91.43%)、环丙沙星(97.14%)的耐药率较高;对头孢西丁、头孢噻肟、头孢克肟、头孢呋肟的敏感性最佳,均为 100%,其次为大观霉素(94.29%)、阿奇霉素(91.43%)、头孢曲松钠(77.14%).结论:本地区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淋球菌感染率较高且逐年上升,男性、21~40 岁是感染高危人群,淋球菌对不同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凋亡诱导因子(AIF)与突变型p53(mp53)在胃癌前病变组织及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胃癌根治术切除标本及胃镜活检标本125例,其中20例正常胃黏膜标本,42例低级别上皮内瘤变胃黏膜标本,23例高级别上皮内瘤变胃黏膜标本,40例胃癌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检测各组的AIF及mp53的表达情况。结果 AIF在正常胃黏膜、低级别上皮内瘤变胃黏膜、高级别上皮内瘤变胃黏膜及绝大多数胃癌细胞胞质中表达,在少数胃癌细胞胞核中表达;mp53均在细胞核内表达。AIF与mp53的表达无相关性(P>0.05)。AIF和mp53在低级别上皮内瘤变胃黏膜、高级别上皮内瘤变胃黏膜及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胃黏膜(P<0.01)。结论 AIF和mp53异常表达可能在胃癌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作用。AIF蛋白表达量升高和p53基因发生突变在胃癌发生过程中均是早期事件。AIF在胃癌发生过程中可能执行氧化还原酶和细胞凋亡的双重功能,对其分子作用机制的深入探讨可能为胃癌的早期诊治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目的:染色质重塑因子1(chromatin remodeling factor 1,Rsf-1)可作为肿瘤靶向治疗的靶点,因此探讨其在胃癌(gastric cancer)及癌前病变(precancerous lesions)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0例萎缩性胃炎、30例肠上皮化生、22例不典型增生Rsf-1蛋白表达水平。并检测64例胃癌与配对癌旁组织(手术切缘距离肿瘤>5 cm)中Rsf-1和p53蛋白表达水平并分别分析与胃癌临床病理参数间的关系,同时分析Rsf-1与p53在胃癌中表达的相关性。结果:Rsf-1在胃癌、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均高于癌旁组织(P<0.05)。Rsf-1在胃癌中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p53在胃癌中的阳性表达率高于癌旁组织,其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p53和Rsf-1在胃癌中的表达存在正相关性(r=0.38,P<0.05),两者在胃癌中共阳性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结论:Rsf-1可能参与了胃癌病变的发生及发展,对胃癌早期筛查具有重要指导意义。Rsf-1和p53两者共阳性表达对于预测胃癌淋巴结转移可能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