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究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以及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患者经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后心电图异常表现及其与CD4+T淋巴细胞相关性.方法 前瞻性收集2018年1月-2020年12月在兰州市肺科医院接受HAART后的HIV感染/AIDS患者心电图资料,观察心电图异常结果,采用x2检验及L... 相似文献
2.
全肺切除术和支气管袖状切除术是治疗中央型非小细胞肺癌的常规术式,但存在患者肺功能差不能耐受全肺切除术,或因为肿瘤广泛侵犯支气管和肺动脉而不能进行支气管袖状切除术的情况,故自体肺移植技术成为其替代技术。自体肺移植包括全肺切除、体外灌注和袖状肺叶切除,以及将剩余肺组织送入胸腔重新吻合,是对支气管袖状切除术的进一步拓展,或将成为治疗中央型非小细胞肺癌的希望术式。 相似文献
3.
4.
目的 探讨尖锐湿疣(CA)组织中Survivin、STAT3和ki-67蛋白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47例CA组织中Survivin、STAT3和ld-67的表达.结果 CA组织中Survivin、STAT3和ki-67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3.83%(30/47)、85.11%(40/47)和87.23%(41/47),正常对照组Survivin、STAT3和Ki-67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00%(1/25)、32.00%(8/25)和60.00%(15/25);CA组织中Survivin、STAT3阳性表达强度多为++~+++,正常对照组多为-~++;CA组织中Ki-67阳性表达强度多为+~++,而正常对照组多为.-~+;CA组和对照组中Survivin、STAT3和ki-67阳性表达率及表达强度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A组织中ki-67与Survivin和STAT3表达强度间存在正相关性(P<0.05).结论 CA组织中存在Survivin、STAT3和Ki-67过表达,Survivin与STAT3在抑制CA细胞凋亡、促进CA细胞增殖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郑云鹏;李旭阳;蔡丙杰;李冬芹;尹光文 《中华皮肤科杂志》2020,(6)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ncRNA)LEF1-AS1对皮肤鳞状细胞癌细胞增殖、凋亡、迁移、侵袭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通过干扰皮肤鳞状细胞癌SCC13细胞LEF1-AS1的表达和过表达、抑制miR-612的表达,将SCC13细胞分为转染LEF1-AS1干扰序列、无义序列的干扰LEF1-AS1组、干扰对照组,转染miR-612过表达序列、无义序列的miR-612过表达组、过表达对照组,以及转染LEF1-AS1干扰序列与miR-612抑制序列的干扰抑制组,和转染LEF1-AS1干扰序列与miR-612抑制无义序列的干扰抑制对照组。采用qRT-PCR法检测各组细胞miR-612的相对表达,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的凋亡情况,Transwell试验检测细胞的迁移、侵袭能力,Western印迹检测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激酶1(cyclinD1)、细胞周期蛋白依靠性激酶抑制剂(p21)、Bcl-2家族蛋白(Bcl-2)、Bcl-2相关X蛋白(Bax)、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表达。用LncBase Predicted v.2在线预测网站预测lncRNA LEF1-AS1与miR-612之间的互补序列,将互补/非互补序列用于构建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质粒,分别与miR-612过表达及过表达对照基因共转染SCC13细胞,验证lncRNA LEF1-AS1与miR-612的结合能力。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结果 miR-612过表达组细胞增殖能力、迁移及侵袭细胞数均低于过表达对照组(均P < 0.05),凋亡率高于过表达对照组(P < 0.05)。干扰LEF1-AS1组、干扰对照组、干扰抑制组、干扰抑制对照组miR-612的相对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 150.78,P < 0.001),24、48、72 h时的增殖能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凋亡率、迁移及侵袭细胞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干扰LEF1-AS1组细胞中miR-612表达、凋亡率高于干扰对照组,48、72 h细胞增殖能力、迁移细胞数和侵袭细胞数低于干扰对照组(均P < 0.05),而干扰抑制组细胞中miR-612表达、细胞凋亡率低于干扰抑制对照组,48、72 h细胞增殖能力、迁移细胞数和侵袭细胞数高于干扰抑制对照组(均P < 0.05)。Western印迹显示,4组细胞cyclinD1、p21、Bcl-2、Bax、MMP-2、MMP-9蛋白相对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01),干扰LEF1-AS1组cyclinD1、Bcl-2、MMP-2、MMP-9蛋白相对水平均高于干扰对照组,p21、Bax蛋白相对水平低于干扰对照组(均P < 0.05);而干扰抑制组cyclinD1、Bcl-2、MMP-2、MMP-9蛋白相对水平均高于干扰抑制对照组,p21、Bax蛋白相对水平低于干扰抑制对照组(均P < 0.05)。共转染互补序列后,miR-612过表达组细胞荧光活性低于过表达对照组(t = 21.19,P < 0.001);而共转染非互补序列后,miR-612组细胞荧光活性与过表达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 = 0.28,P = 0.78)。结论 lncRNA LEF1-AS1调控皮肤鳞状细胞癌细胞的增殖、凋亡、迁移和侵袭,机制与靶向miR-612相关。 相似文献
6.
李旭阳 《第一军医大学分校学报》2002,25(1):62-62,64
脑出血是高血压的严重并发症之一 ,长期以来多采用外科手术开颅清除血肿的方法治疗 ,手术并发症多 ,预后较差。近年来国内开展了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1,2〕,其安全有效性已得到临床证实 ,而且费用低、手术简单、创伤小。我科近期应用微创颅内血肿穿刺技术治疗 16例高血压Ⅲ期脑出血 ,取得良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16例 ,男 12例 ,女 4例 ,发病年龄 30~ 5 8岁 ,均有高血压病史。入院时昏迷 12例 ,神志清醒4例。肢体偏瘫 15例 ,一侧瞳孔散大 1例。经CT检查证实为脑出血 ,出血量 2 0~ 70ml。微创术后 12例昏迷者…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段人群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新发高血压的关联。方法该研究为前瞻性队列研究, 纳入参加2006至2007年度健康体检的开滦集团社区非高血压人群。每2年随访1次, 以新发高血压时间作为随访终点, 未发现高血压者随访截止时间为死亡时间或随访结束时间(2017年12月31日)。根据基线hsCRP水平将被试者分为低风险组(hsCRP<1.0 mg/L)、中风险组(hsCRP ≥1.0且≤3.0 mg/L)和高风险组(hsCRP>3.0 mg/L), 并按年龄进一步分层(每10岁1组)。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各组人群高血压累积发病率, 采用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hsCRP水平与新发高血压的关联。结果研究纳入51 179人, 其中男性38 606人(75.43%), 年龄(48.1±12.2)岁, 基线hsCRP为0.64(0.25, 1.60)mg/L。低、中、高风险组各31 791、12 419、6 969人, 基线hsCRP分别为0.30(0.16, 0.59)、1.57(1.20, 2.10)、5.17(3.80, 7.10)mg/L。随... 相似文献
8.
中医学对中风的研究经历了2000多年,中风的论治一直以来都是详于肝肾而略于脾胃,中风的病理因素主要为风、火、痰、气、瘀、虚,其中痰、虚属脾胃。脾胃在中风的发病中于肝肾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人以脾中之气为本,胃气供给全身器官营养,而心肺肝肾之生理机能必赖脾精之输布,故脾胃是其他四脏生理活动的中心,它脏的生理活动是以脾胃为枢纽,所以脾胃一虚,五脏受病而产生阳气下陷,阴火上乘,导致阴阳失调,气血逆乱,遂发本病。所以对于脾胃在中风中的治疗不可不详。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针刺改善脾虚状态的分子生物学作用机制,为祖国医学“脾主肌肉”的理论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饮食不节与疲劳过度为造模因素,建立脾气虚模型。造模成功后,对针刺治疗组进行针刺“足三里”“三阴交”,每天同一时间,每次20min。中药治疗组以1.2mL/(100g·d)四君子汤浓缩液灌胃给药,空白对照组不施加干预因素。2周后测量大鼠体重、肛温、游泳耐力、食量及饮水量等状态。同时用ELISA法测定大鼠内皮素1(ET-1),硝酸还原法测定一氧化氮(NO)含量。数据采用SPSSl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电针“足三里”“三阴交”穴能改善脾气虚证大白鼠的体征及机能状态,能有效调节脾气虚证大鼠血清NO、ET-1的含量。结论:本法可改善作用于脾气虚证大白鼠血清NO、ET-1的含量,并以此改善脾气虚证大白鼠的体征及机能状态,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血清NO、ET-1的含量有关,作用效果与四君子汤相似。 相似文献
10.
小儿人博卡病毒感染临床与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研究人博卡病毒检测方法与小儿感染的临床特征,以提高对小儿人博卡病毒感染的诊治技术。方法 采用荧光定量PCR和蛋白免疫印迹技术检测患者鼻咽部抽取物、咽拭子和血清标本中的人博卡病毒DNA及特异性抗体,并全面分析感染患儿的各种临床症状、体征及常规实验室检测,同时做远期随访。结果 240例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标本中检出人博卡病毒DNA阳性7例,阳性率为2.92%,其临床表现以高热、阵咳为主,实验室检查外周血白细胞、C-反应蛋白、血沉和血生化指标大多正常。X线胸片表现无特异性,远期随访心肺功能良好。结论 人博卡病毒是引起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之一,荧光定量PCR和蛋白免疫印迹是灵敏、特异的检测技术。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