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受虐待小学生感觉统合能力的发展特点及其与虐待经历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受虐待小学生感觉统合能力的发展特点及其与各种儿童虐待形式的关系.方法 对179例小学生进行了儿童期虐待史自评量表(PRCA)和儿童感觉统合能力发展评定量表(SIFS)测试.结果 受虐待组小学生SIFS各因子分均低于无虐待组,9~10岁组在学习能力发展维度的得分高于11~12岁组[(34.20±6.02)分vs(31.85±7.92)分,t=2.26,P<0.05];男女生之间SIFS各因子分没有明显差异.PRCA各因子分和总分与SIFS各因子分呈负相关(r=-0.154~-0.513,P<0.05或P<0.01).忽视对大肌肉及平衡、触觉防御及情绪、本体感不佳和学习能力发展不良均具有负向预测作用(Beta值=-0.161~-0.309,t=-2.126~-4.722,P<0.05或P<0.01);性虐待对大肌肉及平衡、本体感不佳和学习能力发展不良具有负向预测作用(Beta值=-0.213~-0.293,t=-2.778~-3.967,P<0.01);情感虐待对触觉防御及情绪和学习能力发展不良具有负向预测作用(Beta值=-0.168~-0.201,t=-2.375~-2.771,P<0.05或P<0.01);本研究中未发现躯体虐待有任何预测作用.结论 儿童虐待可对小学生感觉统合能力的发展造成不良影响,情感虐待、忽视和性虐待可显著预测个体的感觉统合能力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其父母是否存在认知功能障碍,以及事件相关电位(ERP)是精神分裂症的遗传素质标志还是状态性标志。方法:从2010年1~12月期间在徐州市东方人民医院住院的患者中选取符合CCMD-3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首发患者60例,作为患者组;选取精神分裂症患者生物学意义上的父母,共120例作为亲属组;选取无精神疾病家族史的健康志愿者60名作为对照组。对3组进行听觉ERP检测,所得数据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处理分析,采用的主要统计学方法包括卡方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协方差分析。结果:①患者组、亲属组与对照组间ERP的N2、P3波的潜伏期和P3波的波幅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意义(均为P〈0.01);②患者组的N2波的潜伏期长于对照组(P%0.05),亲属组和对照组各波潜伏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③患者组和亲属组的P3波的波幅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为P〈0.05),而患者组和亲属组P3波的波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其父母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认知功能障碍;P3波波幅倾向于精神分裂症的遗传素质性标志,N2波潜伏期倾向于精神分裂症的状态性标志。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儿童期受虐待医学生分离特质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对262名医学生进行儿童期虐待史自评量表(PRCA)、解离特质量表(DTS)、不安全感心理自评量表(SRFIS)、简式大五人格问卷(NEO-FFI-R)、防御方式问卷(DSQ)、自尊量表(SES)、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人口社会经济学资料调查问卷等测试。结果儿童期受虐待医学生的分离特质总分和各维度分数高于未受虐待者(t=2.609~3.860,P0.01);分离特质与躯体虐待、情感虐待、性虐待、忽视、神经质、不安全感、不成熟防御、中间型防御、掩饰呈正相关(r=0.13~0.69,P0.05),与外向性、开放性、友善性、谨慎性、自尊、一般自我效能呈负相关(r=-0.13~-0.56,P0.05)。逐步回归分析发现,在控制其他因素的影响后,不成熟防御、不安全感、儿童期虐待、神经质分别与医学生的分离特质呈正相关(Beta值=0.093~0.463,P0.05);外向性、谨慎性、开放性、一般自我效能分别与分离特质呈负相关(Beta值=-0.099~-0.381,P0.05)。结论儿童期受虐待经历对医学生的分离特质具有不良影响,不成熟防御方式、不安全感、人格特质是影响其分离特质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小组心理护理对抑郁症患者述情障碍的疗效.方法 将符合入组标准的抑郁症患者58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9例,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常规药物治疗和护理,且对实验组进行小组心理护理.在治疗前和治疗后分别进行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TAS)等的测试.结果 ①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发现干预因素对TAS因子Ⅰ、因子Ⅱ和因子Ⅳ存在主效应(F=4.952~7.653,P<0.05);时间因素对TAS因子Ⅰ、因子Ⅱ、因子Ⅲ和因子Ⅳ均存在主效应(F=34.696~125.386,P<0.01);干预因素和时间因素对TAS因子Ⅰ、因子Ⅱ和因子Ⅳ存在交互作用(F=6.758~13.245,P<0.01);②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干预前TAS各因子分数和小组心理护理对TAS因子Ⅰ、因子Ⅱ、因子Ⅳ减少值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P<0.01).结论 小组心理护理能够改善抑郁症患者的述情障碍. 相似文献
5.
考研复试者心理防御机制的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考研复试者心理防御机制的特点。方法使用海斯曼心理CT系统对496名医学硕士研究生复试者和48名健康体验者进行明尼苏达多相人格调查问卷(MMPI)的测试,采用协方差分析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1女性考研复试者的退缩和转移分数低于男性(42.1±8.3分vs44.1±9.0分,P0.05;42.8±8.3分vs44.8±9.4分,P0.05);本科者的退缩和转移分数低于大专者(42.9±8.6分vs49.2±8.1分,P0.05;43.6±8.9分vs50.1±4.6分,P0.01);未婚者的退缩分数高于已婚者(43.4±8.6分vs41.1±8.5分,P0.05);2经协方差分析控制性别、婚姻状况和受教育程度的影响后,考研复试者的否认分数低于健康体验组(55.3±10.4分;59.2±9.0分,P0.05),而转移分数高于健康体验者(44.1±8.9分;40.5±7.0分,P0.05)。结论考研复试者的心理防御机制存在性别差异,受到婚姻状况和受教育程度的影响,具有倾向于使用转移而较少使用否认的防御风格。 相似文献
6.
奥氮平和氯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老年患者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比奥氮平与氯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老年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64例精神分裂症老年患者分别给予奥氮平、氯氮平治疗,其中奥氮平组30例,氯氮平组34例,疗程8周。以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评定临床疗效。以副反应量表(TESS)和实验室监测评价安全性。结果:治疗结束时,两组PANSS和BPRS总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组间差异无显著性。两组间从治疗第1周起各时点PANSS减分率差异有显著性。临床有效率:奥氮平组76.7%,氯氮平组64.7%,两组相仿。奥氮平组不良反应较氯氮平组少,常见不良反应为胆碱能作用、嗜睡、体重增加和一过性肝酶升高等。结论:奥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与氯氮平相似,某些不良反应较氯氮平轻而少;是一种安全有效、服用方便的新型抗精神病药。 相似文献
7.
人际功能训练对住院抑郁症病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人际功能训练对抑郁症病人的干预效果。L方法]把符合入组标准的抑郁症病人5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26例和对照组26例,对两组病人进行常规抗抑郁药物治疗、常规护理和健康教育,另外对观察纽进行人际功能训练;干预前后分别进行抑郁症状清单(DSC)和功能大体评定量表(GAF)的测试。{结果I干预前观察组病人的抑郁症状总分(3.8分±1.1分)与对照组(3.8分±1.2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25,P〉0.05),大体功能评分(56.2分±4.7分)与对照组(56.0分±3.1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76,P〉0.05);干预前后观察组病人的抑郁症状总分差值(4.6分±1.1分)与对照组(2.5分±0.8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940,P〈0.0i),功能大体评定分差值(37.4分±4.8分)与对照组(24.2分±3.4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338,P〈0.01)。[结论]人际功能训练能够明显改善抑郁症病人的抑郁症状及其心理、社会和职业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 编制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简表(subjective well-being simplify scale,SWBSS),检验其在大学生中的信效度.方法 抽取2374名大学生进行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简表(SWBSS)、幸福感指数(Index of Well-Being,IWB)、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简表(World Health of Organization Quality of Life Brief Scale,WHOQOL-BREF)、贝克抑郁自评问卷(Beck Depression Rating Scale,BDI)、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的测查.结果 ①探索性因素分析获得1个因子,解释总方差的41.768%.②验证性因素分析显示,模型的x2/df=2.208,RMR=0.016,RMSEA=0.032; GFI=0.986、AGFI=0.974、NFI=0.978、RFI=0.966、IFI=0.988、TLI=0.981、CFI=0.988,均大于0.900;PGFI=0.552、PNFI=0.639、PCFI=0.646,均大于0.500;建构信度=0.901,大于0.600.③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876,分半信度为0.817,间隔6周的重测信度为0.740(P<0.01);主观幸福感分数与幸福感指数、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领域、环境领域分数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706,0.827,0.892,0.749,0.750(P <0.01),与BECK抑郁、自评焦虑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650、-0.580(P<0.01).结论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简表具有良好的同质信度、重测信度、建构信度、结构效度和效标效度,符合心理测量学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小学高年级学生人格的人际关系维度及其与受虐待经历的关系.方法 采用儿童期虐待史自评量表(PRCA)和中国青少年人格量表(QZPS-Q),对172名小学五、六年级学生进行测评,分别评估他们的人际关系特质和受虐待情况.结果 女生的温和、谨慎和人际关系总分高于男生[温和(24.2±4.5)分vs(22.5±4.6)分,P<0.05;谨慎(21.3±3.7)分vs(18.1±4.4)分,P<0.01;人际关系(59.2±7.6)分vs(53.9±8.4)分,P<0.01],受虐待者的谨慎因子分数低于未受虐待者[(18.3±4.6)分vs(20.6±4.0)分,P<0.01].躯体虐待、忽视、情感虐待和虐待总分分别与谨慎、人际关系总分呈负相关(r=0.229~-0.393,P<0.01).虐待对人际关系特质具有负向预测作用(Beta值=-0.237~-0.307,t=-3.314~-4.491,P<0.01),女生对人际关系特质具有正向预测作用(Beta值=0.179~0.323,t=2.373~4.722,P<0.05).结论 小学生人格的人际关系特质存在性别差异,人格特质的形成受受虐待经历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儿童虐待对小学生行为问题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研究受虐待小学生的行为问题及其与各种儿童虐待形式的关系。方法对179例小学生进行了儿童期虐待史自评量表(PRCA)和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测试。结果受虐待组小学生CBCL各因子分和总分高于无虐待:CBCL总分[男生(45.02±43.46)分vs(14.41±14.37)分,t=4.79,P<0.01;女生(37.16±28.34)分vs(17.73±14.58)分,t=4.39,P<0.01],女生中11~12岁年龄组的社交退缩因子分高于9~10岁组[(3.80±2.91)分vs(2.47±2.94)分,t=2.19,P<0.05]。除性虐待外,PRCA各因子分和总分与CBCL各因子分和总分呈正相关(r=0.213~0.513,P<0.05或P<0.01)。情感虐待、躯体虐待、性虐待和忽视对男生行为问题具有正向预测作用(Beta值=0.213~0.510,t=2.060~5.032,P<0.05或P<0.01);忽视和情感虐待对女生行为问题具有正向预测作用(Beta值=0.199~0.332,t=2.012~3.441,P<0.05或P<0.01)。结论儿童虐待可对小学生行为自我调节能力的发展造成不良影响,躯体虐待、情感虐待、忽视和性虐待可显著预测个体的行为问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