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曹熙 《中华腹部疾病杂志》2002,2(4):370-371
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一类常见的上消化道动力障碍性疾病,约占食管疾病的75%。现代临床药物多应用促动力药和(或)抑酸剂治疗。为了探讨莫沙必利治疗GERD的临床疗效,我们应用莫沙必利治疗GERD 39例,并与雷尼替丁对照,在控制症状和内镜检查等方面的疗效进行了比较,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乌司他丁又称尿抑制素(UIinastafin),是从人尿中提取的一种单链多肽糖蛋白,能同时抑制多种蛋白质、糖和脂肪水解酶,还具有抗炎和稳定细胞膜及溶酶体膜的作用,尤其是对急性胰腺炎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胰蛋白酶、弹性蛋白酶、磷酯酶A2等有很强的抑制作用。我们用以治疗轻症急性胰腺炎30例,取得了较满意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比研究2种临床常用的诊断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14C呼气试验(14C-UBT)方法和快速尿素酶试验(RUT)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2月~2009年4月于本院就诊的182例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胃癌患者,其中,14C-UBT组97例,RUT组85例。结果:14C-UBT组97例患者中14C-UBT测出Hp阳性69例,阳性率占71.1%。RUT组85例患者中测出Hp阳性57例,阳性率占67.1%,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4C-UBT诊断Hp感染具有较好的临床实用价值,可作为Hp诊断的首要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无痛苦胃镜检查和治疗中异丙酚与咪唑安定联合应用的疗效。方法 胃镜检查前常规术前准备,并配备多功能监护仪、氧气,急救药品及气管插管设备,检查前口服2%利多卡因10~15min后,缓慢注射咪唑安定1~2mg,再以40~60mg/min速度静脉推注异丙酚,患者进入睡眠状态下,即行胃镜检查,观察术中术后血氧饱和度及血压、心率、脉博等变化。结果 2973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检查,未发生严重副反应。结论 无痛性胃镜检查,镇静镇痛效果确切、舒适、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全氟化碳(PFC)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IRI)后大鼠一氧化氮(NO)和一氧化氮合酶(NOS)的影响。方法将75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RI)组、PFC低剂量组、PFC中剂量组、PEC高剂量组各15只。结扎大鼠冠脉左前降支,使心肌缺血30 min、再灌注120 min,制成心肌IRI模型。应用硝酸还原酶法检测心肌组织中的NO水平,化学比色法检测总NOS(tNOS)、内皮型NOS(eNOS)、诱导型NOS(iN-OS)活性。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各组心肌组织中的NO水平及tNOS、eNOS活性降低(P均<0.05);与RI组比较,PFC中、高剂量组各指标升高(P均<0.05)。各组iNOS活性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PFC可减少心肌IRI后大鼠心肌组织中的NO水平,提高其eNOS活性,改善心肌IRI。 相似文献
6.
胃镜检查对上消化道疾病的诊治极其重要但多数受检者认为是一次痛苦经历,常因痛苦紧张而拒绝必要的检查治疗或复查而延误疾病的诊断,为解决因胃镜检查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和恐惧.自2003年7月~2005年6月,我院消化科联合应用异丙酚和咪唑安定后行胃镜检查(简称无痛苦胃镜),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山西省某城区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的慢性病共病的模式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山西省太原市某城区60周岁及以上的居民进行现场问卷调查,利用自行收集的问卷收集一般人口学特征、生活行为方式以及慢性病患病情况。利用潜在类别分析来探究老年人的慢性病共病模式,利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社会人口学因素与慢性病危险因素对于共病模式的影响。结果 纳入2478名60周岁及以上的老年人,11种常见慢性病中患病率最高的是高血压(40.4%),最低的是慢性肝炎(0.6%)。运用潜在类别分析确定了4种共病模式:心血管疾病组722人(29.14%)、高血压组227人(9.2%)、多种慢性病组67人(2.7%)和单独糖尿病组1462人(59.9%)。结论 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的慢性病患病率较高,慢性病以心血管疾病为主。潜在类别分析在识别慢性病共病模式方面有较好的应用,能够为慢性病针对性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我国中老年人群抑郁症状,探讨健康相关行为与抑郁间的关联性,为改善中老年抑郁干预措施及政策制定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2018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数据,运用关联规则Apriori算法分析健康相关行为与抑郁症状间的关联,并依据支持度、置信度、提升度评价健康行为对抑郁症状的影响。结果 在8 681名调查对象中,抑郁症状的发生率为40.3%;健康相关行为与抑郁症状的关联规则中的强关联规则为无体力活动、睡眠不足、不饮酒的人更易产生抑郁症状;男性中为无体力活动、吸烟、无社交活动的人更易产生抑郁症状;女性中无体力活动、无社交活动、睡眠不足的人更易产生抑郁症状。结论 健康相关行为与抑郁是相互关联的,可通过针对多种行为的联合干预,改善中老年人的抑郁症状。 相似文献
9.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临床常见的症候群,发病率高,占消化专科的1/3以上。约50%的病人有胃肠运动功能障碍,经胃肠动力药物治疗部分病人症状得到控制或缓解。2002—01~2003—10,本组应用伊托必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42例,获得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我国护士规范化培训体系的现状与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分析我国护士规范化培训体系的现状,为构建护士规范化培训体系,有效推进以提升护士专业服务能力为基础的新护士规范化培训决策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文献回顾的方法总结我国护士规范化培训取得的成就和现阶段存在的问题。结果我国护士规范化培训在培训对象、目标、时间、内容和方法方面开展了一些工作,但在构建护士核心能力、确定培训考核标准、培训基地认证等方面仍然存在局限,需要进一步规范。结论我国护士规范化培训体系尚处于探索阶段,期望通过各方机构和各位专家的不断努力,建立全国统一的护士规范化培训体系,规范新护士培训要求,提升护士专业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