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4篇
综合类   2篇
中国医学   4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肝炎病毒急性和慢性感染是引起肝功能衰竭的主要原因,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是导致肝功能衰竭最常见的疾病,占重症肝炎90%以上[1].该病发展迅速、肝功能损害严重,并发症较多,病死率高达80 9,6以上[2],且治疗极为棘手,许多学者强调应早期诊断、早期治疗[3,4].我们对23例慢性重症乙型肝炎早期患者采用人工肝血浆置换联合拉米夫定早期干预性治疗,取得较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疏肝健脾方联合拉米呋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郁脾虚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肝郁脾虚型慢性乙型肝炎病例180例,其中治疗组62例给予疏肝健脾方联合拉米呋定治疗,对照1组58例单纯服用拉米呋定治疗,对照2组60例单纯服用疏肝健脾方治疗,3组均治疗12个月及随访6个月,观察血清肝功能、HBVDNA定量、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eAg)血清学转换、HBVDNA聚合酶活性区发生变异(YMDD变异)发生率、临床证候积分、总有效率等。结果治疗组治疗12个月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改善情况优于对照1组(P0.05);HBeAg阴转率在随访6个月时,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1、2组(P0.05);HBVDNA阴转率,治疗组治疗6个月、12个月和随访6个月均高于两个对照组(P0.05);随访结束时,治疗组HBVDNA阳性患者中YMDD变异检出率低于对照1组(P0.05);治疗组和对照1组、对照2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5.5%、65.5%、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肝健脾方联合拉米呋定治疗对肝郁脾虚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恢复肝功能、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抗病毒疗效、减少拉米呋定耐药的发生均有一定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3.
4.
目的初步观察用干粉抗凝剂测定血沉的效果。方法选取两根内置109mmol/L枸橼酸钠0.4 ml的血沉测定管,分别作为标准管和干粉管(80℃烘干后),随机选取31例病人,抽取新鲜血液4.0 ml,分别按随机顺序注入标准管和干粉管,新鲜血量分别为1.6 ml及2.0 ml,混匀后以同样仪器测定血沉值。结果标准管、干粉管血沉值分别为(25.03±24.38)mm/hr,(38.15±33.44)mm/hr,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0.041,P0.05);散点图示干粉管血沉值(Y)与标准管血沉值(X)呈线性正相关,经回归分析两者关系的回归方程为Y=1.31X-5.46(r=0.91,F=279.72,P0.01)。结论目前使用的标准血沉测定由于血液受到抗凝剂的稀释,与使用干粉性同样抗凝剂相比,其血沉值有一定降低。使用干粉性抗凝剂测定血沉更能真实反映临床实际测定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疏肝健脾汤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拉米夫定耐药的肝郁脾虚型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的疗效。方法:将80例拉米夫定耐药的CHB肝郁脾虚型患者随机分为疏肝健脾汤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片治疗,疏肝健脾汤纽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疏肝健脾汤,观察两纽的临床疗效。结果:疏肝健脾汤组患者治疗后在肝功能复常率、症候改善率、HBVDNA阴转率、细胞免疫功能增强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肝健脾汤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拉米夫定耐药的肝郁脾虚型CHB患者,具有改善肝功能及临床症候,增强细胞免疫功能从而抑制乙肝病毒复制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苍菊清肝降脂方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大鼠肝组织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相关酶类1(SIRT1)、SIRT2和SIRT3表达的影响。方法将40只SPF级雄性Wistar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4组,即正常组、模型组、苍菊清肝降脂方低剂量组及苍菊清肝降脂方高剂量组,每组各10只。正常组大鼠予普通饲料喂养;其余3组大鼠第1~2周予高脂低蛋白饲料,第3~4周予纯玉米粉饲料喂养,同时予40%四氯化碳橄榄油溶液1 m L/kg腹腔注射造模,每周2次。造模的同时,正常组及模型组大鼠分别予0.9%氯化钠注射液1 m L/100 g灌胃,苍菊清肝降脂方低剂量组及苍菊清肝降脂方高剂量组分别予相应浓度的苍菊清肝降脂方药液(每m L生药含量分别为0.45、0.90 g)1 m L/100 g灌胃,均每日1次,连续4周。4周后获取4组大鼠肝组织,分别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法和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肝组织SIRT1、SIRT2和SIRT3 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肝组织SIRT1、SIRT2和SIRT3 mRNA及蛋白表达均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苍菊清肝降脂方低剂量组及苍菊清肝降脂方高剂量组大鼠肝组织SIRT1、SIRT2和SIRT3 mRNA及蛋白表达均显著升高(P0.05),苍菊清肝降脂方低剂量组与苍菊清肝降脂方高剂量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苍菊清肝降脂方可显著增加NASH大鼠肝脏组织SIRT1、SIRT2和SIRT3 mRNA和蛋白表达。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索 IL-28B 基因在慢性 HBV 患者抗病毒疗效中的作用。方法对 HBV 病毒 e 抗原(HBeAg)阳性的205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采用干扰素(PEG-IFN)的抗病毒治疗方法,采用 TapManSNP 基因分析法检测 IL-28Brs12980275和rs12979860的基因型,并分析基因型与 HBeAg 血清转化的关系。结果205例患者中有6例基因型不确定,剩余的199例患者IL-28B 的 rs12980275和 rs12979860基因型比率分别为 AA 77%、AG 19%、GG 5%和 CC 76%、CT 20%、TT 4%。IL-28B 基因型与 HBeAg 血清转化显著相关(P <0.01)。在 rs12980275基因型上,通过 HBV 基因型、年龄、HBV 水平及丙氨酸转氨酶和联合治疗,血清转化调整 AA 和 AG/GG 的优势比为3.16。对于 rs12979860也得到了相似的结果。IL-28B 也与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清除有关。结论 IL-28B 与 HBeAg 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疗效有关系。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外感清热解毒方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发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募集144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发热患者,采用随机、双盲、双模拟及阳性药物平行对照的研究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将患者按照1∶1∶1比例分成3组,每组48例。试验组给予外感清热解毒方和酚氨咖敏安慰剂,对照组予外感清热解毒方安慰剂和酚氨咖敏片,安慰剂组给予外感清热解毒方安慰剂和酚氨咖敏安慰剂,疗程共3 d;观察患者即刻退热疗效、起效时间、退热时间、临床痊愈率和不良反应。结果:试验组患者4 h即刻退热疗效有效率为63.4%,对照组为66.7%、安慰剂组为35%,试验组与对照组即刻退热疗效均优于安慰剂组(P0.01);试验组起效时间为(4.37±6.09)h,对照组为(4.32±6.15)h、安慰剂组为(7.12±8.37)h,试验组与对照组的起效时间均短于安慰剂组(P0.01);试验组退热时间为(20.32±16.54)h,对照组为(19.87±17.69)h、安慰剂组为(26.48±16.85)h,试验组与对照组的退热时间均低于安慰剂组(P0.01);试验组临床痊愈率为65.9%,对照组为61.9%、安慰剂组为45%,试验组与对照组临床痊愈率均高于安慰剂组(P0.01)。各组患者试验期间均未观察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外感清热解毒方能够有效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发热,改善症状、缩短病程,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了解乙型肝炎病毒的复制情况对乙型肝炎的诊断、治疗、预后以及流行病学观察都有非常重要意义。文章主要探讨HBV-DNA与preS1Ag之间的相关性,找出在诊断肝病中的应用价值,通过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血清200份进行试验检测,针对结果找出HBV-DNA与preS1Ag之间的密切关系,了解病毒的复制情况。  相似文献   
10.
我国发生肝功能衰竭的主要原因是由肝炎病毒引起,而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是其最常见的类型,占肝功能衰竭的90%以上,内科综合治疗病死率高达80%。人工肝支持系统(ALSS)的应用为各类肝功能衰竭患者带来了生机。我院采用ALSS(赢浆置换)治疗慢性重型乙型肝炎48例患者,取得较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