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晓晴 ZHANG Su-ming 骆清铭 ZHANG Min 张智红 XING Bian-zhi 杨华静 GUO Shou-gang 黎逢光 LIANG Yan-ling 常丽英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08,7(8)
目的 构建含有Swedish突变和Flemish突变的荧光真核表达系统,研究淀粉样蛋白前体(APP)酶解过程.方法 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得到编码Flemish突变的APP最后300个碱基片段(C99)、蓝色荧光蛋白(CFP)、黄色荧光蛋白碱基序列(YFP),生物合成含有Swedish突变的APP中间54个碱基片段(54 bp),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将CFP、54 bp、YFP、C99片段克隆至载体质粒pcDNA3.0中,通过酶切、PCR、测序鉴定最终得到重组质粒pcDNA3.0-CFP-54 bp-YFP-C99,并将其转染至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SH-SY5Y)中,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荧光表达;检测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RET),以及进行β淀粉样蛋白(Aβ)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结果 (1)基因序列分析证明重组质粒构建成功.(2)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转染细胞,发现融合基因能够准确表达蓝色和黄色荧光.(3)FRET检测发现CFP-54bp-YFP-C99可以发生β和γ裂解产生Aβ,沉积在细胞内、胞膜上以及细胞间隙;CFP-54bp-YFP不能发生β裂解.(4)免疫细胞化学染色证实Aβ在细胞膜、胞浆内以及细胞间隙聚集沉积.结论 (1)重组质粒能够完成APP的有序裂解产生Aβ.(2)成功实现在活体细胞中观察APP裂解.(3)Aβ有可能产生于APP由胞浆至胞膜的运输过程中.(4)C99对于APP被裂解有重要意义,可能起到信号肽样的引导定位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在活细胞内探究淀粉样前体蛋白(amyloid precursor protein,APP)的裂解和p一淀粉样蛋白(amyloid beta,Aβ)的生成机制。方法利用PCR扩增CFP(编码蓝色荧光蛋白),YFP(编码黄色荧光蛋白)和C99(编码APP最后99个氨基酸)三片段。含有54个碱基(编码APP中间18个氨基酸)的片段54bp由生物公司合成。CFP,YFP,54bp和C99四个片段连入载体质粒pcDNA3.0得到重组质粒pcDNA3.0-CFP-54bp-YFP和pcDNA3.0-CFP-54bp-YFP- C99。将这两个重组质粒分别瞬时转染SH-SY5Y细胞。利用多光子激光扫描显微镜观察融合基因的表达,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luorescence resonance energy transfer,FRET)检测APP的β裂解。免疫细胞化学和多光了激光扫描显微镜观察Aβ的生成。MTT检测转染细胞活性。结果(1)限制性内切酶双酶切消化和测序分析鉴定重组质粒序列完全正确。(2)转染细胞内可以观察剑蓝色平和黄色荧光。(3)在pcDNA3.0-CFP-54bp-YFP转染细胞中存在FRET现象;在pcDNA3.0-CFP-54bp-YFP-C99转染细胞中观察不到FRET现象。(4)免疫细胞化学和多光子激光扫描显微镜观察到在pcDNA3.0-CFP-54bp-YFP-C99转染的细胞中有Aβ的牛成。(5)Aβ的沉积广泛分布于细胞内。(6)随着Aβ在细胞内的产生和聚集,细胞的活性逐步下降。结论C99对于APP的β裂解非常重要。早期Aβ首先在细胞内生成并在细胞内形成广泛沉秋。细咆内聚集的Aβ会影响细胞活性,带来不利结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经络按摩加穴位敷贴对小儿湿热泄泻的疗效。方法:将符合小儿湿热泄泻诊断的3月龄-2周岁患儿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及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小儿腹泻病常规基础治疗及护理。治疗组给予对照组相应治疗,并联合应用经络按摩加穴位敷贴治疗。分别观察2组病例治疗效果,记录患儿住院时间。结果:治疗组住院治疗时间(5.17±1.26)d,较对照组(7.63±1.69)d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显效率为63.3%,有效率93.3%,对照组分别为30.0%、86.67%,2组显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经络按摩加穴位敷贴辅助治疗小儿湿热泻可以缩短患儿住院时间,提高治疗效果,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4.
5.
用标记技术实时观察中性粒细胞吞噬病原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试图建立一种快速、直接判断中性粒细胞的吞噬、杀菌功能的标准方法 ,并对该方法进行分析与评价。方法 将带有绿色荧光蛋白 (GFP)基因的PRSETB质粒转化为大肠埃希菌BL2 1 ,利用BL2 1 高效表达GFP后发出强烈绿色荧光的特点 ,用电荷耦合器件 (CCD)耦合荧光显微镜连续记录中性粒细胞对大肠埃希菌粘附、内吞、消化和残体外排的全过程。结果 粘附过程 :BL2 1 在中性粒细胞膜表面停顿约 1 5s(1 5 0± 0 15s) ,为抗原识别过程 ;内吞过程 :中性粒细胞膜内陷、伸出伪足将大肠埃希菌包裹 ,并向细胞中心移动 ,持续时间可达 132s(132± 14s) ;消化过程 :当大肠埃希菌进入中性粒细胞胞体后 ,其杆状体逐渐变短 ,GFP发出的荧光强度逐渐变弱 ,持续时间约为 35 0s(35 0± 32s) ;残体外排过程 :可观察到溶酶体残体由中性粒细胞中心向胞膜运动 ,最后排出 ,持续时间约为 140s(140± 2 7s)。结论 该方法利用光子学显像和基因标记相结合的技术可以实时、连续观察中性粒细胞对大肠埃希菌的吞噬杀菌过程 ,对临床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7.
10.
抗CD4人—鼠嵌合抗体的鉴定及对PBMC增殖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已构建表达的抗 CD4人 -鼠嵌合抗体的生物学特性进行鉴定 ,比较嵌合抗体与鼠源性单抗对抗 CD3Mc Ab和 EBV转化细胞诱导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增殖反应的影响 ,以探讨抗 CD4抗体的增殖抑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间接免疫荧光竞争抑制实验比较两种抗体对 CD4抗原的相对亲和力 ,MTT法检测抗 CD4抗体的增殖抑制作用。结果转染瘤细胞具有稳定表达及分泌特异性抗 CD4人 -鼠嵌合抗体的能力 ;两种抗体对 CD4抗原的相对亲和力相同 ;对经 TCR途径刺激诱导的 PBMC增殖反应均有抑制作用 ,嵌合抗体的增殖抑制作用较鼠源性单抗强。结论抗 CD4抗体的抑制作用很大程度上直接作用于 TCR诱导的活化信号。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