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某教学医院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发病率、耐药性和病原分布特点,为临床医师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分析2008-2010年住院患者真菌培养的检出率、标本来源、菌种分布及其对常见抗真菌药物的耐药性。结果医院内侵袭性真菌感染近3年的检出率19.32%,2008-2010年真菌检出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2008与2009年、2009与2010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61、69.33,P〈0.05);感染部位以呼吸道最多,其次为泌尿道;检出的真菌种类以假丝酵母菌属为主,约占99.78%,且白色假丝酵母菌居多,占49.04%。白假丝酵母菌和热带假丝酵母菌对三唑类药物敏感性仍较好,光滑假丝酵母菌及其他两种真菌则对三唑类药物耐药率较高,所有菌株对两性霉素B均较敏感。结论白色假丝酵母菌仍是医院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临床应根据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合理使用抗生素,防止侵袭性真菌的发生,延缓其耐药性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2.
<正>高血压性脑出血为临床常见危急重病,可直接造成脑组织损害、水肿、移位甚至脑积水等,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存和预后,其致残率、病死率很高。立体定向技术建立软通道手术治疗少量高血压性脑出血,能显著提高疗效及患者的生活质量。现将我院应用软通道技术-微创血肿穿刺液化引流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ATP5B对于调控口腔鳞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 培养人口腔上皮细胞OEC和两种口腔鳞癌HN4和CAL-27细胞系,采用Western Blotting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RT-PCR)检测HN4细胞中ATP5B的表达及qRT-PCR检测HN4与正常细胞中miR-101的表达。通过构建过表达ATP5B的HN4细胞,分别应用细胞划痕和transwell观察各组细胞的迁移和侵袭。结果 细胞中ATP5B的表达较正常组明显下调,HN4细胞中miR-101表达较正常组上调,统计学上有明显差异(P<0.05)。转染过表达ATP5B后HN4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明显下降。结论 通过构建ATP5B过表达模型可有效抑制口腔鳞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 相似文献
4.
目的 建立百蕊草Thesii Herba标准汤剂的UPLC特征图谱及其指标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研究百蕊草药材与标准汤剂特征图谱的变化,并分析指标成分百蕊草素I在药材-标准汤剂的量值传递规律。方法 采用Waters Acquity UPLC BEH Shield RP18色谱柱(150 mm×2.1 mm,1.7μm),流动相为乙腈-0.2%甲酸水溶液,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4 mL/min,检测波长330、270 nm,柱温30℃,建立特征图谱与含量测定方法。以出膏率、含量及转移率、特征图谱共有峰传递数为主要评价指标,分析百蕊草标准汤剂的量值传递规律。结果 19批百蕊草药材、标准汤剂与各自的对照特征图谱相似度分别为0.986~1.000、0.989~1.000。百蕊草标准汤剂特征图谱标定6个共有峰,药材中的5个共有峰全部转移至标准汤剂并被指认,其中4个共有峰采用对照品比对确认,分别为5-O-阿魏酰奎宁酸(峰2)、4-O-阿魏酰奎宁酸(峰3)、百蕊草素I(峰5)、山柰酚-3-O-(2″-O-α-鼠李糖基-6″-O-丙二酰基)-β-葡萄糖苷(峰6)。19批标准汤剂的平均出膏率为27.45%... 相似文献
6.
7.
鼠疫耶尔森氏菌逃避机体天然免疫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鼠疫是由鼠疫耶尔森氏菌(鼠疫菌)引起的A类烈性传染病,历史上发生的三次世界性大流行带来了巨大灾害。鼠疫菌是一种特殊的胞内菌,可突破皮肤黏膜屏障结构产生皮下感染,侵入机体的细菌在感染部位遭遇具吞噬作用的中性粒细胞和单核一巨噬细胞等。不同于大多数微生物,鼠疫菌是通过一系列逃避天然免疫系统成分的作用而致感染。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血浆1,3-β-D葡聚糖测定(G试验)在肺部真菌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 以十堰太和医院2009年7月~2010年10月在呼吸内科、ICU、神经外科和神经内科住院的肺部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分肺部真菌感染组(真菌组)和非真菌感染组(非真菌组),以太和医院体检中心健康体检者为健康对照组(对照组).测定三组病人的血浆1,3-β-D葡聚糖值(G试验),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G试验最佳临界值,计算其ROC曲线下面积,结合痰真菌涂片及培养,比较三项检查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ROC曲线下面积,评价G试验检查在肺部真菌感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真菌组、非真菌组和对照组血浆1,3-β-D葡聚糖值分别为:52.03±50.98,6.71±5.49,6.63±4.27 pg/ml,真菌组明显高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后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ROC曲线下面积图确定20.591 pg/ml为最佳临界值,其中真菌组阳性66例,占68.8%;阴性30例,占31.2%.其相对应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68.8%,92.0%,94.3%和60.5%.G试验、痰涂片、痰培养三者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57,0.689,0.591.G试验的灵敏度、特异度和诊断价值均高于痰涂片和痰培养.结论 血浆1,3-β-D葡聚糖测定在肺部真菌感染中的诊断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胰岛素联合贝那普利对糖尿病小鼠肾脏病变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方法 8周龄C57BL/6健康小鼠25只,选取5只作为正常对照组(NC组),余20只腹腔注射150mg/kg的STZ诱导建立T1DM模型后随机平均分为单纯糖尿病(DM)组、胰岛素治疗(INS)组、贝那普利治疗(BEN)组及胰岛素联合贝那普利治疗(INS+BEN)组。8周后检测各组血糖、肾重/体重(KW/BW)和尿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观察肾组织形态学变化,检测肾组织高迁移率核小体蛋白1(HMGN1)、Toll样受体4(TLR4)的表达。结果与NC组比较,DM组血糖、KW/BW及UACR升高[(8.571±0.701)vs(24.280±1.944)mmol/L,(1.438±0.022)vs(1.698±0.088),(97.691±10.680)vs(697.673±168.781)μg/mg,P0.01],可见肾小管间质炎性细胞浸润,系膜扩增改变,HMGN1和TLR4的mRNA、蛋白表达增加;与DM组比较,INS+BEN组KW/BW无明显改变[(1.698±0.088)vs(1.489±0.065),P0.05],而血糖和UACR下降[(24.280±1.944)vs(12.150±1.150)mmol/L,(697.673±168.781)vs(148.570±28.935)μg/mg,P0.05],肾脏组织病变减轻,HMGN1和TLR4的mRNA、蛋白表达降低,且上述变化较BEN组、INS组改善明显。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HMGN1和TLR4在肾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且两者表达量的变化与肾脏系膜指数也呈正相关。结论胰岛素联合贝那普利可改善STZ糖尿病小鼠的肾脏病变,其机制可能与降低HMGN1和TLR4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