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8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0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6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7篇
口腔科学   10篇
临床医学   55篇
内科学   19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30篇
综合类   95篇
预防医学   33篇
药学   28篇
中国医学   53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分泌性中耳炎是以中耳积液及听力减退为主要特征的中耳非化脓性炎症。由于咽鼓管粘膜肿胀,管腔阻塞,致中耳的通气引流不畅,造成中耳腔出现非化脓性的液体潴留,即所谓“中耳积液”而致鼓膜活动度降低、听力减退。本病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急性分泌性中耳炎病程延续68周,中耳炎症未愈者可称为慢性分泌性中耳炎。分泌性中耳炎在中医属“耳胀”、“耳闻”范畴。耳胀为病之初起,以耳内闷胀为主,或兼有疼痛,类似急性分泌性中耳炎;耳闻为病之久者,耳内如物阻隔,听力明显下降,迁延难愈,类似慢性分泌性中耳炎。古代医家对本病的病因病机有着较深入的…  相似文献   
2.
鼻内窥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一改传统手术方法,经鼻腔进路实施手术,术后面部不留瘢痕。同时可矫正影响泪囊引流的鼻腔疾病或解剖异常的疾病。这一全新的手术方式在我院尚属首例。现将手术体会介绍如下。术前准备:①打开手术器械包,常规鼻腔内囊吻合器械。另添加吸引器管、纱条。将纱条剪成15~20cm长短,分别置于2个小药杯。1支加入1%丁卡因2支,另1支加0.1%盐酸肾上腺素1支。②用大量无菌生理盐水冲洗福尔马林熏蒸消毒的鼻内窥镜器械。以免气体剌激眼睛,擦干置于器械台上。③接好电源开关,接通冷光源,调试好亮度,接好吸引器。病人准备:①心理护…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rALR对HBsAg及BSA免疫大鼠产生抗体、细胞因子和对脾脏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甲醇诱导表达rALR,测定活性并进行以下研究.①rALR对HBsAg免疫的影响:实验分为:生理盐水、HBsAg20 μg/只、HBsAg20 μg rALR100 μg/kg、HBsAg20 μg rALR 25 μg*kg、HBsAg20 v pPIC9K表达上清、HBsAg20 μg CsA10mg/kg,共6组;②rALR对BSA免疫的影响:实验分为:生理盐水、BSA25 μg/只、BSA25 μg rALR100 μg/kg、BSA25 μg pPIC9K表达上清、BSA25 μg CsA10 mg/kg,共5组.以上均皮下注射免疫大鼠,1次/周×4次,ELISA检测血清中相应抗体、IL-2和IFN-γ.③rALR对大鼠脾细胞增殖的影响:Wisar大鼠先皮下注射HBsAg(20 μg/只)1次,2周后处死,分离脾单核细胞,种板,再加HBsAg 1 μg/孔和/或相应处理因素(rALR、空质粒表达产物等),48h后加3H-TdR,12 h后收集细胞,检测cpm值.结果 rALR100 μg/kg HBsAg组的8只动物中,有2只出现抗HBs的抗体,空质粒对照组和单用HBs Ag组8只动物均出现抗HBs.rALR 100 μg/kg BSA组的8只动物中,有3只出现抗BSA抗体,空质粒对照组和单用BSA组8只动物均出现抗BSA的抗体.rALR 100μg/kg能明显抑制细胞因子IL2及IFN-γ的产生.rALR4μg体外能明显抑制脾细胞的增殖.结论 rALR能抑制HBsAg和BSA诱导大鼠产生相应抗体及IL-2、IFN-γ的产生;体外能抑制经体内致敏的脾细胞的增殖,说明rALR有免疫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
唐琳  颜钫  徐莺  戎芳  李爽  陈放 《药学学报》2004,39(10):854-856
西红花为鸢尾科(Iridaceae)番红花属(Crocus)植物番红花的干燥柱头,有活血化淤,散郁开结等功效。现代医学表明,西红花能抑制血小板凝集,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并有抗肿瘤活性及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肝素酶mRNA在胃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临床病理学参数的关系。方法采用半定量RT-PCR检测36例胃腺癌组织及11例正常胃黏膜组织中肝素酶mRNA表达水平。结果HPAmRNA阳性表达与胃癌的浆膜浸润和淋巴结转移成正相关(P<0·05),与胃癌患者的性别、年龄、大体类型及肿瘤发生部位无关(P>0·05)。结论HPA可能是胃癌侵袭转移的重要生物学标记,并可作为判断胃癌预后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左旋氧氟沙星单用及联用替硝唑治疗胆管系统急性细菌性感染的疗效。方法将急性胆管感染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仅给予左旋氧氟沙星治疗,试验组给予左旋氧氟沙星和替硝唑治疗,比较2组痊愈率、有效率、细菌清除率、阴转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2组痊愈率、有效率、细菌清除率、阴转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单用左旋氧氟沙星治疗胆管系统急性细菌性感染安全有效,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舒洛地特联合替米沙坦对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retinopathy,DR)减少眼底微动脉瘤、延缓DR进展速度有效性的观察,评价舒洛地特和替米沙坦联合应用对DR的疗效。方法162例DR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替米沙坦组、舒洛地特组和联合治疗组,所有患者随访6个月,随访过程中定期检查眼底,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纤维蛋白原。结果三组患者眼底微动脉瘤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明显较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三组间患者眼底微动脉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与替米沙坦组、舒洛地特组相比,可延缓DR增殖型进展速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洛地特联合替米沙坦治疗DR能有效减少眼底微动脉瘤、延缓DR进展速度,疗效优于单一治疗组。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探讨消毒供应中心应用护理新理念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2月至2017年3月消毒供应中心的11名护理人员的各项工作记录,本院于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展开护理新理念管理方式,并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为参照对象,对比护理新理念前后的物品消毒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等。结果消毒管理中心应用护理新理念后的物品洗涤、消毒灭菌、包装合格率以及服务满意度均显著优于护理新理念实施前。结论消毒供应中心应用护理新理念管理模式,能有效提高物品的无菌合格率和服务满意度,对医院的长久发展有着促进作用,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中血清维生素D3与相关炎症因子及免疫学指标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60例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健康体检者4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血清中1,25二羟维生素D3[1,25(OH)2D3]、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轻链κ、轻链λ值以及相关抗体。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1,25(OH)2D3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01),ESR(P0.0001)、CRP(P=0.015)、RF(P=0.0005)、TNF-α(P=0.0006)、IL-6(P0.0001)、轻链κ(P0.0001)以及轻链λ值(P0.0001)则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中,1,25(OH)2D3与轻链κ和λ、ESR、RF、TNF-α、IL-6均有相关性(P0.05)。结论血清维生素D3可能参与干燥综合征的发病过程,并能反应疫病的活动状态。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不同手术方式对子宫肌瘤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国际女性性功能评估量表及诺丁汉健康调查表评估手术功效。结果:经保留子宫动脉上行支的子宫部分切除术治疗后子宫肌瘤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与全子宫切除者比较有明显差别。结论:保留子宫动脉上行支的子宫部分切除术是治疗子宫肌瘤的良好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