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从外周淋巴细胞比例、基因和血清细胞因子的角度研究补肾通督胶囊对胶原诱导关节炎大鼠TH1/TH2细胞的影响。方法:将42只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C)、模型组(M)、补肾通督胶囊的低剂量组(BSL)、中剂量组(BSM)、高剂量组(BSH)和雷公藤组(TG)。第1天进行造模,从第13天开始灌胃18d,在第31天取材,进行流式细胞术、RT-PCR和ELISA检测Th1和Th2细胞、IL-4和IFN-Y的基因表达及血清水平。结果:补肾通督组的Th1的百分比随着剂量的提高有下降的趋势,而Th2的百分则呈现上升的趋势。随着补肾通督剂量的提高,IFN-7的基因表达和血清水平呈现下降的趋势,而IL-4的基因表达和血清水平则有上升的趋势。结论:补肾通督随着剂量的提高,不但降低外周血中Th1细胞的表达,同时提高Th2细胞的表达,对IL-4和IFN-7的基因表达和血清水平皆有抑制Th1细胞效应和提高Th2细胞效应的趋势,提示其缓解RA的机制与调控Th细胞的分化与平衡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通络止痛胶囊与甲氨蝶呤联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3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刺结合西药治疗脑出血急性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并规范强直性脊柱炎中医临床护理路径,以提高强直性脊柱炎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2010年1月~2011年7月间收治的42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运用侯氏特色护理措施辅助治疗。结果:患者治疗后,42例中显著好转34例,好转7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06%。结论:完善、规范的侯氏特色护理,可以促进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全面了解类风湿关节炎住院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55例类风湿关节炎住院患者进行测试,并与健康人全国常模进行比较。结果:类风湿关节炎住院患者的躯体化、强迫症状、抑郁、焦虑和恐怖因子分值均显著高于健康人国内常模(P〈0.05),人际关系因子明显低于健康人全国常模(P〈0.05),敌对、偏执和精神病性等因子与健康人全国常模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类风湿关节炎住院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精神心理问题,进行恰当的心理干预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补肾通督胶囊对胶原诱导关节炎大鼠骨平衡和软骨破坏的影响。方法将实验大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补肾通督胶囊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和雷公藤组6组。实验第1天,除正常组以外,对其它各组大鼠进行造模,从第13天开始连续灌胃18d,在第31天心脏取血,分离血清,供ELISA检测。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胶原诱导关节炎大鼠的血清Cath-K、MMP-3、PINP、COMP、OC和ICTP的水平皆有提升;Cath-K、MMP3、PINP、COMP、OC、ICTP的水平和ICTP/OC的比例随着补肾通督剂量的提高倾向趋向正常。结论补肾通督胶囊对骨破坏、骨产生和软骨破坏的指标、骨的动态平衡皆有改善的作用,其临床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作用机制很有可能是由于其对骨代谢平衡和软骨破坏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观察甲皱微循环探讨井穴放血对类风湿关节炎(RA)的疗效。方法:对30例RA患者分别于井穴刺络治疗前后,测甲皱微循环的液态积分、流态积分、袢周积分及总积分。结果:井穴刺络治疗前后甲皱微循环各项指标均有明显变化,经统计学处理,流态积分、总积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项指标虽有不同程度的改变,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井穴刺络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可明显改善血流速度,降低外周血管阻力,促进外周血液微循环,改善或预防局部缺血、缺氧状态,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和组织细胞的恢复,早皱微循环检测对观察其疗效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MS23对大鼠的不同器官血管环收缩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MS23对不同激动剂所致不同部位血管收缩的对抗作用或舒张作用。方法大鼠主动脉环和小动脉环的张力舒缩状态分别采用PowerLab和DMT系统记录。结果MS23浓度依赖性抑制去甲肾上腺(NA)引起的主动脉环收缩,使NA浓度-效应曲线非平行性右移,并抑制最大反应,使最大效应下降74.7%。MS23和氨茶碱对高钾和NA引起的大鼠主动脉环预收缩均表现出浓度依赖性舒张效应。去内皮和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L-NAME对MS23的血管舒张作用无明显影响。小动脉环实验结果为,MS23和氨茶碱浓度依赖性舒张高钾所致大鼠冠状动脉、大脑中动脉、肾动脉和肠系膜动脉环的收缩,此4脏器的小动脉对此二药舒张作用的敏感程度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MS23对多种刺激引起的血管环收缩具有对抗或舒张作用,对血管来源和刺激剂无明显的选择性。其血管舒张作用与NO产生及血管内皮是否存在无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和类风湿关节炎继发干燥综合征(RA/SS)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实验室检查的特点,提高对干燥综合征(SS)的诊断认识。方法回顾对比分析40例干燥综合征,其中13例原发性干燥综合征,27例类风湿关节炎继发干燥综合征的临床资料,包括口干、眼干、猖獗龋齿、关节/肌肉痛、关节肿胀、晨僵等临床表现,唾液流率、Schirmer试验、唇腺活检、角膜荧光染色、双手X线辅助检查,及抗核抗体(ANA)、抗可溶性酸性核蛋白SSA/SSB抗体(抗SSA/SSB)、类风湿因子(RF)、肝功实验室检查。结果在关节/肌肉痛、关节肿胀、晨僵、RF及双手X线骨侵蚀方面,RA/SS阳性发生率高于pSS(P〈0.05);唇腺活检、角膜荧光染色、抗SSAVSSB检查阳性发生率pSS高于RA/SS(P〈0.05),而其他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实验室检查pSS和RA/SS阳性发生率无差异(P〉0.05)。结论关节/肌肉痛、关节肿胀、晨僵、双手X线骨侵蚀、唇腺活检、角膜荧光染色、抗SSA/SSB对pSS与RA/SS的鉴别诊断有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