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猝死的诱因以减少哮喘猝死发生.方法回顾性地复习并分析10例哮喘猝死患者的临床相关病史资料,结果10例患者中,9女1男,年龄21-53岁,平均年龄40.7岁.哮喘病史1-40年不等,平均约18.7年.发病季节和时间:1-2月发病3例,5-8月7例;有3例在夜间8-10p m时突发呼吸困难加重,7例在早晨至中午时突发;可能诱因:5例与进食(如鱼类、肉食等)有关,3例可能与感染加重有关,1例在登山活动中,1例在注射斯奇康后.10例患者中3例有哮喘家族史.本组病例中5例患者曾到呼吸专科进行过诊治,但依从性均差,其余5例从未到呼吸专科诊治.10例患者均未接受规范化治疗.5例在心肺复苏后急查血常规, WBC12.4—18.16x109/L者3例,嗜酸性粒细胞明显增高者2例.10例哮喘猝死患者均经心肺复苏,5例当即死亡,4例死于脑死亡及其它并发症,1例存留智力障碍.讨论:诱发和增加哮喘猝死的因素多种,如中青年女性、冬季与夏季、食物过敏、感染加重,家族史等,缺乏及时就医;加强对哮喘患者的防治教育和规范性治疗,及加强院前急救十分重要,可提高对支气管哮喘的防治水平,减少治哮喘猝死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3.
4.
目的总结经胸体外直流电复律治疗心房颤动患者的观察要点与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我院行体外直流电复律治疗心房颤动患者的临床资料,电复律前进行心理疏导及采取个体化护理,提供相关信息,完成术前各项常规和特殊检查,电复律时患者保持情绪稳定,电复律后动态观察病情,出院后定期复诊。结果通过严密监测和有效护理,17例患者行电复律治疗成功率100%,无1例发生并发症及意外。结论做好电复律前的护理准备工作,给予患者细致的心理护理,做好电复律配合及防治电复律后并发症,并做好出院指导,可以保证复律术的顺利进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HIV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在综合性医院的疫情趋势和临床特征。方法前瞻性观察2006年~2009年连续4年因症住院的HIV感染者/艾滋病患者的临床表现。结果4年共计133例,男102例,女31例,年龄6~80岁,平均年龄42.58岁。其临床特征为:①近年艾滋病疫情在综合性医院内的发现有逐年增多趋势,50岁以上患者达37.59%。②综合性医院内绝大多数临床科室均已收治HIV感染者或艾滋病患者,内科系统收治病例数占3/4,呼吸内科收治例数占总数的30%,其次有感染科、消化内科、血液科及神经内科等,而外科系统收治病例约总例数的1/4。内科系统收治者绝大多数系艾滋病患者,而外科系统收治者多数系HIV感染者。③其临床表现以肺部疾病为主者占55.24%;其次有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和血液系统疾病,约40%的患者多系统同时受累。④单一感染HIV者约60%,40%左右的患者存在乙肝、丙肝及梅毒等二重或多重感染。⑤多数存在轻、中度贫血及不同程度的感染,接近1/4的患者有白细胞和血小板降低;电解质紊乱较常见的有低钙及低钠血症;约30%~40%的患者肝功能受损为转氨酶升高,肾功能受损较少,近半数的患者血清白蛋白降低,27.78%的患者血糖升高,42.1%的AIDS患者CEA高于正常,严重肺部疾患者易发生低氧血症。结论综合性医院支滋病病例报告逐年增多是HIV感染/艾滋病正由高危人群向普通人群蔓延的表现,熟悉和掌握艾滋病在综合性医院内的临床特征,对提高防治艾滋病的水平和控制HIV感染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7.
目的研究健康教育联合心理疏导对冠心病伴焦虑抑郁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期间本院收治的150例冠心病伴焦虑抑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病例单双号将其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与观察组(健康教育联合心理疏导),每组各75例。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SAS与SDS变化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各项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情况均显著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康教育联合心理疏导可有效改善冠心病伴焦虑抑郁患者的心理状态与各项血流动力学指标,具有积极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9.
气道阻力指标在哮喘诊治中的价值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气道阻力指标在哮喘诊治中的价值。方法对比观察51例原因不明拟诊咳嗽变异性哮喘(CVA)的慢性咳嗽患者最大通气量(MVV)测定前后气道阻力变化与支气管激发试验(BPT)(30例)或舒张试验(21例),用脉冲振荡法(IOS)测定气道阻力,计算MVV测定前后气道阻力实测值的变化率并作组间及组内比较。结果①激发阳性患者激发前后各气道阻力观测指标的比较和变化率(%)中,除呼吸总阻抗(ZRS)、中心气道阻力(Reent)、周围气道阻力(Rp)、R5、R5-R20、ZRS%及R5%等在激发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余观察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激发阴性受试者激发前后各气道阻力观测指标的比较和变化率(%)在试验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个激发组间激发前后变化率(%)的比较,除ZRS、Reent、Rp、R5、R5-R20及ZR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外,其余观察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舒张试验前后各气道阻力指标的变化中,Rcent、Rc/Rp及1/2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除1120%变化率〉15%外,其余各项观察指标的变化率均〉20%(P〈0.05)。舒张试验前后各指标的变化率与激发组阳性的变化率相比较及舒张试验前后各指标的变化率与激发阴性的变化率相比较与上述结果相一致。结论气道阻力升高明显(IOS)以ZRS、R5升高20%和/或R20升高15%为阳性标准是符合临床的判别指标,同时,Rp、R5、R5-R20等实测值的变化率也有一定价值,但其变化率应〉30%。 相似文献
10.
涪陵区于 1973年应用麻疹减毒活疫苗 (简称麻苗 ) ,对易感人群进行免疫 ,使麻疹的流行规律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因此 ,开展麻疹流行规律的研究 ,对控制麻疹的流行和防制麻疹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就涪陵区 195 0 -2 0 0 1年的麻疹疫情资料对免疫前后、计划免疫及冷链运转 4个不同时期麻疹流行规律进行分析。1 材料与方法1 1 麻疹疫情资料和计划免疫资料来源于我站资料室。1 2 根据麻疹不同时期的免疫状况 ,将麻疹资料分为 4个阶段进行统计分析 :① 195 0 -1972年为末免疫阶段 (免前 ) ;②1973 -1979的为普种阶段 (普种 ) ;③ 1980 -1986年为计…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