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通过对《内经》《针灸甲乙经》原文及其相关文献的整理,从"针前审神""针时治神""针后守神""针毕养神"等针刺全过程,挖掘、探究其针刺重神理论的内涵与意义,以及针刺重神理论的具体运用方法。并通过比对《针灸甲乙经》记载的针刺"治神"内容,整理出其对《内经》针刺"治神"思想的传承及遗失。考读当代李长俊、郑魁山、王启才等医家临床治神经验,阐释当代名医对《内经》针刺"治神"思想的应用发挥,进一步论述治神是针刺的基本原则,及其在针刺过程中的核心地位,为后世学者对针刺"治神"思想的理论研究及临床应用扩展思路,旨在提高当前针灸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
3.
4.
太冲穴主治黄疸、少腹肿痛、头痛等病症。在现今临床中,太冲穴用于偏头痛的治疗,疗效可靠,但目前对该穴治疗偏头痛的机理尚不明确。通过检索文献、综合分析,认为太冲穴主治偏头痛的机理包含:经脉交会,主治所及;四根三结,上病下取;从肝论治,顺降经气;调达木气,冲和气血;暗和全息,清利头目。该法取穴方便,操作简单,可重复性强,对于针灸治疗偏头痛具有指导意义,应进一步深入挖掘。 相似文献
5.
《明堂孔穴针灸治要》并非佚失的古代针灸学典籍,其出现主要原因在于后世对《针灸甲乙经》序言的错误理解与句读。依据相关文献资料,结合《针灸甲乙经》序言的特点,文章从“明堂”析义、《黄帝明堂经》其书及别称、《明堂孔穴针灸治要》书名存误辨等多角度,对“明堂孔穴针灸治要”作为书名这一认识提出质疑,并指出可能准确的认识,以更正《针灸甲乙经》及《黄帝明堂经》研究中的误区。 相似文献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