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香豆雌酚(coumestrol)对膝骨关节炎患者软骨细胞OPG/RANKL及MMP-1、MMP-3表达的影响,初步探讨其对骨关节炎的治疗机制。方法:分离、培养因膝骨关节炎行膝关节置换患者的膝关节软骨细胞,运用Ⅱ型胶原免疫荧光染色进行软骨细胞鉴定。用不同浓度(10-9、10-8、10-7mol·L-1)香豆雌酚干预第3代细胞,并设0浓度为空白对照组,分别于培养后3、7 d用real-time PCR法测定细胞骨保护素(osteoprotegerin,OPG)、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基(receptor activator of nuclear factor-κB ligand,RANKL)、基质金属蛋白酶-1(matrix metalloproteinase-1,MMP-1)和基质金属蛋白酶-3(matrix metalloproteinase-3,MMP-3)mRNA的表达。结果:干预3 d,10-8mol·L-1组OPG及RANKL mRNA表达均增加,其OPG/RANKL相对表达是空白对照组的2.59倍(P<0.05);干预7 d,10-9和10-8mol·L-1组OPG mRNA表达均增加,10-7mol·L-1组RANKL mRNA表达增加,10-8mol·L-1组OPG/RANKL相对表达是空白对照组的3.85倍(P<0.05)。干预3 d,10-8mol·L-1组MMP-1 mRNA表达减少(P<0.05);干预7 d,10-8mol·L-1组MMP-1和MMP-3 mRNA表达均减少(P<0.05)。结论:香豆雌酚能增加膝骨关节炎患者关节软骨细胞OPG表达及OPG/RANKL值,减少其MMP-1、MMP-3表达,具有一定的软骨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膝骨关节炎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随年龄增大,患病率迅速上升,女性多于男性.它是一种以关节软骨损伤和骨质增生为特点的非炎症性疾病[1].它早期出现关节疼痛、晨僵等症状,晚期则关节变形僵直、活动困难,以致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给患者带来巨大痛苦.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骨形态发生蛋白-2及7在肩峰下撞击综合征患者肩峰下滑囊中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肩峰下撞击综合征患者12例为观察组,非肩峰下撞击综合征肱骨外科颈骨折10例为对照组,观察组采用肩关节镜微创手术方式取肩峰下滑囊标本,对照组采取开放手术方式取标本,采用ELISA法检测肩峰下滑囊骨形态发生蛋白-2及7含量。结果观察组骨形态发生蛋白-2及7表达水平(760.36士98.61)pg/mL及(620.34±101.43)pg/mL明显高于对照组(230.35±97.30)pg/mL及(320.42±98.51)pg/mL(P%0.05)。结论肩峰下撞击综合征肩峰下滑囊骨形态发生蛋白-2及-7表达水平明显增加,可能与肩峰下骨赘、肩袖退变等肩峰下间隙内病理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PFC全膝关节置换术的临床疗效。方法:从2004年4月至2008年5月,对45例(55膝)患者行PFC全膝关节置换术,男5例,女40例。年龄47~81岁,平均65.5岁。左侧30膝,右侧25膝。结果:本组平均随访30个月(6~51个月),应用HSS膝关节评分系统进行分析,优35膝(63.6%),良16膝(29.1%),中4膝(7.3%),差0膝,优良率92.7%。结论:PFC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能有效缓解膝关节严重疾患的疼痛,改善膝关节功能。正确选择假体、精细的手术操作和严格的术后康复是保证手术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可调式锁定接骨板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畸形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10 年 5 月至2012年 3月,采用可调式锁定接骨板治疗 11例骨折畸形愈合患者资料,男 3例,女 8例;年龄 35~76岁,平均(62.5±12.3)岁;左侧 4 例,右侧 7 例。其中 2 例为夹板固定治疗后致畸形愈合,2 例为石膏固定治疗后致畸形愈合,1 例为外固定治疗后致畸形愈合,6 例为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后致畸形愈合;初次手术至再手术时间为 5~20 个月,平均(13.9±5.6)个月。根据影像学(包括尺骨变异、掌倾角、尺偏角)表现及握力、腕关节关节活动度、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上肢功能(disability of arm shoulder and hand, DASH)调查表评价术后疗效。结果 11 例患者均获得完整随访,随访时间 10~15 个月,平均 12 个月;影像学骨折愈合时间为 7~12 周,平均 8 周。术后 12 个月腕关节屈曲活动度为 50.2°± 11.3°(范围,35°~70°),背伸为 55.1°±11.5°(范围,30°~80°),尺偏为 30.1°±9.2°(范围,10°~40°),桡偏为 22.1°±6.6°(范围,10°~30°),旋前为 79.9°±8.5°(范围,60°~90°),旋后为 82.6°±11.2°(范围,50°~90°);术后 12个月 DASH评分为平均(18.5±8.3)分(范围,10~35 分),较术前平均(52.7±11.3)分有明显改善;术后 VAS 评分为平均(1.7±1.2)分(范围,0~4 分),较术前平均(5.9±1.4)分明显改善。2 例患者术后腕关节功能轻度受限,其中 1 例患者在重体力工作时有中度疼痛,但在内固定取出后症状改善;另 1 例患者经消炎镇痛药物治疗后症状改善。无一例发生继发移位、内置物松动及软组织感染。 结论 可调式锁定接骨板作为一种全新的钢板可以用于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畸形愈合,术后患者腕关节解剖结构得以重建,关节功能获得改善。 相似文献
6.
背景:传统全髋关节置换在年轻、活动量高的患者中有较高的早期失败率.大直径金属对金属全髋关节置换具有杰出的稳定性、低磨损性,成为解决上述问题的一个重要选择.目的:评价大直径金属对金属全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效果. 方法:2007-04/2009-10常州市中医医院骨科对48例49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骨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发育不良、股骨颈骨折及其并发症患者进行了大直径金属对金属全髋关节置换.置换后的髋关节功能采用Hams标准评定,每一例患者摄标准的骨盆平片,观察假体位置,比较置换后随访X射线平片的变化.结果与结论:全部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3~34个月,平均20.2个月.患者置换后无脱位,无感染,无髋臼及股骨骨折.2例髋臼假体周围发现透亮带.1例出现腹股沟区疼痛.2例出现关节周围响声.最近一次随访Harris平均评分96分,优良率100%.提示大直径金属对金属全髋关节置换可有效的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骨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发育不良、股骨颈骨折及其并发症,近期随访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动力加压钢板(dynamic compression plate,DCP)和锁定加压钢板(1ocking compres-sion plate,LCP)治疗肱骨干骨折的效果。方法:对2007年6月~2010年6月于外侧入路下行DCP、LCP分别治疗18例、11例肱骨干骨折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均随访5~20个月,平均10.5个月。DCP组骨折于14~30周愈合,平均16.7周,包括1例固定失败行翻修手术者。LCP组骨折于13~19周愈合,平均13.8周。LCP组较DCP组骨折平均愈合时间明显缩短,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肩关节功能按Neer评分,DCP组优13例,良5例。LCP组优8例,良3例;肘关节功能按Mayo评分,DCP组优14例,良4例。LCP组优9例,良2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例术前桡神经损伤者于术后14~28周基本恢复,平均18.3周。两组均无术中神经损伤。结论:切开复位结合LCP内固定是治疗肱骨干骨折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掌侧可调式锁定加压钢板治疗桡骨远端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桡骨远端掌侧可调式锁定加压钢板(ALCP)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根据AO分型,对我科16例桡骨远端骨折行掌侧ALCP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根据Dienst标准进行腕关节功能评估。结果:本组所有病例都得到4~9个月随访,平均5.9个月,所有骨折均骨性愈合,愈合时间为9~14周,平均11.8周。术后Dienst功能评估:优11例,良4例,可1例。结论:应用桡骨远端掌侧ALCP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可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分析观察围术期主动体温保护对下肢骨折患者已经激活的凝血功能的影响及出血量的变化。方法纳入80例ASAⅠ~Ⅱ级择期行下肢骨折切开复位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主动体温保护组和对照组。体温保护组患者进入手术室时,室温设置为26℃,至手术开始调为22℃。3M充气式保温毯覆盖胸腹部,设置其目标体温38℃,保温毯与患者皮肤间用手术单隔开;静脉输液温度37℃,冲洗液温度37℃。对照组予手术巾单覆盖,室温设置为22℃;不使用保暖毯,室温液体输注及冲洗。分别记录两组患者在进入手术室时(T1)、切皮时(T2)、手术开始后1h(T3)、手术结束后1h(T4)的耳温,并分别抽取2mL静脉血行血栓弹力图测定;记录术中失血量及术后36h引流量以及需输血病例数。结果 a)与体温保护组比较,对照组在手术T4时耳温明显低于主动体温保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主动体温保护组的出血量和36h引流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c)与体温保护组相比,T3、T4时对照组纤维蛋白形成时间、血凝块生成时间明显延长,T4时对照组的最大振幅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中低体温造成下肢骨折患者术中及术后凝血因子活性抑制,血小板功能受限,导致手术失血量和引流量增加,输血概率增加。术中主动体温保护措施对于下肢骨折患者可减少机体热量过度散失,对抗纤溶亢进,减少失血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