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5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6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2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9篇
  1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对经皮腰椎间盘突出髓核摘除加神经根减压术后患者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选自2018年9月1日~2020年12月31日就诊的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延续性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后功能障碍程度,疼痛程度及出院后依从性。结果:观察组出院后2、3个月功能障碍程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出院后3个月重度疼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出院后依从性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LDH患者术后采取延续性护理,可以改善患者功能障碍程度,有助于减轻患者疼痛,从而提升患者康复依从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间质性肺疾病合并肺部感染的病原学分布。方法回顾性调查并分析2009年10月至2011年10月在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呼吸内科因间质性肺疾病病情加重住院患者的病原学检查资料。结果 419例患者的痰培养及血清学病原学检出179例,阳性率为42.7%;235例曾检测血清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58例,阳性率24.7%;150例检测血清巨细胞病毒DNA,检测阳性率22.0%(33/150);419例痰培养,阳性率为26.0%(109例),其中26.6%(29例)为1种以上阳性。419例中,细菌培养阳性率为22.0%(92例),其中革兰阳性菌22.0%(24例),革兰阴性菌65.1%(71例);419例中真菌培养阳性率为5.3%(22例)。痰培养病原体阳性和阴性、痰真菌培养阳性和阴性以及痰细菌培养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患者入院前免疫抑制剂使用情况均无明显差异;痰培养阳性和阴性患者以及痰培养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患者肺功能均无明显差异。结论肺炎支原体和巨细胞病毒为间质性肺疾病病情加重最主要病原体,细菌感染以革兰阴性菌为主,真菌亦比较常见,患者肺功能和免疫抑制剂使用情况对病原学分布差异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检测孕妇血清甲胎蛋白(AFP),进行孕中期胎儿神经管缺陷(NTD)的无创伤性产前筛查.方法采用金标定量系统对孕中期 (14~22w)妇女进行AFP检测,并配有神经管缺陷产前筛查专用软件进行分析校正.结果接受筛查的378名孕妇中,神经管畸形高风险孕妇为9例,筛查阳性率为2.38%,经彩超或B超确认7例神经管缺陷,占被筛查人数的1.85%,于28w前终止妊娠.随访追踪每例筛选的孕妇至胎儿出生.结论利用孕妇血清AFP进行孕中期胎儿神经管缺陷无创伤性产前筛查,是降低围产儿死亡率和出生缺陷率重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 检测孕妇血清标物甲胎蛋白(AFP)、游离- β-绒毛膜促性腺激素(Free - β-HCG)进行孕中期胎儿唐氏综合征无创伤性产前筛查。方法 采用金标定量系统对孕中期(14~2 2w)妇女进行AFP、Free - β-HCG检测,并配有唐氏综合征产前筛查专用软件进行分析校正,对筛查出的先天性缺陷胎儿,在孕妇知情的情况下,选择适宜的产前诊断。结果 接受筛查的35 8名孕妇中,唐氏综合征高风险孕妇为32例,筛查阳性率为8.94 % ,其中12例接受羊水细胞培养染色体检查,占高危孕妇的37.5 % ,检出染色体异常核型4例,占高危孕妇羊水细胞培养染色体检查的33.3%。结论 利用孕妇血清AFP、Free - β-HCG进行孕中期胎儿唐氏综合征无创伤性产前筛查,对减少病残儿的出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前节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评估V4c型后房型有晶体眼人工晶体(ICL)植入术治疗超高度近视长期安全性的价值。方法 41例(78眼)>-9.0D的超高度近视进行V4c型ICL植入手术患者,测量术前及术后1、3、6、12个月的角膜内皮细胞计数,应用前节OCT及超声生物显微镜(UBM)检测患者术前睫状沟沟到沟距离(WTW)、中央前房深度(ACD)、小梁于虹膜夹角(TIA)及术后各时段拱高、ACD、TIA。分析手术安全性;比较患者术前及术后各时段角膜内皮细胞计数、前节OCT测量指标,术前不同测量方法各参数测量结果 , UBM与前节OCT各参数测量结果。结果所有患者手术顺利,术后4 h内13只眼(12例患者)一过性眼压升高,降眼压处理后至随访结束眼压均平稳,其余患者无其他手术并发症发生。术后1、3、6、12个月,患者角膜内皮细胞计数低于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6、12个月,患者前节OCT测量指标ACD低于术前、TIA小于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6、12个月,患者角膜内皮细胞计数及前节OCT测量指标ACD、TIA、拱高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WTW应用卡尺手测、角膜地形图(ObscanⅡ)前节分析系统测量、Master、UBM及前节OCT测量结果分别为(11.80±0.36)、(11.75±0.37)、(12.26±1.17)、(11.94±0.41)、(11.91±0.38)mm, Master测量WTW与其他方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ACD应用ObscanⅡ前节分析系统测量、Master、UBM及前节OCT测量结果分别为(3.1±0.20)、(3.30±0.17)、(3.11±0.13)、(3.10±0.15)mm, Master测量结果与其他方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TIA应用UBM、前节OCT测量结果分别为(40.98±5.82)°、(40.92±5.6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及术后各时段,前节OCT及UBM测量ACD、TIA及拱高的测量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4c型ICL植入术治疗超高度近视无论视力、ICL位置或是眼内情况稳定性均良好,无严重并发症,手术方式安全稳定。应用前节OCT观察术后ICL位置、前房深度及房角情况简易方便,准确无创。测量简单方便且精准,可作为术后常规随访的测量方式。  相似文献   
6.
双角子宫双胎妊娠1例解放军211医院陈志辉郭淑艳韩茜患者,28岁。于1997年3月14日因停经47天来我院就诊。末次月经1997年1月25日,恶心、食欲不振10余天。1995年5月足月自然分娩一男婴,无流产史。产时因并有阴道纵隔行纵隔切开术。妇科检...  相似文献   
7.
性传播病原微生物感染与宫颈疾病进程关系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目的:了解性传播病原微生物感染与宫颈疾病进程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PCR法检测了宫颈癌、癌前病变组织、慢性宫颈炎和正常宫颈组织中的HPV、HSV-2、CT和NG4种病原微生物存在状况。结果:在宫颈组织中合并感染时,4种病原微生物由于其间的相互作用,可促进宫颈疾病的进程,导致宫颈癌的发生。结论:在检测宫颈炎等良性病变发现有病原微生物合并感染时,应提高警惕,及早用药。  相似文献   
8.
芬太尼透皮贴剂治疗癌性疼痛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芬太尼透皮贴剂(TDF)治疗中重度癌痛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晚期癌症伴中重度癌痛30例患者,使用芬太尼透皮贴剂,72h更换,每24h评估1次,记录治疗前、后疼痛程度,生活质量评分和不良反应。结果使用芬太尼透皮贴剂,滴定剂量为50μg/h的6例,75μg/h的18例,100μg/h的8例;达CR的8例,PR的19例;有效率为90%,镇痛效果好,患者生活质量提高。不良反应:头晕、恶心、便秘最常见。结论芬太尼透皮贴剂具有持久稳定的镇痛疗效,且不良反应轻,使用方便,可作为口服吗啡类药物的替代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9.
34例Klinefelter综合征染色体检查和MAIE法激素测定,结果:患者的FSH,LH,PRL,E2明显高于正常值,T低于正常值,该征发生率占一般男性的1/800,占男性不育的1/10,除47,XXY外,尚有46,XX/46,XY,47,XXY/46,XX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江西省赣州市蜱的种类及其携带的病原体,为蜱传疾病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在野外用布旗法和在动物体表采集蜱,进行种类鉴定。用PCR法扩增立克次体(Rickettsia sp.)gltA基因和埃立克体(Ehrlichia sp.)16S rRNA基因片段并测序,进行系统进化分析结果 江西省赣州市4县采集的395只蜱的种类包括2属4种,分别为血蜱属的长角血蜱(Haemaphysalislongicornis)、嗜群血蜱(H. concinna)、具角血蜱(H. cornigera)和扇头蜱属的微小扇头蜱(Rhipicephalus microplus)。395只蜱分为43批检测立克次体和埃立克体,共有18批阳性。系统进化分析显示,龙南县22批蜱中检测到16批阳性,来源于具角血蜱的LN1615株与扇头蜱立克次体(R. rhipicephali)处于同一分支,来源于微小扇头蜱的LN1620株与马赛立克次体(R. massiliae)处于同一分支,其余的12株来源于具角血蜱和2株来源于微小扇头蜱,与日本立克次体(R. japonica)处于同一分支。崇义县CY1602株来源于嗜群血蜱与R. raoultii处于同一分支。于都县YD1606株为来源于长角血蜱的埃立克体,与2010年Yonaguni206(HQ697589)、Yonaguni138(HQ697588)和2009年HLAE178(GU075695)处于同一分支。安远县微小扇头蜱检测均为阴性结论 本文对江西省赣州市采集的蜱进行了鉴定,首次在江西省赣州市的蜱中检测到日本立克次体、扇头蜱立克次体、马赛立克次体、R. raoultii和埃立克体,为江西省蜱种类的调查及其传播疾病的预防控制提供根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