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观察微小RNA-100(miR-100)在胃癌患者血浆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30例胃癌患者及30例正常成年人血浆中miR-100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胃癌患者血浆中的miR-100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成年人(P<0.05);血浆miR-100表达水平与肿瘤分化程度有关(P<0.05),而与淋巴结转移、分期、性别、年龄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血浆miR-100作为新的生物学指标对于胃癌的诊断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74岁,因"右上腹疼痛伴黄疸2月余",于2007年6月25日入院.查体:消瘦,轻度贫血貌,皮肤、巩膜黄染,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腹平软,右上腹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腹部未触肿块.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小儿穿孔性阑尾炎手术前后血清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和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的变化。方法采用前瞻性对照研究方法,将2010年6月~2012年10月临床诊断为穿孔性阑尾炎的78例患儿按家属意愿分为开放组(38例)和腹腔镜组(40例)。分别于术前0.5h、术后24h及48h采外周静脉血,分别用ELISA法和胶体免疫结合法测定血清CRP和PCT。结果2组血清CRP和PCT术前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24h较术前均明显升高(P〈0.05),开放组CRP升高更明显(P=0.000);术后48h腹腔镜组PCT已恢复至术前水平(P〉0.05),腹腔镜组CRP和开放组CRP、PCT仍高于术前(P〈0.05),且开放组明显高于腹腔镜组(P=0.000)。结论与开放手术相比,腹腔镜治疗小儿穿孔性阑尾炎引起CRP、PCT的变化较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外科治疗结肠憩室的方式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治疗的14例结肠憩室患者的临床资料。憩室位于盲肠5例,升结肠3例,降结肠2例,乙状结肠4例,均行手术治疗,包括行憩室切除结肠吻合术5例,回盲部切除+回肠升结肠端端吻合术3例,右半结肠切除术2例,乙状结肠憩室切除、造口+直肠残端闭合4例(Hartmann术,6周后行二期吻合)。结果手术均获成功,无手术并发症,效果满意。结论结肠憩室出现穿孔、出血、脓肿及腹腔感染等并发症时宜行手术治疗,应根据憩室部位、大小、并发症及腹腔感染程度选择不同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