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1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1.
许琦彬 《健康博览》2014,(11):29-29
中医眼科对人眼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疾病的诊治方面的认识均有独到之处,它把眼睛看作是以脏腑经络为内在联系的有机整体的一部分,因此中医眼科治疗疾疯丛不见血止血、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是治病求本,辨证施治。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分析白芍总苷辅助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伴发葡萄膜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09年2月—2011年10月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眼科门诊系统性红斑狼疮伴发葡萄膜炎患者7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0例采用白芍总苷辅助西药结合治疗,对照组38例单用西药常规治疗,平均随访为6个月,比较评估2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95%,2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白芍总苷辅助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伴发葡萄膜炎的效果满意,优于常规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研究翼状胬肉手术联合bevacizumab与丝裂霉素C的临床疗效及其术后复发率和并发症情况。方法:将2010-01/2012-01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医院眼科住院的翼状胬肉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40例采用手术联合球结膜下注射bevacizumab治疗,B组40例采用手术联合术中丝裂霉素C贴敷治疗,随访1a,比较评估两组的临床疗效及其术后复发率和并发症。结果:A组治愈率为88%,B组为85%,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无显著差异(χ2=0.105,P>0.05);A组术后复发率为12%,B组为15%,两组术后复发率比较无显著差异(χ2=0.105,P>0.05);A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B组为18%,两组术后并发症比较有显著差异(χ2=4.517,P<0.05)。结论:翼状胬肉手术联合bevacizumab与丝裂霉素C的临床疗效显著,术后复发率低,但联合bevacizumab并发症较少。  相似文献   
4.
相干光断层扫描在屈光与白内障手术相关检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眼前节相干光断层扫描(OCT)可检测眼前节组织的解剖结构及其变化,获得前房直径、前房深度、角膜厚度、透明晶状体厚度及曲率半径、虹膜角膜角开放情况、晶状体穹窿和人工晶状体(IOL)间距、白-白角膜直径等眼前节生物测量参数,对进行LASIK、有晶状体眼IOL植入等屈光手术和白内障手术来说不可或缺。  相似文献   
5.
回顾分析2008年至2012年杭州市残联老年人白内障518例856眼的临床资料。69眼(8.06%)发生角膜水肿,是术后早期低视力的主要因素;23眼(2.69%)发生后发性白内障,是术后中、远期低视力的重要因素;120眼非手术因素造成低视力的原因依次为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48眼(40.00%),老年性黄斑变25眼(20.80%),高度近视性视网膜病变17眼(14.20%),青光眼性视神经病变16眼(13.30%),黄斑前膜、黄斑裂孔5眼(4.20%),弱视,角膜白斑等9眼(7.50%)。眼底病变是导致白内障术后低视力的主要原因,而手术仍是目前治疗白内障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不同方式丝裂霉素c(MMC)的应用联合手术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44例患者49眼随机分成A、B两组,A组25眼采用术前1月结膜下注射0.1mlMMC(0.02%)联合翼状胬肉单纯切除术,B组24眼采用翼状胬肉切除+MMC(0.02%)+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术后随访12个月。结果A组复发3眼,复发率12.0%,B组复发4眼,复发率16.7%,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1眼出现胬肉切除区巩膜无血管化,B组2眼发生持续性角膜上皮缺损,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种方法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均安全有效,但术前1月结膜下注射0.1mlMMC(0.02%)联合翼状胬肉单纯切除术具有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和结膜组织损伤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8.
9.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白内障患者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地总结分析2008年1月—2011年10月在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手术的46例(92眼)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白内障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术后定期随访观察,记录患者术眼视力、眼压和眼底情况,分析术后视力、术后并发症等。应用配对t检验,对术前、后视力进行统计学分析。术后随访时间为3~18个月,平均10个月。结果患者术前患眼最佳矫正视力平均为LogMAR1.37±0.52,术后1周平均视力为LogMAR0.39±0.46,术后末次随访平均视力为LogMAR0.36±0.41,其中最佳矫正视力〉0.8者68眼,〉0.3者22眼,〈0.3者2眼,术后较术前视力有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82,P〈0.05,t=13.70,P〈0.05)。6眼术后发生葡萄膜炎,3眼术后出现后发性白内障,经治疗后视力好转。2眼术后检查发现有明显的眼底病变,视力较差。结论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白内障患者行白内障手术疗效肯定,安全性高,术后定期随访可以及时发现和处理并发症如葡萄膜炎、后发性白内障、眼底病变等,有利于维持良好视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诸力伟  许琦彬  盛文燕  徐俊丽  张雨 《浙江医学》2011,33(8):1140-1141,1144
目的采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测量远视性屈光参差性弱视眼视网膜厚度的变化。探讨弱视眼是否存在黄斑和视网膜神经纤维层组织结构的异常。方法选择远视性屈光参差性弱视的患者60例,以弱视眼为实验组。以其自身另一非弱视眼为对照组。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测量并比较双眼的黄斑区域内视网膜平均厚度(MRT)、黄斑中心凹平均厚度(MFT)、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RNFLT)。结果两组眼MRT并无明显差异(P〉0.05),而实验组MFT及RNFLT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弱视眼MFT、RNFLT较非弱视眼增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从组织结构的发育解释弱视的成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