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 评价急诊输尿管镜治疗输尿管结石并首次肾绞痛的疗效.方法 本院2010年7月至2011年7月期间收治的140例输尿管结石患者纳入本研究范畴,其中60例输尿管结石患者首次肾绞痛时就诊,急诊行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纳入第一组;80例患者对症处理后立即入院或肾绞痛再次发作入院并常规检查后再行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纳入第2组.对两组患者的碎石效果、辅助治疗及相关并发症等指标进行比较,行统计学分析,得出结论.结果 140例患者均经输尿管镜检查,第1组结石大小0.80±0.31 cm,结石一次性清除率96.67%,无患者因结石疼痛再次就诊;第2组结石大小0.75±0.35 cm,结石一次性清除率95.00%,因结石疼痛再次就诊次数2.03±1.85,两组患者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急诊输尿管镜治疗输尿管结石并首次肾绞痛安全可行,能及时解除疼痛. 相似文献
2.
3.
4.
目的比较经三孔法后腹腔镜与开放性肾囊肿去顶术的临床疗效,总结三孔法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术治疗单纯性肾囊肿的经验,探讨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手术要点和优缺点。方法回顾分析池州市人民医院近4年来为29例肾囊肿患者在全麻下行三孔法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术的临床资料和27例肾囊肿患者行开放性肾囊肿去顶减压术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和术后住院天数等指标。结果本实验后腹腔镜组29例手术均获成功,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腹腔镜组手术患者的术中失血量、术后下床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开放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孔法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与传统开放性手术比较,具有手术创伤小、术中出血少、术后痛苦轻、康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是单纯性肾囊肿的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后腹腔镜下输尿管切开取石术(RLU)与经输尿管硬镜钬激光碎石术(URSL)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同期26例后腹腔镜下取石和32例经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RLU组26例患者手术成功,2例因术中解剖定位不清,1例结石上移至肾盂改为开放手术,患者结石均一次性取尽。 URSL组32例患者无1例中转开放手术,3例患者术后不同程度结石上移、残留,结合术后体外震波碎石将结石排出。结论:RLU和URSL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均安全有效,均能同时解除输尿管局部狭窄或息肉,URSL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点,但结石残留率较高;RLU不但创伤小,结石清除率更高,还能作为URSL治疗失败的补救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比经尿道电切术(TURBt)与经尿道双极等离子电切术(PKRBt)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96例非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患者随机分两组:TURBt组50例,肿瘤直径(19.3±6.2)mm,其中膀胱侧壁肿瘤27例;PKRBt组46例,肿瘤直径(18.7±5.8)mm,膀胱侧壁肿瘤20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闭孔神经反射发生率、术后保留导尿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和术后2年内复发率。结果 96例均手术成功,TURBt组平均手术时间(35.3±11.3)min,术中出血量(49.1±25.1)ml,术后保留导尿(4.0±0.7)d,术后住院(4.9±0.8)d,2年内复发率16.0%;PKRBt组平均手术时间(34.7±12.1)min,术中出血量(47.1±21.1)ml,术后保留导尿(4.0±0.8)d,术后住院(4.9±0.8)d,2年内复发率15.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膀胱侧壁肿瘤患者发生闭孔神经反射率:TURBt组59.3%(16/27例),PKRBt组25%(5/20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KRBt是一种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目的对比经尿道电切术(TURBt)与经尿道双极等离子电切术(PKRBt)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96例非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患者随机分两组:TURBt组50例,肿瘤直径(19.3±6.2)mm,其中膀胱侧壁肿瘤27例;PKRBt组46例,肿瘤直径(18.7±5.8)mm,膀胱侧壁肿瘤20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闭孔神经反射发生率、术后保留导尿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和术后2年内复发率。结果 96例均手术成功,TURBt组平均手术时间(35.3±11.3)min,术中出血量(49.1±25.1)ml,术后保留导尿(4.0±0.7)d,术后住院(4.9±0.8)d,2年内复发率16.0%;PKRBt组平均手术时间(34.7±12.1)min,术中出血量(47.1±21.1)ml,术后保留导尿(4.0±0.8)d,术后住院(4.9±0.8)d,2年内复发率15.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膀胱侧壁肿瘤患者发生闭孔神经反射率:TURBt组59.3%(16/27例),PKRBt组25%(5/20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KRBt是一种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