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8篇
  免费   183篇
  国内免费   16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8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13篇
内科学   8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6篇
综合类   58篇
预防医学   11篇
药学   232篇
中国医学   42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46篇
  2018年   79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控制性肺膨胀在食管癌术后应用的临床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凌  郭川 《重庆医学》2003,32(10):1372-1373
目的 观察在食管癌术后应用控制性肺膨胀防止急性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 随机设立应用控制性肺膨胀组 4 3例和对照组 33例 ,年龄和手术时间等无显著差异。观察撤离呼吸机时间。撤机后 1 2、2 4h的呼吸频率、心率、血氧饱和度和氧分压。结果  (1 )应用控制性肺膨胀后 ,撤机时间由 (1 0 4± 1 5 )min缩短到 (87± 1 3)min。 (2 )撤机后 1 2h ,控制性肺膨胀组血氧饱和度和氧分压异常的患者率分别由 30 .30 %下降到 6 .98% ,2 4 .2 4 %下降到 6 .98%。 (3)撤机后 2 4h ,血氧饱和度异常的患者率由1 8.1 8%下降到 2 .33%。结论 食管癌术后应用控制性肺膨胀能有效防止急性呼吸衰竭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LNA(lockednucleicacid)是新近发现的一种新型调控基因表达的反义寡核甘酸 ,它以RNA为骨架 ,亚甲基键连接核糖环中的 2′ 氧和 4′ 碳。这种锁套式的结构 ,增加了LNA与其互补序列的亲和力并为基因表达的调控和微阵列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途径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标本配穴针刺治疗对慢性心肌缺血大鼠心肌梗死面积及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探讨其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将70只SPF级Wistar雄性大鼠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7组,每组10只。采用腹部皮下注射ISO制作心肌缺血模型。LY294002组和IGF-1组分别在造模当日给予LY294002溶液和IGF-1溶液注射,所有针刺组在造模前进行电针针刺预处理。试验结束后采用Evans Blue-TTC双染法检测心肌梗死面积指标IS/LV(梗死心肌面积/左心室心肌)和ARR/LV(危险心肌/左心室心肌),TUNEL技术测定心肌细胞AI(凋亡指数)。结果其他各组IS/LV、ARR/LV和AI均比正常组相明显增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或P0.01)。IGF-1组、内关组和标本配穴组IS/LV、ARR/LV和AI均比模型组有所下降,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LY294002组和标本配穴+LY294002组的IS/LV、ARR/LV和AI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IGF组IS/LV、ARR/LV和AI比标本配穴组有所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内关组、LY294002组和标本配穴+LY294002组的IS/LV、ARR/LV和AI高于标本配穴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标本配穴电针治疗在对大鼠慢性心肌缺血梗死面积及细胞凋亡的改善作用上优于单取内关穴,其作用机制有可能是通过激活PI3K/Akt通路起到保护心肌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两种治疗方案对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探讨最具经济效益的治疗方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晚期NSCLC首治带瘤患者随机分为化疗组和中医综合组。以有效率、疾病控制率、生存期作为衡量指标,观察两种方案治疗两周期后的经济成本效益。结果治疗后化疗组和中医综合组的有效率分别为4.0%、16.0%,疾病控制率分别为28.0%、36.0%;直接成本分别为21 930.92(元)、23 642.24(元);有效率的成本/效益比分别为5 482.73、1 477.64;疾病控制率的成本/效益比分别为783.25、656.73;生存期的成本/效益比分别为38.07、25.61。增量分析法提示以化疗组作为参照,中医综合组的△C/△E有效、△C/△E疾病控制、△C/△E生存期为142.61、213.92、4.93。结论中医综合方案治疗晚期NSCLC,与化疗相比较,虽轻度增加成本,但可获得更好的有效率及较长的生存期,是一种经济、有效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5.
脂肪肝灰阶超声造影定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应用灰阶超声造影定量研究脂肪肝的超声造影增强情况.方法 脂肪肝及正常肝各12例,应用低机械指数灰阶超声造影和时间-强度曲线定量分析脂肪肝与正常肝的造影增强效应.结果 脂肪肝的前、中场与相同部位的正常肝比较超声造影峰值强度降低.结论 脂肪肝超声造影增强效应低于正常肝,可能影响中后场病灶的观察.如显示中后场病灶可采用提高机械指数及局部放大等提高显示.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阿归养血糖浆中阿胶及掺杂牛皮源成分的专属性检测方法。方法:用胰蛋白酶对阿归养血糖浆处方中胶类成分进行酶解,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UPLC-QQQ/MS),选择阿胶特征分子离子峰m/z 540.0(双电荷)→612.2、m/z 540.0(双电荷)→924.4及牛皮源特征离子对m/z 641.3(双电荷)→726.2、m/z 641.3(双电荷)→783.3作为检测离子对,离子化模式为ESI+,进行多反应监测。结果:26批阿归养血糖浆中未检出阿胶的有13批,其中3批检出牛皮源成分,1批检出牛皮源成分但未超出限度,9批均未检出阿胶及牛皮源成分;26批样品检出阿胶的有13批,其中同时检出牛皮源成分的有1批,未检出牛皮源成分的为12批。结论:该检测方法专属性强,可用于阿归养血糖浆中阿胶及牛皮源的检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4种血流感染常见病原菌分别致小鼠血流感染后白血病抑制因子(leukaemia inhibitory factor,LIF)和活化T细胞调节的、正常T细胞表达和分泌的细胞因子(regulated upon activation,normal T cell expressed and secreted factor,RANTES)的表达及变化规律,为细菌性血流感染的早期诊断提供研究基础。方法建立金黄色葡萄球菌、粪肠球菌、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标准菌株的CD-1(ICR)小鼠血流感染模型,用蛋白质液相芯片技术检测各实验组和PBS对照组感染后0.5 h、1 h、3 h、6 h、12 h、24 h和48 h时LIF和RANTES的浓度。结果金黄色葡萄球菌、粪肠球菌、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致小鼠死亡的半数致死量(LD50)分别约为8.1×108/m L、9.6×108/m L、8.1×108/m L和1.1×109/m L。细菌入血1 h时血清中LIF的浓度明显升高,大肠埃希菌组、肺炎克雷伯菌组、金黄色葡萄球菌组和粪肠球菌组LIF的峰浓度分别为(51.6±5.0)pg/m L、(73.2±20.8)pg/m L、(7.3±0.9)pg/m L和(6.1±1.2)pg/m L,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粪肠球菌组、大肠埃希菌组和肺炎克雷伯菌组细菌入血1 h时RANTES浓度明显升高,3 h时升高更明显。且大肠埃希菌组和肺炎克雷伯菌组升高的幅度较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粪肠球菌组更为明显。达峰值时浓度分别为(1 929.0±25.2)pg/m L、(1 218.1±227.4)pg/m L、(55.7±10.0)pg/m L和(179.2±9.2)pg/m L,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 LIF和RANTES的浓度在细菌入血后1 h即明显升高。感染后的2 d内,大肠埃希菌组和肺炎克雷伯菌组LIF和RANTES浓度的升高幅度明显高于金黄色葡萄球菌组和粪肠球菌组。联合检测LIF和RANTES可能在细菌性血流感染早期诊断和区分革兰阴性/革兰阳性菌感染方面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8.
随着DM患病率升高,外科手术患者中DM患者比例逐渐升高,占10%~20%[1-2]。手术、心理紧张等应激因素是导致非DM患者出现围手术期高血糖的主要原因[3-4]。围手术期高血糖发生率在普通外科患者中占20%~40%,在胃肠手术患者中约占75%,在心脏外科患者中约占80%[5-9]。  相似文献   
9.
摘要:由于近年抗菌药物的滥用、耐药结核菌株基因突变和艾滋病共患结核患者的增多等因素,结核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临床出现大量的耐药结核病患者,结核病的预防和治疗存在巨大困难。因此,全面了解结核菌耐药的分子机制对于预防和监测结核病的发生,建立快速耐药结核株分子检测方法和抗结核新药的研发至关重要。本文就耐药结核分枝杆菌常见基因突变和分子作用机制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估难辨梭菌鉴定培养基(CDIF)的应用价值。方法用方法学评估研究。对临床收集的255份粪便标本同步进行CDIF培养基和环丝氨酸-头孢西丁-果糖琼脂培养基(CCFA)培养,并对CDIF培养基上的所有菌株及CCFA培养基上的典型菌株进行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鉴定。结果 255份粪便标本中,经CDIF培养24 h后出现典型菌株64株,经质谱鉴定为难辨梭菌58株;另有3株无色透明菌落的菌株被质谱鉴定为难辨梭菌。以质谱鉴定结果为参考,CDIF培养基对难辨梭菌鉴定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5.1%(58/61)、96.9%(188/194)、90.6%(58/64)和98.4%(188/191)。CCFA培养48 h后生长的典型菌株经质谱鉴定为难辨梭菌61株。CDIF培养基和CCFA培养基上经质谱鉴定为难辨梭菌的菌落中,分离单一菌种比例分别为80.3%(49/61)和77.0%(47/61);CDIF培养基上菌落生长密度高于CCFA培养基。结论 CDIF培养基具有快速准确、操作简便、成本较低的特点,为难辨梭菌感染的实验室诊断提供了新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