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2.
目的:探讨广泛性子宫旁切除术治疗单纯性子宫切除术后发现隐匿性子宫颈癌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接受广泛性宫旁切除、阴道上段切除和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患者的临床记录和随访资料。结果:21例中,2例FIGO分期为IA2,19例为IB1。最常见的单纯性子宫切除术的指征为子宫颈CIS(48%)。广泛性子宫旁切除术后,3例发现有残留病变,1例为阴道残留病变,另2例为盆腔淋巴结转移13例术后均接受了放射辅助治疗,现均存活(平均随访66个月)。18例无残留病变者中,1例于术后8个月出现肝转移而死亡。所有手术中,1例出现术中膀胱损伤,3例接受了输血。平均随访60个月(8~102个月),总的5年生存率为95%。结论:广泛性子宫旁切除术治疗单纯性子宫切除术后发现的隐匿性子宫颈癌是可行的。严格选择病例可避免术后残留病变,从而避免术后放射治疗。 相似文献
3.
4.
为探讨如何处理好广泛性子宫切除术时主韧带的处理方式,将49例行广泛性子宫切除术治疗宫颈癌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认为主韧带的处理是广泛性子宫切除术的关键步骤,处理好主韧带可以有利于宫颈癌的根治性治疗。 相似文献
5.
阴道恶性黑色素瘤12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顾性分析了1975 ̄1996年间收治的12例阴道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治疗和影响预后因素等资料,发现根治性手术治疗的平均生存期为22.86m,2年生存率为37.5%,保守性手术治疗的平均生存期为11m,2年生存率为0%,因此,对于阴道恶性黑色素瘤的治疗,宜采取广泛根治性手术,有利于改善病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6.
7.
8.
目的探讨检测盆腔淋巴结的人乳头状瘤病毒DNA,以预测病理诊断淋巴结阴性宫颈癌的复发。方法对8例术后病理诊断淋巴结转移阳性患者的原发病灶和淋巴结转移病灶的石蜡包埋标本进行荧光定量PCR检测HPV-DNA,作为阳性对照。对20例病理诊断盆腔淋巴结转移阴性而临床上出现复发的患者进行荧光定量PCR检测其原发病灶和盆腔淋巴结石蜡包埋标本中的HPV-DNA。随机选择20例病理诊断无淋巴结转移临床上也无复发的患者,进行上述同样的原发灶和盆腔淋巴结的HPV-DNA检测。结果在8例病理诊断盆腔淋巴结转移阳性病灶中,均检测出与原发病灶型别完全相一致的HPV-DNA。在20例病理诊断无盆腔淋巴结转移而临床上复发的患者中,18例检测出与原发病灶型别完全相一致的HPV-DNA,占90%。在20例病理上无盆腔淋巴结转移、临床上也无复发者中,除了1个盆腔淋巴结检测出HPV—DNA外,其余19例均未检测出任何的HPV-DNA。结论在病理诊断盆腔淋巴结转移阴性的宫颈癌患者中,盆腔淋巴结HPV-DNA阳性提示可能存在早期微小淋巴结转移或同时存在不能发现的血性转移,因此,盆腔淋巴结HPV-DNA的检测结果可以作为一项诊断指标,以预测这部分宫颈癌患者的术后复发。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在卵巢癌肿瘤细胞减灭术中,整块切除盆腔肿瘤与受累之直肠、乙状结肠的可行性、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35例原发性卵巢癌患者施行肿瘤细胞减灭术,根据术中发现卵巢肿瘤与直肠、乙状结肠粘连固定,进行整块切除盆腔肿瘤与受累之直肠、乙状结肠。观察手术病灶残留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中术后并发症。结果:29例(82.8%)达到满意肿瘤细胞减灭术(残留病灶〈1cm,平均手术时间375min(185~510min),估计手术平均出血量650mL(200~2100mL)。1例术中损伤右侧输尿管。术后并发症包括切口感染7例(20%),术后病率5例(14.3%),肠梗阻2例(5.7%)和吻合口瘘1例(2.9%)。结论:作为晚期卵巢癌肿瘤细胞减灭术的一部分,整块切除盆腔肿瘤与受累之直肠、乙状结肠的手术方法是有效、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阴道特制的塑料管McCartney管在完全性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的作用、手术要点、适应证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68例因各种妇科良性疾病而需行全子宫切除术的患者,采用完全性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术中使用阴道McCartney管,观察其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中术后并发症。结果:67例成功地完成完全性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有1例因出血而中转开腹。平均手术时间130min,平均出血量100mL。有1例术后出现膀胱阴道瘘。结论:McCartney管的应用可使完全性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易行,提高手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