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观察有显著血流动力学影响的极低出生体质量早产儿动脉导管未闭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2021年泉州市儿童医院收治的39例有显著血流动力学影响的极低出生体质量动脉导管未闭早产儿的临床资料,其中20例行动脉导管未闭结扎手术(手术组),19例未手术(非手术组),比较两组患儿的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治愈出院率和主要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手术组患儿的治愈出院率为80.0%,明显高于未手术组的3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组患儿术后机械通气时间为(112.56±122.29) h,明显短于未手术组的(912.00±833.58) 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组患儿的术后住院时间为(38.69±24.89) d,明显短于未手术组的(80.86±22.44)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组每例患儿的平均主要并发症数为(1.00±0.79)个,明显少于未手术组的(2.68±1.25)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有显著血流动力学影响的极低出生体质量早产儿动脉导管未闭外科手术治疗为安全、有效的治疗手...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肺表面活性物质(pulmonary surfactant,PS)治疗早产儿肺出血的疗效.方法 将52例肺出血早产儿分为对照组和PS组.对照组予机械通气和常规治疗;PS组在此基础上,应用PS制剂(猪肺磷脂注射液)200 mg/kg.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后6、24、72 h肺氧合功能的改变,并对两组患儿的住院天数、机械通气天数、用氧天数、治愈率、病死率进行比较.结果 PS组和对照组在性别、胎龄、出生体重、发病日龄、出生Apagar评分及新生儿危重病例评分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经PS治疗后,动脉肺泡氧分压比值及氧合指数在各时间点(6h、24 h、72 h)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而对照组仅在治疗后72 h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 <0.05);PS组用氧天数、机械通气天数、住院天数和病死率均明显小于对照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S治疗能明显改善肺出血早产儿的肺氧合功能,缩短用氧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天数,提高治愈率,减少病死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一氧化氮(NO)吸入和高频振荡通气(HFO)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合并肺动脉高压的疗效.方法 50例急性呼吸衰竭合并肺动脉高压的新生儿分别采用NO吸入联合HFO(NO+HFO组,n=23)或单独HFO(HFO组,n=27)治疗,检测血气指标、体循环收缩压(SBP)、肺动脉收缩压(SPAP),并计算肺动脉收缩/体体循环收缩压比值(SPAP/SBP),评价其疗效.结果 NO+HFO组治疗后30 min、6 h、24 h、结束时SPAP、SPAP/SBP均明显下降(P<0.05),而HFO组SPAP、SPAP/SBP均无明显变化(P>0.05);两组SBP均无明显变化(P>0.05);两组治疗后30 min、6 h、24 h、结束时PaO2、PaO2/FiO2均显著上升(P<0.05);而HFO+NO组较HFO组上升更显著(P<0.05).两组治疗后30 min PaCO,即显著降低,6 h以后稳定在正常水平;两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治疗后各时间点肺泡气-动脉血氧分压差[P(A-a)O2]显著下降(P<0.05);NO+HFO组较HFO组下降更显著(P<0.05).结论 HFO可有效改善新生儿呼吸衰竭的氧合与气体交换功能,但不能降低肺动脉高压,而低浓度NO吸入联合HFO既可明显改善新生儿呼吸衰竭的氧合和气体交换功能,又能有效降低肺动脉高压. 相似文献
4.
5.
目的 探讨枸橼酸咖啡因与氨茶碱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 年3 月至2014 年3 月收治的125 例诊断有原发性呼吸暂停的早产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措施不同分为枸橼酸咖啡因组(n=65)和氨茶碱组(n=60).比较两组治疗的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枸橼酸咖啡因组有效56 例(86%),氨茶碱组有效43 例(7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P结论 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疗效优于氨茶碱,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6.
7.
早产儿视网膜病的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前瞻性调查早产儿视网膜病(ROP)的发病率,并分析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2005年1月1日至2007年10月31日收治的胎龄<34周、出生体重<2000g的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按时进行ROP筛查,并记录完整的临床资料,调查ROP发病率并分析相关危险因素。结果345例早产儿纳入研究,完成ROP随访323例,42例发生ROP(13.0%),手术6例(1.9%)。危险因素分析提示,窒息、吸氧时间>5d、感染、贫血、酸中毒与ROP相关(P<0.05),胎龄(OR=0.751)、呼吸暂停(OR=2.028)、感染(OR=2.794)和输血(OR=2.136)是ROP独立作用的因素。结论本研究ROP发病率为13.0%,窒息、吸氧时间>5d、贫血、感染、酸中毒与ROP相关,胎龄、呼吸暂停、感染、输血是ROP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新生儿B族链球菌败血症3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新生儿B族链球菌(group B streptococcus,GBS)败血症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2011年3月至2014年10月泉州市儿童医院NICU收治的GBS败血症患儿的资料,回顾性分析GB S败血症患儿的围产因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与转归。结果 GB S 败血症33例,占住院患儿的2.0‰(33/16448)。其中早发型败血症21例,均为足月儿,呼吸窘迫13例、气促11例、青紫10例。晚发型败血症12例,足月儿8例,早产儿4例,以高热为首发症状入院10例,6例合并化脓性脑膜炎。33例血GB S阳性标本均对万古霉素敏感,青霉素联合美罗培南治疗有效,其中18例治愈出院,临床好转后自动出院9例,死亡2例,放弃治疗死亡4例,总病死率18.2%。结论新生儿GB S败血症临床症状明显,早发型病例以呼吸系统症状为主,晚发型病例以高热为首发症状。母孕后期应常规筛查,重视新生儿早期临床表现,尽早行病原学检测,合理足疗程使用敏感抗生素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CBP)在救治新生儿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中的应用效果及并发症。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1月至2019年4月于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住院并应用CBP治疗的21例MODS新生儿的临床资料。观察CBP治疗前,治疗后6、12、24、36 h,以及治疗结束时患儿的临床指标变化,评估CBP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21例经CBP治疗的MODS患儿中,17例治疗有效,有效率为81%。在治疗有效的患儿中,与CBP治疗前比较,氧合指数在治疗6 h时明显改善,尿量在治疗24 h时明显增多,血压在治疗24 h后稳定在正常范围,血管活性药物肾上腺素及多巴胺在治疗6 h时明显减量(P < 0.05);血K+水平在治疗6 h时明显下降,血pH值在治疗12 h时明显改善,血乳酸、血肌酐及尿素氮水平在治疗12 h时明显下降(P < 0.05)。21例患儿在CBP治疗过程中,发现6例出现血小板减少,1例出现堵膜,1例出现出血,未出现低体温、低血压、感染等CBP治疗相关并发症。结论 CBP技术救治新生儿MODS疗效显著,且安全可行,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0.
摘要:目的 分析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医院感染情况,为有效预防和控制NICU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12月NICU发生的266例医院感染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医院感染率为5.16%,感染例次率为5.21%;感染部位以血液为主,占72.49%,其次为胃肠道、下呼吸道和上呼吸道,分别占11.9%、7.43%和6.69%;共分离出病原菌36株,排名前4位病原菌依次为肺炎克雷伯菌60.0%,大肠埃希菌13.3%,鲍曼不动杆菌10.0%,阴沟肠杆菌7.76%;孕母有产科并发症的占49.46%,以胎膜早破为主,其次为前置胎盘和羊水混浊,分别占64.39%、8.33%、8.33%。结论 对产妇有胎膜早破的患儿、低出生体重儿应重点关注,制定综合干预措施,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