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3种保守方法治疗儿童慢性鼻-鼻窦炎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0月~2014年6月诊治的184例慢性鼻-鼻窦炎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分为3组,A组(69例)采用药物治疗,包括抗生素2周、鼻用激素和黏液促排剂3个月;B组(57例)采用药物联合鼻腔冲洗;C组(58例)采用药物联合鼻腔分泌物吸引,各组总疗程均为3个月。3组患儿均以VAS评分法于治疗前、治疗后第1周、2周、1个月、2个月、3个月、6个月和15个月行主观症状评分,以Lund Kennedy评分法于治疗前、治疗后第3、6和15个月行鼻腔鼻内镜检查评分,根据VAS和Lund Kennedy评分于第3、6和15个月行综合疗效评定;分析3组6、15个月综合疗效下降与治疗方法、症状未控制和未完全控制的关系。结果3组综合疗效均于第3个月达到最大,其中C组>B组>A组;同组第6、15个月与第3个月比较疗效均有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但第6个月与第15个月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组6个月疗效下降与治疗方法、病情部分控制和未控制比例相关(R值分别为0.638、0.572,P<0.05);15个月疗效下降仅与治疗方法相关(R=2.046,P<0.05),与病情部分控制和未控制比例则无相关性(P=0.170)。结论儿童慢性鼻-鼻窦炎以单纯的药物治疗疗效有限且易复发,辅以鼻腔盐水冲洗可提高疗效减少复发,而联合鼻腔分泌物吸引疗效显著复发少;治疗结束后适宜的随访时间为3个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改进儿童鼻窦炎健康教育质量中的应用与效果。方法 2013年5月开展品管圈活动对64例鼻窦炎患儿实施护理,包括确定活动主题、进行要因分析、设定目标、制订实施对策,并将活动前后的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品管圈活动后,鼻窦炎患儿及家长对健康教育知识掌握程度和治疗依从性及护理工作满意度较活动前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QCC活动提高了鼻窦炎患儿和家长的健康教育质量,提高了护士工作积极性增强了团队凝聚力,使护理质量得到持续改进,优质护理服务推进,值得在临床护理管理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应用普通吸痰管抽吸引流治疗146例小儿鼻窦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鼻窦炎是小儿的常见病,为了探讨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作者于1994~1999年采用普通吸痰管抽吸引流治疗小儿鼻窦炎146例,并与鼻腔交替负压吸引法治疗的80例进行疗效对比,结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治疗组146例,男89例,女57例;年龄3个月~1岁12例,1~3岁21例,4~6岁57例,7~14岁56例。病程2周~10余年。合并鼻前庭炎6例,合并鼻前庭疖肿和鼻周脓疱疹各3例。对照组80例,男51例,女29例;年龄3个月~1岁7例,1~3岁21例,4~6岁25例,7~14岁27例;病程2周~10余年。其中2例合并鼻中隔糜烂,3例合并鼻前庭炎。
1.2 方法:治疗组:患者取仰卧位,肩下垫一小枕,使其头部后仰,不能合作者需由助手协助固定头位及体位。由两侧鼻孔各滴入0.5%麻黄素3~5滴,使鼻腔、窦口粘膜和鼻甲得到一定程度的收缩。开动吸引器,将其压力调节至180~200mmHg,依次接上容积为1ml的玻璃管接头和6号普通吸痰管。将吸痰管由前鼻孔逐渐伸入鼻腔并反复移动,变换位置,抵达鼻咽部。两侧鼻腔交替进行,同时注意观察所吸分泌物的量和性质,直至将分泌物吸净为止。对照组:采用常规鼻腔交替负压吸引法。上述两组吸出分泌物的量在4ml以上者每周抽吸3次,在4ml以下者每周抽吸1~2次,直至分泌物完全或基本消失。 相似文献
4.
近些年来,人们对药物中毒性耳聋虽然有所重视,但却引起另一种偏向,即常常把其他原因所致的听力障碍误诊为药物中毒性耳聋。本文就我院3年來收治的5例渗出性中耳炎误诊为药物中毒性耳聋的原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鼻窦球囊扩张术治疗儿童慢性鼻-鼻窦炎的可行性、有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 对采用鼻窦球囊扩张术治疗儿童慢性鼻窦炎的前瞻性临床研究进行系统评价。 结果 8个前瞻性临床研究符合纳入标准。可行性研究:纳入7个研究,235例患儿,549个病变的鼻窦,Meta分析结果显示术中98%成功开放窦口, 95%可信区间[0.95; 1.00]。有效性研究:纳入5个研究,172例患儿,比较手术前后SN-5数值的变化, Meta分析结果显示术后89%的患儿症状得到改善,95%可信区间[0.84; 0.93]。安全性研究:仅1篇研究有1例患儿术后出现眶周肿胀,1周后自行消退。 结论 鼻窦球囊扩张术治疗儿童慢性鼻窦炎,可行性好,疗效好,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6.
7.
目的 探讨腺样体大小及圆枕类型对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影响。 方法 选择120例分泌性中耳炎患儿为病例组,同期体检的正常儿童120例为对照组,对2个组儿童进行听力及电子鼻咽镜检查,比较两组腺样体大小、圆枕类型的差异及与听力损失程度的相关性。 结果 病例组Ⅲ~Ⅳ度腺样体及Ⅱ~Ⅲ型圆枕的比例均为7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7.5%、46.7%,发病风险明显高于本组Ⅰ~Ⅱ度腺样体及Ⅰ型圆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的腺样体大小、圆枕类型行趋势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病例组腺样体大小及圆枕类型与听力损失程度无相关性(r值分别为0.135、0.049,P值均>0.05)。 结论 腺样体肥大及Ⅱ~Ⅲ型圆枕是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危险因素。腺样体及圆枕类型的常规检查和评估,有助于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尽早诊治。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咽鼓管球囊扩张联合腺样体切除术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中短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7月至2021年2月就诊的分泌性中耳炎伴腺样体肥大患儿66例,其中35例采用咽鼓管球囊扩张联合腺样体切除术为治疗组,31例采用单纯腺样体切除术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术后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比例.结果 术后1个月、3个月治...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婴幼儿变应性鼻炎的治疗方法。方法将267例婴幼儿变应性鼻炎患儿分成3组,第1组为有鼻腔分泌物蓄积,在治疗前先以吸痰管吸除鼻腔分泌物,共76例;第2组为有鼻腔分泌物蓄积,在治疗前未以吸痰管吸除鼻腔分泌物,共75例;第3组为无鼻腔分泌物蓄积者116例。3组均以泵式雾化器经鼻腔雾化吸入布地奈德,1岁以下0.25mg/次,1岁以上0.5mg/次,隔日1次,共6次。观察疗效和治疗前后体重、身高的变化。结果第1组、第3组与第2组疗效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低剂量布地奈德雾化吸入能够改善婴幼儿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症状和鼻腔炎症,但鼻腔分泌物会妨碍布地奈德的吸收,而影响其疗效。病例组治疗前后体重、身高增长与健康体检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剂量布地奈德经鼻腔雾化吸入治疗婴幼儿变应性鼻炎疗效显著。当有鼻腔分泌物蓄积时,应先将分泌物吸除才能获得满意疗效,且未对婴幼儿生长发育产生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0.
沈翎 《中外医用放射技术》2004,(3):87-88
儿童处在生长发育阶段,婴幼儿处在器官组织的生长阶段,他们的生物细胞对X线照射有着更高的敏感性和更大的潜在危害,据查资料,儿童骨髓受照射后的白血病危险度比成年人大一倍,甲状腺性腺对X线的敏感性更高,可见对婴幼儿的X线防护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