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8篇 |
免费 | 5篇 |
国内免费 | 1篇 |
专业分类
妇产科学 | 4篇 |
基础医学 | 3篇 |
临床医学 | 1篇 |
内科学 | 2篇 |
神经病学 | 10篇 |
综合类 | 23篇 |
预防医学 | 2篇 |
药学 | 13篇 |
中国医学 | 5篇 |
肿瘤学 | 11篇 |
出版年
2018年 | 1篇 |
2015年 | 1篇 |
2014年 | 1篇 |
2013年 | 1篇 |
2012年 | 2篇 |
2010年 | 2篇 |
2009年 | 1篇 |
2008年 | 6篇 |
2007年 | 6篇 |
2006年 | 3篇 |
2005年 | 5篇 |
2004年 | 5篇 |
2003年 | 1篇 |
1999年 | 1篇 |
1996年 | 1篇 |
1993年 | 3篇 |
1992年 | 1篇 |
1991年 | 3篇 |
1990年 | 4篇 |
1989年 | 1篇 |
1988年 | 4篇 |
1987年 | 3篇 |
1986年 | 1篇 |
1984年 | 3篇 |
1983年 | 3篇 |
1982年 | 1篇 |
1981年 | 2篇 |
1980年 | 1篇 |
1961年 | 2篇 |
1956年 | 5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大鼠星形胶质细胞的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EAE)大鼠脊髓中星形胶质细胞的变化,探讨EAE大鼠的发病相关生物学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对豚鼠全脊髓匀浆诱导的Wistar大鼠EAE的过程中,脊髓内星形胶质细胞变化情况进行研究。结果EAE大鼠症状高峰期时星形胶质细胞开始激活,恢复期时激活达到高峰,而且活化的星形胶质细胞未见表达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MHC)。结论活化的星形胶质细胞可能与EAE大鼠的恢复有关。 相似文献
2.
大量流行病学资料提出宫颈癌与性生活紊乱有关,表明性传播因子可能在宫颈癌病因中起重要作用.其中病毒因素最引人注目.六十年代,Nahmias等首先提出Ⅱ型单纯疱疹病毒(HSV-2)可能是宫颈癌的病原因子.但在许多运用杂交技术检测宫颈癌细胞核内HSV-2DNA的研究中,仅Frenkel报导1例阳性,以后他本人及其他人均未能做出相同结果,且典型的HSV感染产生溃疡和渗出等炎症改变,而无增殖性肿瘤改变.因此,HSV-2与宫颈癌之间的因果关系还未能证实.1977年,Laver-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血清水平及基因启动子C-1562T多态性与缺血性脑卒中侧支循环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神经科住院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收集患者一般临床资料。侧支循环的开放途径分为三级,血流分级采用美国介入治疗神经放射学学会/介入放射学学会(ASITN/SIR)评估系统,采用ELISA法测定MMP-9血清水平,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EFLP)测定MMP-9基因启动子C-1562T位点C/T的基因多态性。结果共纳入符合标准患者292例,其中男167例,女125例。年龄31~86岁,平均(61.43±10.07)岁。MMP-9血清水平及MMP-9基因启动子C-1562T多态性与侧支循环ASITN/SIR血流分级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侧支循环途径间MMP-9血清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onferroni校正后三级侧支循环MMP-9血清水平仍明显高于一级侧支循环MMP-9血清水平和二级侧支循环MMP-9血清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MMP-9血清水平可能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脑侧支循环代偿途径的预测有一定的作用,对患者个体化治疗和预后的评价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5.
6.
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大鼠模型的复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观察不同的遗传背景(远交系和近交系)和饲养环境对Wistar大鼠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EAE)发病率的影响,摸索EAE模型制作的实验方法与技术。方法:采用动物行为学、常规HE和LFB染色方法,观察不同的遗传背景和饲养环境下豚鼠全脊髓匀浆诱导大鼠EAE的发病情况与中枢神经系统(CNS)的病理变化。结果:(1)动物行为学的改变:各组大鼠EAE发病率、潜伏期和症状评分无显著差异,但近交系组发病大鼠可出现四肢瘫痪。(2)病理学改变:每组发病大鼠CNS内可见不同程度的炎性细胞浸润;髓鞘染色可见广泛的神经髓鞘变性、脱失;而其中近交系组的5只EAE大鼠髓鞘脱失部位大多局限在炎症改变明显的血管套周围的白质区。结论:远交系与近交系,或清洁级与普通级的Wistar大鼠的EAE的发病率无明显差异,而远交系与近交系的不同遗传背景可能会影响大鼠EAE的体征和病理表现。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探讨神经元活化在癫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托吡酯对其的影响。方法:采用戊四氮制备慢性癫模型,利用托吡酯干扰,选取不同时间点,观察大鼠行为学变化及神经细胞黏附分子在海马回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托吡酯组点燃率在27d明显低于模型组;模型组及托吡酯组神经细胞黏附分子表达增加,并随时间延长明显;而不同时间点该表达的增加程度,托吡酯组均低于模型组。结论:神经细胞黏附分子表达的增加,说明出现了神经元活化及脑可塑性变化,而托吡酯明显地抑制了该表达的增加。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活化的小胶质细胞 (表达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 )在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 ( EAE)大鼠脊髓中的变化 ,探讨 EAE大鼠发病相关生物学机制。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观察豚鼠全脊髓匀浆诱导的 Wistar大鼠 EAE过程中脊髓内表达 MHC 、MHC 类抗原的小胶质细胞的变化情况。结果 对照组脊髓内未发现表达 MHC抗原细胞 ,实验组脊髓内表达 MHC 抗原细胞与表达 MHC 抗原细胞的分布和形态一致 ,小胶质细胞变化与 EAE大鼠的病程一致。动物临床症状评分 2分和 3分 EAE大鼠脊髓表达 MHC抗原的小胶质细胞比评分 1分大鼠明显增高 ( P <0 .0 1 ) ,恢复期 EAE大鼠表达 MHC抗原的小胶质细胞明显减少 ( P <0 .0 1 )。结论 活化小胶质细胞与 EAE大鼠的病情相关 ,提示其可能通过表达 MHC抗原在 EAE大鼠的发病机制中具有作用 相似文献
10.
假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pseudohypoparathyroidism,PHP)是一种罕见的遗传性疾病,有家族发病倾向,以低钙血症和高血磷为主要特征,可伴有发育异常、智力发育迟缓、体态矮胖、圆脸等,国内报道较少。我们诊断1例,结合其影像学表现分析临床特点,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