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探究针刺对缺血性中风大鼠梗死灶周围脑组织ICAM-5/ERM/PI3K/AKT信号通路表达的影响。方法:将80只雄性SD大鼠按照区组随机化法,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和针刺组。正常组常规饲养,不进行干预;假手术组仅予以切开皮肤寻找并剥离神经血管,并不埋入线栓;模型组与针刺组行线栓法制备MCAO模型。造模成功后针刺组大鼠予以针刺治疗,连续针刺治疗两个疗程;假手术组和模型组大鼠仅模仿捉取、归笼的行为。干预结束后对各组大鼠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脑组织中ICAM-5/ERM/PI3K/AKT的表达水平;TUNEL免疫组化法观察缺血侧大脑组织神经细胞凋亡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假手术组、模型组ICAM-5、ERM、PI3K及AKT蛋白表达水平均有所降低(P<0.05),模型组与假手术组相比,蛋白表达水平下调较为显著(P<0.01);而与模型组相比,针刺组ICAM-5、ERM、PI3K与AKT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上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假手术组神经功能评分显著低于正常组(P<0.01或P<0.05)...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分析早期进入ICU监护治疗对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术后恢复和预防并发症的价值,以供临床参考使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8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将患者按照进入ICU监护治疗的时间不同分为两组,观察组49例,早期进入ICU监护治疗;对照组49例,晚期进入ICU监护治疗。严密监测患者的各项相关指标和生命体征,根据GCS评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经过同等的ICU监护治疗和护理干预,GCS评分显示观察组患者术后良好率为34.7%,对照组为14.3%,两组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术后早期进入ICU病房进行监护治疗能够较好的预防肺部感染、脑性盐耗综合征等并发症,有助于患者的预后和康复,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针刺是否通过调节脑组织ICAM-5 mRNA的表达从而发挥脑保护作用。方法:采用雄性SD大鼠构建大脑中动脉闭塞再灌注损伤(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 MCAO)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正常组(A组),假手术组(B组)、MCAO组(C组)、MCAO+针刺组(D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缺血区脑组织ICAM-5mRNA表达,并根据HE染色和TUNEL检测神经元凋亡水平,以评估治疗效果。结果:针刺可改善缺血性脑卒中大鼠神经细胞形态及减少神经元凋亡;RT-qPCR结果显示:C组、D组脑组织ICAM-5mRNA表达水平较A组和B组均下降,而与C组比较,D组脑组织ICAM-5mRNA表达明显上调(P<0.05)。A组和B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针刺治疗缺血性中风的有效性可能是通过上调ICAM-5mRNA表达水平,从而达到神经保护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耳穴联合中药沐足治疗卒中后抑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2年5月就诊于我科的卒中后抑郁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耳穴联合中药浴足治疗干预。观察对比两组联合干预治疗后HAMD评分、PSQI评分、治疗效果及Barthel指数。结果:观察组治疗后HAMD评分、Barthel指数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85.00%,34/40)高于对照组(52.50%,21/40)(P<0.05);观察组治疗后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卒中后抑郁进行耳穴联合中药浴足治疗,可以提高自理能力,在改善抑郁情绪、睡眠方面有显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7.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动态变化结合APACHEⅡ评分预测急性重症脑卒中患者临床转归关系。方法:选择急性脑卒中患者101例,存活组75例,死亡组26例,按病因组分为脑梗死组36例,脑出血组65例,比较各组入住ICU后监测超敏C 1 d,3 d,5 d,7 d后的血压,进行神经功能评分,实验室再次测定超敏C-反应蛋白测定,同时结合入科时进行的APACHEⅡ评分预测急性脑卒中患者临床转归关系。结果:重症脑卒中患者入科第一时间超敏C-反应蛋白明显增加,存活组患者随着病情好转,血压下降,神经功能评分改善,超敏C-反应蛋白下降明显,而死亡组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随脑功能评分恶化呈上升趋势,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PACHEⅡ评分死亡组为(30.95±5.07)分,而存活组为(17.84±7.08)分。结论:APACHEⅡ评分结合动态观察超敏C-反应蛋白变化,有助于判断重症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转归和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影响卒中相关性肺炎(SAP)患者预后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78例SAP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SAP患者预后不良组和预后良好组比较年龄、有无糖尿病史、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是否气管切开及呼吸机治疗时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SAP预后不良与GCS评分<8分、年龄≥65岁及气管切开有关.结论:GCS评分<8分、年龄≥65岁是SAP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气管切开对意识障碍伴呼吸功能不全的SAP患者有益.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人工流产后使用医用透明质酸钠凝胶(HA)预防宫腔粘连的护理干预进行探讨。[方法]选择行人工流产术的病人46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30例,观察组病人人工流产术后行 HA 宫腔注入,对照组病人术后不做任何特殊处理,对两组病人术后宫腔粘连发生情况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观察组病人术后宫腔粘连发生率为27.82%,对照组病人的发生率为7.83%,两组相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术后3个月的随访中,观察组病人术后阴道流血量和流血时间以及经期量和经痛等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HA 应用于人工流产术后病人的临床康复治疗中具有较好的临床干预效果,能够有效地降低术后粘连的发生率,促进病人的康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出院患者进行SWOT分析,采取个性化健康教育方案,评价康复及心理情况,促进患者回归社会.方法 将62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出院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出院健康宣教方案,观察组在常规方案的基础上,通过对患者进行个体化SWOT分析,制定并实施健康教育方案.随访1年,分别评价2组患者出院前后康复知识知晓及运用程度、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生活自理能力、焦虑、自尊等状况.结果 2组患者在康复知识知晓率及运用程度、满意度、并发症、自理能力方面均有明显改善(p<0.05),随访1年后观察组在康复知识知晓率、满意度及自理能力和自尊程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在焦虑程度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 将SWOT分析法运用于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出院患者的院外护理中,制订有针对性的护理方案,对促进患者整体康复、回归社会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