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3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13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10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9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73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37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9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ephrinB2及其受体EphB4在脑星形胶质瘤中的表达规律 ,评价它们在脑胶质瘤发生、发展以及肿瘤血管生成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 85例各级脑胶质瘤组织中EphB4、ephrinB2及CD3 4 等蛋白表达 ,根据CD3 4 染色结果计数微血管密度。结果 :EphB4及ephrinB2的蛋白表达定位于肿瘤细胞或血管内皮细胞胞质 ,呈异质性分布 ;两种蛋白在Ⅲ、Ⅳ级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均明显高于Ⅰ、Ⅱ级肿瘤 ,P <0 0 5。EphB4( )和ephrinB2 ( )病例的MVD分别为 5 7 3 2±16 4和 65 2 5± 19 4,均显著高于相应的EphB4、ephrinB2弱阳性及阴性病例 (分别为3 5 2 3± 13 7和 3 1 12± 11 6) ,P <0 0 5。结论 :EphB4/ephrinB2在脑胶质瘤发生、演进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并与肿瘤血管生成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APE1在宫颈癌的表达及其与锎-252中子放疗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脱嘌呤/脱嘧啶核酸内切酶(APE1)基因在宫颈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临床病理和锎-252中子放射治疗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10例正常宫颈组织、15例子宫颈上皮内肿瘤(CIN)组织、89例宫颈癌组织(接受锎-252中子刀放疗)中APE1的表达,并分析其与宫颈癌临床病理及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宫颈癌组织APE1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宫颈组织和CIN病例(P〈0.01)。APE1在正常宫颈组织和CIN病例均呈胞核表达,宫颈癌组织中APE1呈胞核表达(59例)、单纯胞浆表达(8例)或核浆共同表达(22例)。APE1表达强度与宫颈癌FIGO分期、病理分级和淋巴结转移情况有关(P〈0.05),与年龄和病理分型无关。APE1亚细胞定位情况与FIGO分期、病理分级有关(P〈0.01),与淋巴结转移情况无关。生存分析显示在APE1核表达组(中位生存时间70.9月)和APE1低表达组(中位生存时间75.8月)的生存时间明显长于APE1浆表达组(中位生存时间57.8月)和APE1高表达组(中位生存时间56.5月)(P=0.025,0.001)。结论APE1胞质异位表达可能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相关,APE1亚细胞定位和表达水平对锎-252中子放射治疗宫颈癌的疗效有提示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多项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原发性肝癌中的诊断价值及建立判别方程.方法 采用蛋白芯片技术,检测2003年11月至2006年4月大坪医院收治的98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肝癌组)、67例良性肝病患者(肝病组)、46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血清中的12项肿瘤标志物,并在肝癌组与肝病组患者之间建立判别方程.采用方差分析和X2检验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肝癌组中87例患者肿瘤标志物呈阳性表达(89%),肝病组中有13例呈阳性表达(19%),对照组中有2例呈阳性表达(4%).3组中的AFP、CEA、铁蛋白、CA19-9和CA125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9.530,40.472,31.708,75.897,153.066,P<0.05).联合检测这5项指标,肝癌临床诊断符合率提高为89%,明显高于单项AFP检测的64%(X2=16.362,P<0.05).所建判别方程的判断准确率为90%.结论 多项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优于单独AFP检测,可用于对肝癌高危人群的筛查及原发性肝癌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自体肿瘤疫苗主动特异性免疫治疗已成为预防和治疗恶性肿瘤复发和转移的一种新的有效手段[1]。自1996年开展该项目以来,我们已成功应用该技术治疗各类恶性肿瘤共381例,其中结直肠癌72例,现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1996-1999年大坪医院行结直肠癌根治性切除的患者共198例。治疗组72例加用了自体肿瘤疫苗治疗,男性47例,女性25例,年龄41~65岁,平均53.5岁,其中高、中及低分化腺癌各为19、31及22例。单纯手术组126例仅行常规治疗。1.2自体肿瘤疫苗的制备将切除的肿瘤标本放入含50μg/ml庆大霉素的生理盐水中,无菌条件下快速送至…  相似文献   
5.
目的:制备兔抗人脱嘌呤/脱嘧啶核酸内切酶多克隆抗体并进行鉴定.方法:以纯化的全长APE1蛋白为抗原, 采用改良的快速免疫法制备兔抗人APE1多克隆抗体并进行特异性亲和纯化, ELISA、Western blot和免疫组化检测制备抗体的效价和特异性.结果:ELISA检测显示该抗体的效价达到1:128 000, 相对亲和力常数为8.96×10-6 mol/L.Western blot显示该抗体能与APE1蛋白特异性结合, 免疫组化检测显示阳性反应产物主要定位于细胞核.此外, 该抗体还可用于小鼠和大鼠组织APE1蛋白的检测.结论:制备的多克隆抗体特异性和效价良好, 不仅为今后深入研究人APE1蛋白的性质与功能提供了有用的实验工具, 还可用于检测小鼠和大鼠组织中APE1蛋白的表达.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鉴定人脱嘌呤脱嘧啶核酸内切酶单克隆抗体(hAPE1 mAb)的抗原表位,并建立定量检测hAPE1的ELISA一步法。方法:设计并合成APE1-15肽阵列,鉴定hAPE1 mAb 2-G1和4-F6的抗原表位,应用三维立体结构观察软件Molsoft.ICM-Pro模拟hAPE1 mAb抗原表位的立体结构;采用改良的过碘酸钠法标记抗体,以hAPE1 mAb为捕获抗体和酶标抗体,建立hAPE1的ELISA一步检测法。结果:APE1-15肽阵列检测结果和抗原表位三维结构显示,2-G1mAb的抗原表位对应为hAPE1天然蛋白氨基酸残基序列的76-90位和109-123位,位于氧化还原区域,为构象型抗原表位;4-F6 mAb的抗原表位对应为hAPE1天然蛋白氨基酸序列的109-147位,位于DNA修复内切酶活性区。ELISA一步法检测hAPE1蛋白的线性范围为8.0~200μg/L,最低检测限为2.0μg/L。平均批内变异系数为8.67%,平均批间变异系数为12.45%,平均回收率为105.47%。结论:hAPE1 2-G1 mAb和4-F6 mAb具有不同的抗原表位,成功建立的hAPE1 ELISA一步法为简便、快速、准确检测血清中hAPE1的含量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目的 结合C-12蛋白芯片检测结果 ,采用Bayes法建立多肿瘤标志物判别函数,以明确肿瘤类型,提高肿瘤诊断准确率;比较多肿瘤标志物判别函数与C-12多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检测系统的差异及对肿瘤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 用C-12蛋白芯片法检测2 177例恶性肿瘤患者(肺癌836例,肝癌318例,胰腺癌84例,胃癌123例,肠癌338例,乳腺癌206例,卵巢癌47例,子宫内膜癌28例,食管癌197例)和2 111例正常及患良性疾病的非肿瘤患者的12项常见肿瘤标志物,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应用Bayes法建立肿瘤判别诊断函数,比较12种肿瘤标志物和判别诊断函数对肿瘤诊断的准确率差异.结果 成功建立了多肿瘤标志物的三级诊断判别函数.一级判别函数诊断的特异度为82.11%,灵敏度为71.28%,准确率为83.97%,而C-12蛋白芯片法检测12项肿瘤标志物的特异度为70.11%,灵敏度为66.10%,准确率为68.07%.二级判别甬数能显著提高10种常规肿瘤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率.三级诊断判别函数对确定部分肿瘤的类型有意义.结论 基于Bayes法建立的C-12蛋白芯片联合检测判别甬数具有较高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率,对肿瘤的诊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 ,随着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等的发展 ,凋亡检测技术有了很大提高。原位凋亡检测 ,特别是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 (TdT)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 (TUNEL)技术 ,由于能在组织原位同时显示凋亡细胞形态和分布 ,且具有简便、快捷、敏感、无辐射等优点 ,因而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在耳蜗的新鲜骨组织脱钙后应用TUNEL法检测凋亡细胞 ,尚少见报道。材料与方法1.标本及处理 :雄性Wistar大鼠 30只 ,由本院所实验动物中心提供 ,处死后取耳蜗组织 ,40g L多聚甲醛缓冲液(pH7.4)固定 8~ 12h ,10 0g L乙二胺四乙酸钠 (EDTA) +微波 75 0W、10…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咖啡酸苯乙酯(CAPE)对人大肠癌裸鼠皮下移植瘤生长的影响。方法以大肠癌细胞株HCT116为研究对象,对20只BAL13/c裸鼠建立人大肠癌皮下移植瘤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10只。治疗组以CAPE5mg/d,观察两组第7、14、21、28天皮下移植瘤生长情况及裸鼠体重的变化;治疗结束时取肿瘤组织及心、肝、肺、肾、肠等行病理组织学检查,TUNEL法检测肿瘤细胞凋亡。结果CAPE对HCT116裸鼠移植瘤的生长有明显抑制作用,与对照组相比,瘤体重量明显降低、体积减小(P〈0.01),坏死面积显著增加,凋亡指数明显升高,但对裸鼠体重无明显影响,心、肝、肺、肾、肠等组织未见明显病理学改变。结论CAPE具有抑制人大肠癌裸鼠皮下移植瘤生长的作用,可能与其诱导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脱嘌呤/脱嘧啶核酸内切酶(APEl)基因在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rna,MM)细胞中的表达变化及其与马法兰作用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细胞化学、Western blot方法检测0~15μmol/L马法兰作用KM3多发性骨髓瘤细胞1~2天后APEl表达的变化,并且通过图像分析系统计算其积分光密度值。结果马法兰作用可诱导KM3细胞APE1表达增强,并与其作用时间、剂量成正比。结论马发兰作用可诱导APE1蛋白表达增强,提示其可能在MM对马发兰耐药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