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术前通过内镜用粘膜下注墨标记的方法对估计手术中难以识别的31例大肠病变患者进行标记。术中通过大肠浆膜侧显示的黑色注墨斑很容易了解病变的真实部位、范围及多发性病变的分布情况。该法简单、实用、节省手术时间,且不易出现并发症。重点介绍了该技术的操作、注意事项及可能并发症的预防。 相似文献
2.
3.
4.
目的 探讨手术后痛风发作的临床和实验室检查特点,以及药物治疗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1985 年8 月~1996 年12 月治疗的既往有痛风病史且经手术处理,和既往无痛风病史但出现手术后痛风发作的患者237 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41 例患者出现手术后痛风发作,其中男36 例,女5 例。年龄为22 ~80 岁(55-2 ±3-1 岁) 。38 例既往有痛风病史,14 例能长期坚持服药治疗,其余24 例未能坚持治疗。3 例术后痛风为首次发作。术后痛风发作距手术时间为2 ~17(4-6 ±0-7)d 。受累关节分布以下肢为主。诊断明确后,采用非甾体类抗炎药或秋水仙碱治疗效果好。结论 手术后痛风容易误诊为一般手术后的炎症反应。对围手术期关节痛病人,无论既往有无痛风病史,均应测定血清尿酸水平,必要时可行关节滑囊液检查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鼻饲管给予促胃肠动力药物的强化肠内营养治疗方案在行机械通气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中的效果。方法将60例AECOP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营养治疗模式,治疗组应用肠内营养治疗联合促胃动力药物。比较2组患者血红蛋白(Hb)、前白蛋白(PA)、白蛋白(ALB)、转铁蛋白(TF)、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血尿素氮(BUN)、血清肌酐(Scr)、空腹血糖(Glu)水平。比较2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留置ICU时间、总住院时间、营养达标时间、28 d病死率。观察2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第3、7天,治疗组PA、ALB、TF、ALT、AST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2组其他指标比较无显著差异(P 0.05)。治疗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留置ICU时间、总住院时间、营养达标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 0.05),而2组患者28 d病死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 0.05)。治疗组发生呕吐4例,腹胀6例,腹泻2例,吸入相关性肺炎5例;对照组发生呕吐2例,腹胀5例,腹泻2例,吸入相关性肺炎3例。2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经鼻饲管给予胃肠动力药物的强化肠内营养治疗方案可显著改善AECOPD患者的预后,缩短患者机械通气时间、留置ICU时间、总住院时间、营养达标时间。 相似文献
6.
以往认为脾脏作为机体重要的免疫吞噬器官,脾脏肿发病罕见。近年来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发展、机体免疫功能低下在脾脓肿发病中作用的认识及广泛的抗生素应用,使脾脓肿的诊治及预后有了新的特点。国外统计其人群尸检发病率为0.2%~0.7%,相关死亡率高达47%以上,值得重视。现作者对我院1987~1995年收治的5例脾脏肿综合分析并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5例脾脓肿未包括1例胰体尾部癌病人在行胰体尾部及脾切除时意外发现脾脏单发小脓肿者中, 相似文献
7.
本文复习了近年对胆道血供的观察研究资料从病因及致病机理方面探讨了胆道血供与胆道并发症的关系,并提出了相关的防治措施,作为临床决策之参考。 相似文献
8.
经皮肝穿刺胆道造影(以下简称PTC)对胆道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的诊断,是一种确诊率高、应用范围较广的手段。我院自1982年1月起应用细长针和针身后连接硅胶管与注射器连接的新型肝穿造影针(第三军医大学等制作),经腋路的PTC检查共100例,结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李全业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1989,(2)
胃肠粘膜的淋巴样细胞,与局部免疫防御和维持全身免疫耐受(口服)功能有关。为了更好地了解这种矛盾的功能,作者运用一系列的单克隆抗体,经免疫荧光法,对结肠粘膜中的淋巴滤泡和集结的淋巴细胞进行免疫组织学研究。这是首次对这类结构进行如此详细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