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目的 探讨新生儿科仪器管理方法.方法 将责任制护理理念应用到仪器管理工作中,对科室仪器进行分类,选好责任人,负责所管仪器的清洁、检修、外借,同时进行督导、监控,以最大化地合理使用、保养仪器,促进科室人人参与仪器管理.比较引入责任制护理理念管理前后仪器完好率和操作合格率.结果 实施责任制护理后,仪器的完好率由实施前的82.55%提高至91.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247,P<0.05);操作合格率由53.13%提高至8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741,P<0.05).结论 应用责任制护理理念管理新生儿科仪器设备,对仪器的合理使用及保养有重要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徐胜辉廖卫华李佩娥等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6):31-32
目的:对胆道术后经T形管造影检查结果评价分析。方法收集2010年7月~2012年8月间行胆道术后T形管造影147例次结果,与同期行纤维胆道镜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全组136例患者行T形管造影摄片检查共147例次,报告阳性病例63例次(42.9%),阴性病例84例次(57.1%)。与同期行胆道镜检查结果对比,本组X线检查假阳性2例(3.3%),假阴性19例(22.6%)。结论胆道术后经T管造影检查有较高的误诊及漏诊率,不能成为拔除T管,终止临床治疗的可靠指征。其可作为在接受胆道镜检查治疗过程中的辅助检查方法,两者联合应用,可获得较理想的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鼓室注射地塞米松治疗中老年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方法:以我院耳鼻喉科在2015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中老年突发性耳聋患者70例为对象,按照双盲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除接受常规疗法(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营养神经等)外每天经静脉滴注地塞米松10mg(安徽联谊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H34021930,规格1mL:5mg),5d后减半,治疗10d停药。观察组35例除接受常规疗法(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营养神经等)外、还接受经外耳道鼓室注射地塞米松治疗。治疗后1周,行听阈测试,比较在0.5、1.0、2.0、4.0kHz频率下听阈提高平均值,并就两组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各个频率听阈提高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鼓室注射地塞米松治疗中老年突发性耳聋的疗效较好,不但能快速改善患者临床症状,而且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适合福利机构脑瘫吞咽障碍患儿康复策略。方法:采用量表1、量表4和量表7分别对150例脑瘫合并吞咽障碍的患儿进行评估和疗效评定,随机分为A、B、C 3组,探讨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18个月及24个月的康复情况。结果:1同组治疗前后评分对比:C组最先出现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A组次之;B组最后;2治疗前后组间评分对比:A组与B组仅量表1及量表4评分24个月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与C组仅量表4评分18个月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组与C组量表1评分18个月始、量表4评分12个月始及量表7评分6个月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治疗后同期3组间疗效比较:量表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量表4的12个月及18个月和量表7的6个月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建议采用A组间接策略+直接策略,不主张采用补偿策略;2综合使用3个量表才能对患儿吞咽能力作出全面判断。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立体框架教育在NICU早产儿母乳喂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立体框架教育实施前(2018年2月~7月)和实施后(2018年8月~2019年1月)于我院分娩且入住NICU的早产儿及其家长各42例为研究对象,实施前后新生儿及其家长分别设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教育。试验组接受立体框架教育模式干预。并对两组干预后各观察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早产儿家长干预后母乳喂养知识掌握度评分、母乳喂养态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早产儿干预后以母乳为第一口奶喂养率、娩出后14日纯母乳喂养率、出院节点纯母乳喂养率、在院时母乳摄取量/总摄取量在50%以上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恢复至出生体质量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立体框架教育模式开展NICU早产儿母乳喂养教育活动,可显著改善早产儿家长母乳喂养知识与态度,提高母乳喂养率,促进早产儿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听触视前庭多维感官刺激在早产儿经口喂养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3月~2019年2月入住我院的早产儿88例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4例。对照组接受早产儿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于经口喂养前先提供听触视前庭多维感官刺激干预。并对两组干预后的各观察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干预后经口喂养能力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经口喂养过渡时间、鼻胃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出院时体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早产儿经口喂养护理中引入听触视前庭多维感官刺激干预,可显著提升早产儿经口喂养能力,缩短经口喂养过渡时间、鼻胃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促进体质量增加。 相似文献
7.
对门诊血液透析患儿的家庭健康指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门诊血液透析患儿的家庭健康指导效果。方法 对患儿进行饮食指导(包括蛋白质、热量的摄入,保持水电解质平衡);血管通路的维护;皮肤护理;日常生活及心理指导。通过定期随访及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调查门诊透析患儿及家属在进行健康指导前后对透析相关知识掌握程度。结果 健康指导前后患儿及家属对饮食、血管维护、皮肤护理、日常生活习惯等健康知识掌握程度经X~2检验,P均<0.01,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通过健康指导,大大提高了患儿及家属在饮食、血管维护、皮肤护理、日常生活习惯方面的知识,患儿积极主动地配合治疗,为透析或肾移植提供了良好的生理及心理条件。 相似文献
8.
目的:使用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 health failure mode and effects analysis, HFMEA)模式管理工具,改进规范新生儿身份识别流程,最大限度地保证患儿身份识别的准确性,提高护理安全。方法应用HFMEA对身份识别流程中容易引起失效的环节进行决策树分析,确定失效模式,制定详细的改进措施。结果新流程应用后,对照组患儿腕带发生脱落为11.2%,实验组发生率为5.9%(χ2=5.849,P=0.016),差异有显著性;手腕带信息错误比较,对照组有12例(0.04%),实验组0例(χ2=12.16,P=0.000);护理人员对流程的评价方面:95.7%护理人员认为新流程详细、具体、操作性强;全部(100%)护理人员认为新流程增加了新生儿身份识别的安全性,提高了护士查对及自我保护意识;6位(13.0%)护理人员认为新的身份识别流程程序繁琐。结论运用HFMEA模式,优化无陪护病房新生儿身份识别流程,提高了护士对无陪护病房内新生儿身份识别的有效性与正确性,在保证新生儿科护理安全质量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语音训练和心理干预对福利院唇腭裂患儿语音康复的疗效及生存质量的改善情况。方法对50名唇腭裂患儿进行随机对照分成两组,综合组在语音训练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治疗,治疗前后分别用语音清晰度测试表及儿童生存质量测定量表PedsQL4.0进行测试和评价。结果(1)语音清晰度:①治疗前后同组组内比较P〈0.01;②治疗后组间比较P〈0.01。(2)生存质量:①治疗后组间比较,家长量表及儿童量表除生理功能外,其余均是P〈0.05;②治疗前后同组组内比较,综合组家长量表及儿童量表除生理功能外,其余均是P〈0.05,语音组家长量表学校表现P〈0.05,其余均是P〉0.05。结论对唇腭裂患儿给予语音训练和心理干预的综合治疗更有利于语音康复和生存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分析外来学生变应性鼻炎的流行病学。方法:对2012年4月至2013年4月期间,随机选择中山市大涌镇五所外来工子弟学校就读并在中山居住的712岁学生1 260人作为研究组,并选择712岁学生1 260人作为研究组,并选择712岁本地籍学生1 260人为对照组,对两组学生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结果:研究组阳性率为13.1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05%;在研究组中,以患病者为研究对象,正常者为对照对象,在家族史、过敏史、哮喘病史、被动吸烟、饲养动物、居住环境潮湿比较中,两组观察对象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分析显示家族史、过敏史、哮喘病史、被动吸烟、饲养动物、居住环境潮湿,均可增加该病患儿的致病风险。结论:对712岁本地籍学生1 260人为对照组,对两组学生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结果:研究组阳性率为13.1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05%;在研究组中,以患病者为研究对象,正常者为对照对象,在家族史、过敏史、哮喘病史、被动吸烟、饲养动物、居住环境潮湿比较中,两组观察对象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分析显示家族史、过敏史、哮喘病史、被动吸烟、饲养动物、居住环境潮湿,均可增加该病患儿的致病风险。结论:对712岁的外来学生发病情况及流行病学特征进行调查,为今后更好地加强学外来学生应性鼻炎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临床可靠地流行病学依据,以此提供切实可行的措施使外来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