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组织多普勒评价室壁肥厚与左室局部及整体舒张功能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 应用脉冲组织多普勒( TDI)技术分析左室肥厚( L VH)患者局部室壁厚度、室壁不对称性与左室局部及整体舒张功能间的相关关系。方法 左室肥厚患者4 2例,包括肥厚型心肌病( HCM) 1 6例和高血压性心脏病( HHD)左室肥厚2 6例;正常对照( NC) 2 0例。二维超声测量并计算左室8个节段室壁厚度( r WT)、总厚度( t WT)及室壁不对称指数( CVw) ;TDI测量8个心肌节段的舒张期运动速度比( r E/ A)和等容舒张时间( r IVRT) ;另外分别应用TDI和脉冲波多普勒测量二尖瓣环和二尖瓣口的舒张期参数m E/ A、m IVRT和PVE/ PVE,IVRT作为整体舒张功能指标。结果 ( 1 ) L VH者室壁总厚度及其不对称指数、局部等容舒张时间及其舒张不同步性均高于NC组;( 2 )室壁肥厚的程度及其不对称性与左室整体舒张功能相关( r值的绝对值0 .1 8~0 .4 1 ,P<0 .0 5 ) ;( 3 )局部r WT与r E/ A、r IVRT相关( r值- 0 .4 6 ,0 .4 1 ,P<0 .0 5 )。结论 肥厚型心肌病和高血压性心肌肥厚患者的局部室壁肥厚程度与左室局部舒张功能减低及等容舒张期延长有关;左室壁不对称性肥厚通过影响左室局部心肌早期舒张的速度和同步性间接导致左室整体早期充盈异常;TDI技术用于非创伤性评价左室局部及整体舒张功能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对三尖瓣下移畸形的诊断价值,并分析部分畸形漏诊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经手术证实的三尖瓣下移畸形的超声心动图表现,并与手术结果进行对照。结果三尖瓣隔瓣下移4例,后瓣下移1例,隔瓣及后瓣下移6例(其中2例后瓣下移,1例部分隔瓣下移术前未发现),三个瓣均下移1例,隔瓣下移及后瓣缺如1例(后瓣缺如术前未发现);合并畸形有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卵圆孔未闭、部分型房室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及室间隔膜部瘤等。结论超声心动图能对三尖瓣下移畸形提供较详细的形态学及血流动力学资料,但诊断中要注意排除瓣叶是否合并有畸形。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心脏黏液瘤的超声心动图特征进行分析和再探讨。方法回顾分析51例经手术及病理确诊为心脏黏液瘤患者的超声心动图资料,总结瘤体的发生部位、形态及声学特征。结果51例黏液瘤中50例瘤体发生于心腔内,1例在肌壁间。本组心腔内的黏液瘤具有:①多为单心腔单发、多带蒂;②形态为椭圆形或分叶状,表面多较光滑,但少数表面可呈绒毛状,其中3例因出现栓塞而急诊手术;③声像图上表现为不同强度的均质性回声46例,混合性回声4例。术后随访47例,1例复发并恶变。结论心脏黏液瘤的发生部位和表面结构可以多样化,超声心动图对心脏黏液瘤有很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超声心动图对心内膜垫缺损(ECD)的诊断价值并分析部分合并畸形漏诊的原因;方法对33例患者的超声心动图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部分手术病例结果进行对照;结果33例中完全型ECD 7例,其中手术2例,部分型ECD26例,其中手术20例。合并畸形有卵圆孔未闭、Ⅱ孔型房间隔缺损(ASD)、单心房、室间隔膜部瘤等;结论超声心动图能较好地显示ECD的解剖畸形和复杂的血流动力学情况,并能检出大部分合并的畸形。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经胸小切口外科介入封堵 孔型 ASD的疗效。 方法 术前用经胸及经食道超声心动图(TTE、TEE)筛选合适的病例 6人 ,术中用 TEE指导封堵 ,术后 1周、1月及 3月用 TTE观察封堵器的情况并测量各超声参数。 结果 6例患者均封堵成功 ,仅 1例呈上下排列的二孔 ASD患者残留少量分流。所有患者术前术后左心大小均无增大 ,术后 3个月右心大小、肺动脉内径及肺动脉压基本恢复正常。 结论 超声心动图在术中监测安置以及术后疗效的评价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超声心动图在房间隔缺损封堵术中的应用体会。方法 10例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直径12-25mm)患者在超声心动图检查或结合X线下球囊充盈测量缺损大小,选择封堵器型号,监测外科或内科介入性房缺封堵术。结果 10例房间隔缺损封堵均获得成功。9例在术中及术后超声心动图随访均无残余分流。1例双孔房缺(<5mm)由一个封堵器修补后残留约2mm的细小分流。全部病例术后及随访瓣膜启闭及静脉回流均不受影响。结论 超声心动图能够正确估测房间隔缺损位置、大小和周边组织情况,对房间隔缺损封堵术的病例筛选、术中监测以及术后效果评价均有重要价值,对某些病例可以指导封堵器型号的选择。 相似文献
7.
8.
鄢磊阮琴韵屈朝阳林晓燕黄春燕蔡雅君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16,(10):844-847
目的从超声心动图角度探讨左室流出道梗阻(LVOTO)的解剖形态与血流动力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59例LVOTO患者的超声资料,测量室间隔基底部厚度(IVST-b)、左室后壁厚度(LVPWT)及二者的比值(IVST-b/LVPWT)、LVOTO峰值压差,观察有无二尖瓣前叶前向运动(SAM征)及频谱形态特征。结果159例患者按病因分为: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A组,69例)、高血压左室肥厚(B组,60例)、老年性增龄性室间隔基底部增厚(C组,19例)以及主动脉瓣下隔膜(D组,11例)。A组IVST—b、IVST-b/LVPWT值及LVOTO峰值压差均明显高于B组、C组(P〈0.01),相关性分析发现A+B+C组患者的IVST-b、IVST-b/LVPWT值与LVOTO峰值压差存在显著相关(r=0.56、0.61,P〈0.01);A、B、C三组的连续波多普勒(CW)特征为“匕首”征,D组的CW特征为“近等边三角形”。结论LVOTO频谱特征可鉴别单纯机械性与动力性(或混合性)梗阻,IVST-b和“SAM”征可能是决定动力性梗阻程度的重要解剖特征。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经胸小切口外科介入封堵Ⅱ孔型房间隔缺损(ASD)的疗效.方法术前用经胸及经食道超声心动图(TTE、TEE)筛选合适的病例、选择封堵器,术中用TEE指导封堵,术后1周、1及3个月用TTE观察封堵器的情况并测量各超声参数.结果6例患者均封堵成功,仅1例呈上下排列的二孔ASD患者残留少量分流.所有患者术前术后左心大小均无增大,术后3个月右心大小、肺动脉压基本恢复正常,肺动脉干内径较术前缩小.结论超声心动图在术前病例选择、封堵器大小的选择和术中监测安置,以及术后疗效的评价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彩超评价室间膈缺损合并主动脉瓣脱垂的血流动力学改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室间膈缺损(VSD)合并主动脉瓣脱垂(AVP)患的血流动力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VSD合并AVP患的超声检查结果及部分(12例)手术病例资料。结果:18例患中,干下型VSD占多数,AVP均为右冠瓣,室缺大小平均为12.6mm,左室或左心增大10例,房室大小正常8例,合并有肺动脉高压1例,结论:VSD合并AVP的血流动力学改变与室缺口大小不一致,需引起临床医生重视。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