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血压脑出血是危及老年人生命及影响其生活质量的一个常见的危重急症。 1 998- 0 2~ 2 0 0 2 - 0 9我们对高血压脑出血的老年患者进行了多靶点微创血肿清除治疗 ,效果较好 ,报道如下。1 对象和方法1 .1 对象 本组 82例为我院急诊科高血压脑出血患者 ,经CT证实 ,血肿量均大于 30 ml,无脑疝形成 ,呼吸、循环稳定。年龄 52~ 80岁 ,平均 63.8岁 ,格拉斯哥评分 (GCS) 5~ 1 2分。按相同出血部位和相近的出血量随机分为 3组 :内科治疗组 ( 组 ) 2 7例 ,男 1 7例 ,女 1 0例 ;多点微创术组 ( 组 ) 2 8例 ,男 1 7例 ,女 1 1例 ;外科开颅血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严重创伤的患者用中药芒硝外敷对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50例严重创伤的患者经过清创缝合或手术治疗后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经过清创缝合或手术治疗后入住ICU后6h开始被动翻身,1次/2h,加强生命支持治疗,病情允许时床头抬高30°~50°,病情允许时取半坐卧位,术后第2天鼓励患者自己下床活动。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术后回病房6h内予芒硝粉末1000g放置于一40cm×60cm的棉布袋并均匀分各5等分。覆盖于腹部使之与皮肤接触,避开手术切口。观察记录术后两组患者第1次肛门排气、排便的时间,术后3d内腹胀的例数。结果观察组3d腹胀情况、第1次排便时间、住ICU的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术后3d出现腹胀的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严重创伤患者早期用芒硝外敷可促进胃肠功能恢复,预防腹胀。 相似文献
3.
4.
70岁女性患者行左侧副鼻窦开放术,使用醋酸去氨加压素致昏迷,血钠、血钾分别低至120.7 mmol·L-1和2.85 mmol·L-1,停药给予对症治疗后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重度颅脑损伤患者行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PEG)的护理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2年12月重症医学科收治的需行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PEG)的重度颅脑损伤患者30例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临床资料,并对护理方法进行总结。结果本组30例均造瘘成功。有2例造瘘口周围皮肤红肿经消毒换药处理后恢复正常。无堵管,均顺利实施肠内营养,营养状态较前明显好转。结论 PEG是一项微创技术,操作简单,创伤小,并发症少。术前充分的准备及术后精心护理是PEG成功的条件。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胸腰椎骨折合并后凸畸形患者行截骨矫形内固定术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强直性脊柱炎胸腰椎骨折并后凸畸形患者的临行截骨矫形内固定术的护理经验。结果 8例患者均顺利度过围手术期,术后患者脊柱后凸均得到矫正,无1例出现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等并发症。结论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及良好的专科指导能有效提高矫形内固定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胸腰椎骨折合并后凸畸形患者的临床治愈率,减少并发症,促进术后患者机体康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模式在体外循环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70例心脏手术需体外循环的患者随机分成2组,BiPAP组(B)36例和SIMV组(S)34例,分别应用BiPAP模式和同步间隙指令通气(SIMV)模式进行辅助呼吸,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动脉血气并计算停机后氧合指数、镇静剂的使用率和使用量.结果:两组脱机过程均顺利.BiPAP组机械通气时间(11.3土2.3) h明显低于SIMV组(16.3土3.2) h;BiPAP组氧合指数(437.3±53.6)明显高于SIMV组(348.9±63.1);BiPAP组在镇静剂的使用率及使用量方面均低于SIMV组(P<0.05).结论:BiPAP是心脏术后患者机械通气的一种较理想模式.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在子宫输卵管造影术(HSG)前应用间苯三酚对患者宫颈软化程度、术中疼痛评分、手术时间等的影响,探讨间苯三酚对输卵管通畅率的影响,旨在减少子宫输卵管造影术的假阳性、提高其诊断的准确率。方法选取2009年7月至10月行输卵管造影检查的不孕患者90例,随机分成2组:间苯三酚组(J组)和阿托品组(A组),每组45例,分别于术前30min肌内注射间苯三酚40mg和阿托品0.5mg。观察宫颈软化程度、疼痛评分、输卵管通畅情况、手术时间、人工流产综合征、术中有无淋巴、静脉逆入、造影剂用量。结果间苯三酚组患者的宫颈软化程度高、疼痛评分低(P<0.05),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造影剂用量、淋巴、静脉逆入、人工流产综合征的发生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SG前应用间苯三酚,可以软化宫颈,减轻患者的疼痛,减少输卵管痉挛的发生,减少假阳性诊断,且临床用药安全,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9.
改良式和传统式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的临床对比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观察改良式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与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PDT)在危重病人气管切开时的实用性及特点。方法:101例需长期机械通气的ICU及急诊科危重病人被随机分为PDT组(Ⅰ组)及IPDT组(Ⅱ组)。观察比较2例手术时间,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费用和拔管后愈合时间。结果:2组手术操作时间,出血量,并发症和拔管后愈合时间均无明显的差异(P>0.05),但改良式PDT技术的手术及材料费用明显降低(P<0.001),且置管进入假道的危险明显减少。结论:与PDT相比,改良式PDT在创伤性,并发症,手术操作简便性等方面达到与PDT相当的性能,且手术及材料费用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