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再次手术的临床疗效及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11年1月期间我科收治的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再次手术患者56例的临床病理及部分随访资料,采用X检验分析术后不同复发时间和首次不同手术方式的再次手术完整切除率,利用log.rank方法对2种再次手术方式(Dixon和Miles手术)进行生存分析。结果①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再次手术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均明显多于首次手术,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直肠癌根治术后5年以后局部复发者的完整切除率明显高于直肠癌根治术后2年以内局部复发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直肠癌首次术式为Dixon术者的局部复发病灶的完整切除率明显高于首次术式为Miles术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患者再次手术为Dixon术者的中位生存时间、2年存活率及5年存活率均明显长于或高于再次手术为Miles术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尸〈0.05)。结论直肠癌首次手术方式不同及术后复发时间不同,可影响术后局部复发病灶再次完整切除的几率,再次手术可作为直肠癌局部复发一种有效可行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供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抑制肝移植大鼠免疫排斥的作用.方法 实验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每组14对雌性大鼠,建立Wistar-SD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A组:肝移植术中输注生理盐水;B组:肝移植术后隔天一次给予他克莫司(0.25 mg/kg)灌胃2周;C组:肝移植术中输注与A组同剂量的雄性Wistar大鼠的MSCs.观察术后第10天肝功能的变化、病理改变、TGF-β1与IL-10的表达、Y染色体定位及受体存活时间.采用完全随机化设计多组比较方差分析AST、ALT值,LSD法分析组间差异;病理分级采用ridit法分析;Kaplan-Meier法计算存活率,Log-rank检验进行生存分析.结果 肝移植术后第10天A、B、C组ALT分别为(756±104)、(197±49)、(103±31)U/L,AST分别为(635±134)、(331±78)、(150±38)U/L,3组ALT和AST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58,265,P<0.05);两两比较发现,B组及C组均优于A组,且C组优于B组.A组ridit均值为0.8333,为重度排斥,B、C两组ridit均值分别为0.4583、0.2083,排斥反应较A组显著减轻,且C组较B组级别更低.A、B、C组TGF-β1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8%±5%、69%±20%及85%±24%,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91,P<0.01).A、B、C组IL-10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1%±5%、75%±14%及91%±21%,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72,P<0.01);B、C两组TGF-β1和IL-10呈强阳性表达且C组比B组更明显,而A组则为弱阳性表达.原位杂交检测发现,C组含有带Y染色体的雄性MSCs,主要在汇管区聚集.A、B、C组大鼠50 d存活率分别为0、10%、90%,3组大鼠存活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6,P<0.01),C组中位存活时间为63 d,较A组11 d延长,且C组长于B组.结论 肝移植同时向供体输注MSCs能够抑制受体对移植肝的免疫排斥.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表阿霉素联合XELOX(奥沙利铂联合希罗达)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我院2006年6月~2010年12月采用表阿霉素联合XELOX方案(即EOX方案)治疗的晚期胃癌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奥沙利铂联合希罗达化疗方案(单纯XELOX方案)进行比较。EOX组54例,XELOX组66例。结果 EOX方案组总有效率为38.9%(21/54),XELOX方案组总有效率36.4%(24/66),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XELOX方案组手足综合征的发病率较EOX方案组高,但大多都为Ⅰ~Ⅱ度反应,而Ⅲ~Ⅳ度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脱发的发病率较EOX低,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表阿霉素联合XELOX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与单纯XELOX方案治疗的疗效相近,毒副作用可耐受,对于体质较弱或对多次化疗反应后耐受性较差的患者,可能更适合单纯XELOX化疗方案。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估环状RNA hsa_circ_0005019在结直肠癌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中的作用及对结直肠癌预后的影响.方法:人结肠癌细胞HCT116分为2组,分别转染hsa_circ_0005019 siRNA(siRNA组)和对照siRNA(阴性对照组).采用CCK-8法和Transwell小室分别检测2组细胞增殖、侵...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协同性异种肝移植急性排斥反应模型的建立。方法参照Kamada“二袖套法”并加以改良,分别对Wistar-Wistar大鼠(A组)15对及金黄地鼠-Wistar大鼠(B组)21对进行原位肝移植术,术后观察大鼠一般情况,并于第1、3、5、7天时各处死1只取肝脏组织进行病理观察,余留做观察生存时间。结果A、B两组供体手术时间、修肝时间、无肝期分别为(23±3)min、(8±2)min、(45±5)min、(17±2.5)及(46±3)min、(21±2.5)min、(18±2)min,手术成功率分别为81.0%与93.3%。A、B两组生存期分别为27.4±3.4天及5.5±1天。A组术后Williams分级均为0级,B组术后第1天1级,第3天2级,超过第5天均为3级。结论①利用改良Kamada“二袖套法”可建立稳定的金黄地鼠-Wistar异种肝移植模型;②同时建立了协同性急性排斥反应肝移植模型,并为解决供肝来源不足方面提供了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6.
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s,TLRs)是一类单一的、非催化的、具有较高同源性的模式识别受体,在天然
免疫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是连接天然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的桥梁。Toll样受体在非可控性炎症相关肿瘤中的炎症微环境
形成、免疫逃逸、侵袭和转移等方面均发挥了重要作用。深入研究Toll样受体在非可控性炎症相关肿瘤中的作用机
制,可以为肿瘤的预防、早期诊断及治疗提供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7.
目的 统计分析河南地区结直肠癌的发病特征,为此地区结直肠癌的临床诊治提供借鉴。方法 选择2011年1月—2015年12月河南省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南省人民医院、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郑州市中心医院经病理诊断且行根治手术治疗的结直肠癌患者8 820例,查询患者出院病历,统计患者临床资料〔性别、年龄、有无家族肿瘤史、吸烟(吸烟史>1年,且每天均存在吸烟行为)、有无合并症、肿瘤大小、肿瘤分期、组织类型、大体类型、分化类型、肿瘤位置〕,分析结直肠癌的发病特征。结果 2011年1月—2015年12月河南地区结直肠癌男女比例为1.269:1,年龄≥60岁与年龄<60岁患者比例为1.096:1,结直肠癌患者分期以Ⅱ、Ⅲ期为主(Ⅱ期3 059例、Ⅲ期3 232例),组织类型以腺癌为主(6 924例),大体类型以溃疡型为主(5 706例),分化类型以中分化为主(7 003例),肿瘤位置以直肠为主(5 029例)。2015年结直肠癌患者例数占所有患者例数的比例为27.1%。结论 结直肠癌肿瘤分期集中于Ⅱ、Ⅲ期;分化类型以中分化为主;直肠癌发病率高于结肠癌。 相似文献
8.
9.
目的 探讨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对淋巴结转移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经手术治疗的210例直肠癌病人的临床病理资料,并比较不同因素对直肠癌淋巴结转移的影响。结果 全组病例淋巴结转移率为30.5%,阳性淋巴结清除率为14.5%。性别、民族、年龄、肿瘤长径、侵犯周径、血清CEA、脉管瘤栓和肿瘤位置与直肠癌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浸润深度、组织类型、大体类型和分化程度与直肠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多因素分析表明:浸润深度、大体类型和分化程度是直肠癌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逻辑回归分析显示,影响淋巴结转移强度的因素中:分化程度大于浸润深度;肿块型与溃疡型,肿块型与浸润型的淋巴转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大体类型、分化程度、组织类型和浸润深度是判断直肠癌生物学行为及淋巴结转移的有效方法;其中大体类型、分化程度和浸润深度是直肠癌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肿块型、溃疡型、浸润型的淋巴结转移风险依次增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影响中低位直肠癌患者侧方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04年6月至2010年6月间行根治性切除并侧方淋巴结清扫的203例中低位直肠癌(距肛缘10cm以内)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侧方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结果203例中低位直肠癌患者共清扫侧方淋巴结3349枚,平均清扫17枚/例,阳性淋巴结数221枚。侧方淋巴结转移度为6.6%(221/3349)。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家族史、肿瘤长度、大体类型、组织类型、分化程度、浸润深度、侵犯周径、术前CEA、脉管癌栓、上方淋巴结转移与中低位直肠癌侧方淋巴结转移有关(均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低龄、低分化、浸润型、T4期及存在上方淋巴结转移是中低位直肠癌患者侧方淋巴结转移的独立高危因素(均P〈0.05)。结论对于低龄、低分化、浸润型、T4期及存在上方淋巴结转移等中低位直肠癌患者,由于具有较高的侧方淋巴结转移概率.采用选择性侧方淋巴清扫的手术方案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