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1.
目的探讨拉坦前列素治疗开角型青光眼的临床效果及其对患者眼部血流动力学和视野缺损程度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7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开角型青光眼患者12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3例。对照组给予马来酸噻吗洛尔滴眼液, 1滴/次, 2次/d。观察组给予拉坦前列素滴眼液, 1滴/次, 1次/d。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眼部血流动力学指标、视野缺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眼部视网膜中央动脉(CRA)和睫状后短动脉(SPCA)的收缩期血流速度峰值(PSV)、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均高于对照组(P <0.05),阻力指数(RI)均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两组的视野缺损程度均下降(P <0.05),且观察组的视野缺损程度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拉坦前列素治疗开角型青光眼的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眼部血流状态,降低视野缺损程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男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肾功能损害患者多索茶碱血药浓度监测结果,探讨多索茶碱血药浓度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收集2018年7月—2021年7月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使用多索茶碱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肾功能损害的男性患者病例121例,记录血药浓度监测结果和患者人口学数据、检查指标、合并用药情况等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初步探讨可能的影响因素和血药浓度的关联性,并将因素纳入构建多因素线性回归模型,用以矫正混杂因素的影响。结果 单因素结果显示多索茶碱血药浓度与患者年龄(r=0.32,P<0.001),体质量(r=-0.40,P<0.001),肾小球滤过率(r=-0.24,P=0.008)的关联性存在统计学意义。相对于重度肾功能损伤的患者,轻度损伤的患者多索茶碱血药浓度更低(P=0.017),吸烟患者的多索茶碱血药浓度更低(P=0.018)。在矫正了其他因素后,结果显示年龄越大,血药浓度越高(b=0.08,P=0.032),体质量越大,血药浓度越低(b=-0.14,P<0.001),吸烟患者的血药浓度相较于不吸烟的患者更低(b=-1.30,P=0.048)。结论 对于合并肾功能损害的男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多索茶碱血药浓度与多种因素相关,年龄更大、体质量更小、肾小球滤过率更低的患者的血药浓度更高,吸烟可能导致多索茶碱血药浓度降低。 相似文献
3.
基于多索茶碱血药浓度监测的剂量调整对该药与特布他林雾化液联用安全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基于多索茶碱血药浓度监测的剂量调整对该药与特布他林联合治疗呼吸系统疾病安全性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选自2014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在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呼吸内科住院并需要使用多索茶碱注射液和/或特布他林雾化液治疗的患者。将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分为3组:多索茶碱组、特布他林组和多索茶碱联合特布他林组(联合用药组)。3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及对症处理,多索茶碱用法用量为300mg静脉滴注、1次/d,特布他林为2ml(5mg)雾化吸入、3次/d,疗程为7~14 d。比较3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发生1级不良反应者多索茶碱剂量调整为250mg静脉滴注、1次/d,2级者剂量调整为200mg静脉滴注、1次/d,≥3级者停用多索茶碱。比较多索茶碱组和联合用药组患者剂量调整前后多索茶碱血药浓度、不良反应减轻或消失者占比、住院时间和治疗有效率。结果纳入研究的患者共6-582例,多索茶碱组1438例,男性793例,女性645例,年龄(61±11)岁;特布他林组2217例,男性1-281例,女性936,年龄(60±15)岁;联合用药组2927例,男性1644例,女性1283例,年龄(63±12)岁。3组患者性别、年龄分布和基础疾病、合并疾病及合并用药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3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分别为13.1%(189/1438)、8.9%(197/2217)和21.2%(620/2927),联合用药组高于多索茶碱组(χ^2=41.271,P<0.001)和特布他林组(χ^2=142.766,P<0.001),多索茶碱组高于特布他林组(χ^2=16.738,P<0.001)。联合用药组震颤、头痛发生率均高于单独用药的2组(P<0.001);高血糖发生率高于多索茶碱组(P=0.003);失眠发生率高于特布他林组(P<0.001);心动过速发生率高于特布他林组(P<0.001);恶心发生率低于多索茶碱组(P<0.001),高于特布他林组(P<0.001);情绪异常发生率高于特布他林组(P=0.017)。3组均未发生≥3级不良反应,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中1级和2级不良反应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97,P=0.578)。联合用药组和多索茶碱组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剂量调整前多索茶碱血药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调整后血药浓度均降低(均P<0.001),且联合用药组低于多索茶碱组[(8.38±2.19)μg/ml)比(10.64±2.55)μg/ml,P<0.001];联合用药组不良反应消失或减轻者占比高于多索茶碱组[40.81%(253/620)比30.16%(57/189,P=0.008)],住院时间短于多索茶碱组[(10±2)d比(15±3)d,P<0.001],治疗有效率高于多索茶碱组[531(85.65%)比136(71.96%,P<0.001)。结论多索茶碱注射液与特布他林雾化液联用时,通过多索茶碱血药浓度监测控制该药血药浓度在(8.38±2.19)μg/ml,既可提高疗效,又可提高联合用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噻吗洛尔与卡替洛尔分别联合曲伏前列素对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或高眼压症(OHT)患者的降眼压作用及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方法随机双盲对照试验。将纳入的162例患者随机分为噻吗洛尔组和卡替洛尔组,噻吗洛尔组患者使用噻吗洛尔滴眼液联合曲伏前列素滴眼液点眼;卡替洛尔组患者使用卡替洛尔滴眼液联合曲伏前列素滴眼液点眼。在患者治疗后第14天、28天进行疗效评价及心血管不良反应、其他药物不良反应评价。采用重复测量资料的方差分析对数据进行比较。结果2组患者治疗前人口基线特征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组患者用药后14、28 d与治疗前比较,眼压均下降(P<0.05),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用药后28 d,2组心率均下降(P<0.05),噻吗洛尔组较卡替洛尔组的心率抑制作用明显(P<0.05);22∶00-04∶00时间段内患者心率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噻吗洛尔组心率过缓发生率增加,而卡替洛尔组下降,00∶00-04∶00时间段内卡替洛尔组心动过缓的发生率低于噻吗洛尔组(χ²=4.077,P<0.05)。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均下降,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POAG或OHT患者,噻吗洛尔或卡替洛尔联合曲伏前列素均具有较好的降眼压效果。在22∶00以后,卡替洛尔联合曲伏前列素引起心动过缓和心率下降的比率较低。 相似文献
5.
目的考察西咪替丁与临床常用维生素(维生素C和维生素B6)、高危药品(异丙嗪和酚妥拉明)在0.9%氯化钠注射液和5%葡萄糖注射液中的配伍稳定性。方法按照临床常用药物浓度配制相应药物溶液以及西咪替丁与各药物的配伍液,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建立西咪替丁与上述药物的含量测定方法,在(25±2)℃条件下,于0、2、4、6 h取样观察配伍液的外观、p H值以及含量的变化。结果配伍液静置6 h后,西咪替丁与维生素C、维生素B6、异丙嗪、酚妥拉明药物配伍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无气泡以及沉淀生成;各组配伍液在室温放置6 h内p H均无明显变化;各组药品配伍液在6 h内含量无明显变化。结论西咪替丁与上述药物在室温放置6 h后配伍液相对较稳定,无物理性配伍禁忌。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复方樟柳碱联合维生素B12眼局部注射治疗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将临床确诊AION病例75例(100眼)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组1、治疗组2。对照组给予复方樟柳碱注射液2mL患眼颞浅动脉旁皮下注射,1次/d;治疗组1给予复方樟柳碱注射液2mL患眼颞浅动脉旁皮下注射,维生素B12注射液0.2mL,肌内注射,1次/d;治疗组2给予复方樟柳碱注射液2mL患眼颞浅动脉旁皮下注射,维生素B120.2mL,经Tenon囊球后注射治疗;均以14d为1疗程,共3个疗程,观察比较3组矫正视力、视野以及眼底变化情况。结果 3组视力、视野均显著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2临床疗效总有效率88.24%,明显高于对照组77.18%及治疗组1的79.4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樟柳碱联合维生素B12眼局部注射治疗AION疗效良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考察2-甲氧基雌二醇(2-ME)纳米混悬剂在肺癌荷瘤小鼠体内组织的分布特征。方法:70只昆明小鼠制作Lewis肺癌荷瘤鼠模型后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小鼠尾静脉注射40 mg/kg的2-ME纳米混悬剂,对照组同法给予2-ME溶液。给药5、15、30、60、120、240、480 min后处死小鼠,取心、肝、脾、肺、肾、胃、脑及瘤组织,HPLC法测定血浆及上述组织中药物的质量浓度,计算总靶向效率和相对摄取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瘤体的总靶向效率由4.26%提高至15.20%,肺组织的总靶向效率由22.24%提高至50.32%;心、肝、脾、肺、脑、瘤组织的相对摄取率均大于1,瘤组织的相对摄取率最大。结论:制备的2-ME纳米混悬剂具有良好的瘤、肺靶向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测定2-甲氧基雌二醇大鼠血浆蛋白结合率的方法。方法采用平衡透析法对2-甲氧基雌二醇大鼠血浆蛋白结合率进行HPLC测定。结果高、中、低3个浓度(2、4、8 mg.L-1)的2-甲氧基雌二醇血浆蛋白结合率分别为(85.2±3.4)%、(82.1±5.3)%、(83.0±5.2)%。结论该方法灵敏度高,重现性好,操作简单,能满足生物样品分析要求。2-甲氧基雌二醇大鼠血浆蛋白结合率不具有浓度依赖性,使其临床用药具备较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