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考察不同使用次数的实验用兔对热原的灵敏度有无差异性。方法:使用国家颁发的细菌内毒素标准品,按10EU/Kg的标准为每只家兔进行耳缘静脉注射,计算每组家兔的最大平均升温值,利用SPSS Statistics统计分析软件为其进行组间比较并统计。结果:在本研究中,本组家兔的最大升温值均大于0.6℃,大于初试不合格的判断要求。与使用0次的家兔相比,使用5-7次或使用14-16次的家兔对细菌内毒素的敏感性相比较,差异不显著(P >0.05),有统计学意义。使用5-7次的家兔与使用14-16次的家兔对细菌内毒素的敏感性相比较,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不同使用次数的实验用兔对细菌内毒素的敏感性没有显著性差异,使用14-16次的家兔仍然能保持对热原质的敏感性,可以用于进行常规热原检查。 相似文献
2.
目的 考察热毒宁注射液对内生致热原性发热家兔的解热作用及其机制研究。方法 48只家兔随机分为6组,每组8只,分别为对照组、模型组、安乃近注射液(0.024 g/kg)组和热毒宁注射液(1.02、2.04、5.08 g/kg)组。对照组、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给药容积5 mL/kg。除对照组耳缘iv生理盐水外,其他各组给药0.5 h后耳缘iv内生致热原(1.5 mL/kg)。测定家兔注射内生致热原后4 h内体温,记录平均体温的变化(ΔT)。发热1 h后测定家兔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以及脑脊液、下丘脑中环磷酸腺苷(cAMP)。结果 热毒宁注射液5.08、2.04 g/kg组与模型组比较,各时间点的ΔT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0.01)。热毒宁注射液1.02、2.04、5.08 g/kg组下丘脑、脑脊液中cAMP水平及血清IL-1β、TNF-α水平与模型组比较明显减少(P< 0.05)。结论 热毒宁注射液对家兔内生致热原性发热有显著的解热作用,通过减少血清中IL-1β、TNF-α水平,降低脑脊液和下丘脑中cAMP含量来发挥解热作用。 相似文献
1